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4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重之德無窮也?」曰:「然則冰崖寒谷,陽和俱到,一瓊島 也;海無鯨波,民安鴻澤,一太液也;陽明煥發,陰輝勇 撤,豈止盧溝之殘月也;大明當空,燭于豐蔀,豈此金 臺之夕照也;維城回互,盤石錯峙,壯于《居庸》之疊翠 也;望慰時雨,奔止淫風,大于玉泉之垂虹也;百官精 白,以承休德,庶可擬西山之晴雪也;九天垂雲,四海 立水,又何啻《薊門》之飛雨也。」客曰「唯唯。」是為之賦

燕山部藝文二

《燕山疊翠》
明·王時泰

群峰聯絡勢崔嵬,紫氣嵐光面面開。遙拱帝京環翠 障,風雲淡蕩接金臺。

《前題》
章漢

群峰接翠微,圖畫倚天起。扶杖看山行,此身亦畫裏。

《前題》
胡維翰

疊嶂層巒裏,鬱蔥萬樹蒼。屏環禪院古,崖滴乳泉香。 雨潤田疇宅,風清竇遜莊。危峰依舊峙,何必問滄桑。

燕山部紀事

《居易錄》:燕山樵兒澗有熊道人者,能辟穀,嘗旬日不 食,食即以其餘飼虎,虎時時馴擾臥階下。或問其術, 道人曰:「人忘機於物,物亦忘其機,何術之有?」此與《列 子》海鷗之說可相發明。

大伾山部彙考

禹貢之大伾

大伾山在今直隸大名府濬縣之東南二里,高四十 丈,週圍五里。山再成曰「伾山」,連亙若屏幛,故名大伾, 一名黎陽山,又名青壇山。其隨地異名者,曰紫金山, 曰大佛巖,曰觀音巖,曰龍洞,有玉女巖、拖裙石、白金 泉諸勝。

大伾山圖

大伾山圖

按:《書經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蔡傳洛汭,洛水交流 之內,在今河南府鞏縣之東。洛之入河實在東南,河 則自西而東過之,故曰「東過洛,汭大伾。」孔氏曰:「山再 成曰伾。」張揖以為「在成皋。」鄭元以為「在修武、武德。」臣 瓚以為修武、《武德》無此山,成皋山文不再成,今通利 軍黎陽縣臨河有山,蓋大伾也。按:黎陽山在大河,垂 欲趨北之地,故禹記之。若成皋之山,既非從東折北 之地,又無險礙,如龍門底柱之須疏鑿。西去洛汭,既 已大近,東距洚水大陸,又為絕遠,當以黎陽者為是。 洚水,《地志》在信都縣,今冀州信都縣,枯洚渠也。 按《爾雅釋山》:「一成伾。」《書》曰:「至于大伾。」案此文則 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伾。「《書》曰」者,《禹貢》文也。孔安 國云:「山再成曰伾。」與此不同者,蓋所見異也。鄭元云: 「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張揖云:「成皋縣山也。」《漢書·音 義》臣瓚以為皆非。今黎陽縣山臨河,豈不是大伾乎? 瓚意當然。

按:《史記河渠書》:「及孟津、雒汭至于大伾。」孔安國云: 「山再成曰伾。」按:在衛州黎陽縣南七里。

按:《水經》,「河水東逕成皋大伾山下。」《爾雅》曰:「山一成 謂之伾。」許慎、呂忱等並以為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為 再成曰伾,亦或以為地名,非也。《尚書·禹貢》曰:「過洛汭 至大伾者也。」鄭康成曰:「地喉也」,流。宋本作沇出伾際矣。然 則大伾在河內修武、武德之界,濟、沇之水與滎、播澤 出入自此,然則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經》所謂「濟水 從北來注之」者也。孫云按史記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在衛州黎陽南張揖 云今成皋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