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4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武,為絕頂,曰玉皇祠。祠之前有石柱,方而色黃,可丈 許,所謂「秦皇無字碑」也。其石非山所有。或曰:「中有碑 石冒之。」復折而東,稍下百步,復上百步,石室冠之,高 如玉皇祠。中有黧色石,蓋方丈,瑩潤可鑑,云漢武帝 所藏金泥玉檢。《地傳》云:「白雲起封中者」是已。其前地 稍闢,即所稱日觀、秦觀、越觀諸峰者。蓋五鼓而起,觀 日之出則為日觀;西望而見秦,則為秦觀;南望而為 越觀,天霽,日益弄色。其東南盡目力微白而晃漾者 則為海。直北而西,隱隱一抹蒼碧若長城之堞者,則 為太行恆崧。至稍遠而淄、澠、濟、泗千流疊帶,近而諸 山皆若培塿。俄而諸山各出白雲一縷,若冢中起,稍 上,大如席,凡數百道,則狂馳而遇輒合,其起無盡。其 狂馳而遇亦如之。頃刻遂遍成白玉地,而仰視則空 青瑩然,上下異色。所謂「野馬絪縕」,信也。

《靈巖圖考》:「循岱山之陰,至靈巖,沿澗入,夾道皆土檀, 脫膚而虯節。入山門,紅鶴滿林,為開山師法定雙鶴 之瑞。定師佛圖澄於石趙間創寺,無泉,則見雙鶴棲 山麓,遂卓錫而視,鶴立與錫卓處,咸湧二池,為雙鶴、 卓錫二泉。殿製三層,二十八角,中須彌,南觀音,北藥 師,東釋迦,西阿彌,各以其方鎮之,為寺正殿。殿右一 古柏,不知種於何年。」折柏西,有石竇於地下,門扄不 開,為魯班洞,北數十武,浮圖高十三級,下與洞通,為 辟支塔。繇龍藏折而北,過千佛閣,片鐵高七尺,作水 田狀,或古佛所遺衣身也,為鐵袈裟香積。廚東石龜, 高空其中,以盛甘露泉,泉脈近塞,而龜遂裂。好事者 引別流以存故實,為「甘露亭。」又北攝而上,後倚獅子 巖,前對雞鳴山。鐵嶂正方如削,下藏一洞,洞下標一 亭,環四山而立,夕陽之景,收一寺盡矣。為「抱靈亭。」遠 望東巖縹緲,有石如人立,為「朗公山。」寺碑不下數百, 惟蔡卞書大碑一幅,《橫經》四片為佳。刻寺南一山,有 穴,穿見南天,乍視之如明星爛然。冬日之午,正與寺 對,為通明竅。

按:《岱史山水表》:山之得名者,曰峰,曰巖,曰洞,曰嶺,曰 崖,曰臺,曰門,曰峪,曰寨,曰園。水之得名者,曰泉,曰池, 曰井、曰溪、曰河,曰灣,其他曰橋,曰坊、曰題勒,總之皆 岱嶽之勝也。

鳳凰山:在嶽頂西南白雲洞之上。

象山在鳳凰山之下。

石閭山在州南,漢武帝禪於此。

介石山,在州南五十里。宋真宗禪於此。

亭亭山,在州南五十里。黃帝禪於此。

梁父山,在州南一百里。秦始皇禪於此。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東,古稱七十二君多禪於此。 傲來山,在嶽頂西南竹林寺,其石巑岏矗矗,至御帳 俯視之,更奇。

青山在嶽東南麓,漢明堂東北。

黃山,在嶽頂西四十里,以土色名,與「青山」皆嶽之翼 山也。

東神霄山:在嶽頂東十里。

西神霄山:在嶽頂西十里。

石後山在嶽頂西十里。前多巨石,故名。

孤山,在嶽頂北十里,崢嶸特起。

玉女山,在嶽頂東北十里許,有玉女修真石屋在其 下。

石馬山:在嶽頂西北十五里。

鵰窩山,在嶽頂西十五里,厓多鵰巢,故名。 「襁山」,在嶽北十里,如駝負子狀。

鶴山在嶽頂北十里。林木蔥鬱,野鶴巢此,故名。 「亭禪山」一名「高里」,又名「蒿里。」聯屬社首,在嶽南三里。 「三尖山」在嶽頂西十里。

徂徠山在嶽南三十里,嶽之案山也。上有紫源池,有 玲瓏山、獨秀峰、天平東西二寨。其下曰白河灣,曰竹 溪。唐李白、孔巢父、韓準、裴政、陶沔、張叔明隱此,號「竹 溪六逸。」宋石介因故址築室著書,學者稱徂徠先生。 蠟燭山在玉女山北,其石獨立如燭。

天柱峰,在嶽頂西南,仰止亭之後。

日觀峰在嶽頂東,五鼓可見海上日出,今有觀海亭。 月觀峰在嶽頂西,對日觀而言,義取《月朏庚方》耳,訛 曰越觀。

秦觀峰,在嶽頂西。

周觀峰《舊志》云失所在,意者觀周當在嶽頂西。明都 御史胡纘宗刻石於碧霞坊之左。

《吳觀峰亦失所在》。意者「觀吳」當在嶽頂東。

丈人峰,在嶽頂西南,特立如蒼顏丈人。

雞籠峰:在傲來峰前。以其形似,取名。

「懸石峰」,在嶽頂西南。

「回鴈峰」,在嶽頂西南。

「獨秀峰」,在嶽陽,屹然挺秀,古人題刻峰名於石。 「獅子峰」,在嶽陽,以形似取名。

蓮花峰在獨秀峰之東,其奇簇如蓮花。

懸刀峰,在嶽西南西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