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4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酆都峪在嶽之陽,俗傳為冥司峪。南有酆都廟。 魁兒峪在嶽之陽,俗傳人死魂歸於此。本張華《博物 志》。

佛寺峪,在嶽東北四十里,即谷山寺有《石佛》。

椒子峪在嶽之陽。昔有異人種椒於此,故名。

溪里峪,在嶽之陰,巖穴深邃,上有湧泉,四時不竭。 「孔子崖」,在嶽頂西南。

捨身崖其北聯屬日觀峰下,餘三面崖壁,陡削數百 丈,中有石凸起丈許,愚民往往捨身投崖,徼輪迴之 福。尚書何起鳴設垣牆示禁,因勒石曰「愛身臺。」 東百丈崖在嶽頂西南,其瀑布下匯為天紳泉。 西百丈崖與東崖相去三百步,其高十倍東崖,而東 崖南向,西崖則東向。

仙影崖,在嶽頂西南傲來峰。其山皆蒼石,惟仙影如 白紙。

五花崖,在嶽頂南,城郭仰視嶽頂,不能見,崖蔽之也。 鵓鴿崖,在嶽北,峭壁巢野鴿。

馬棚崖在嶽陽,以形似言也。一曰「三字崖」,以其崖上 有墨書三畫,風雨不磨,世傳呂洞賓書。

御帳崖在御坪。

兩峰巖在嶽頂西,兩峰對峙,下有穴如室。

仙閭巖,《漢書武帝紀》曰:「嶽頂西巖為仙閭巖。」

蛻仙巖在嶽陽。相傳翰林王從之跏趺化此。元好問 《送張天倪詩》云「蛻仙巖上願遲留」是也。

古雲巖在回馬嶺。

「弄月巖」以下四巖,今失所在。

《看月巖》:

彌高巖。

鎖雲巖。

《鳳凰臺》在嶽之陽。

登仙臺在嶽頂之陽。相傳呂純陽曾登此。

南拱臺在嶽之陰。巉巖拱峙,上復平坦,故以臺名。 「北拱臺」亦在嶽之陰。

堯觀臺在嶽頂東北十里玉女山。頂有石,平坦如臺, 相傳堯封禪登此。

「讀書臺」,在晉照寺西北後山,過投書澗,山麓有石,方 四五丈許,宋孫泰山、石徂徠胡安定讀書之所,姑蘇 李果八分書刻石。

瞻魯臺:在捨身崖上。

一「天門」有坊在嶽陽岱宗坊內里許。

紅門在嶽陽,扁曰「飛雲閣」,又曰「梯雲。」

「二天門」,有坊在嶽陽,一名「小天門」,即「御帳」,蓋宋真宗 曾此駐蹕也。

「誠意門」,在御帳上半里許。

《三天門》石門,一曰「南天門」,即《十八盤》盡處。

東天門,在嶽頂東。

「西天門」,在嶽頂西。

「元武門」,在嶽北阯。

楊老園,在嶽之陽,石崖險阻,世傳楊老避兵於此。 「藥園」,在嶽東南,世傳有修真之士種藥於此。

「水仙寨」,在嶽頂西,可容千人。

「仙人寨」,在嶽頂北,亦容千人。

「九女寨」,在嶽頂西三尖山下一峰高處,相傳九女避 兵於此。

「凌漢寨」,在嶽陽,可容數百人。

「天勝寨」,在傲來山前,可容萬人。劉盆子、赤眉等曾此 聚兵,上有招軍嶺,張旗石《磪磑》之類。

高老橋在紅門上五里許。相傳有學黃老者,姓高,始 開此道。

《住水流橋》,在水簾洞之下。

聖仙橋在馬棚崖下。

龍橋在小龍峪。

步天橋在二天門。

漱玉橋在石經峪道中。勒名於石。

王母橋在王母池上。橋之東則呂公洞,橋之西則嶽 廟舊址。此第一勝境也。

渿河橋在渿河上,州城西南河津。

《金銀橋》即《渿河橋》之西南隅。

《碧天泉》在嶽頂廣生殿東。

碾駝泉在丈人峰下。嶽頂,居人皆取給於此。

天紳泉,在傲來山百丈崖下。巔崖十丈許,懸流下瀉 如垂紳。

白鶴泉,在嶽南麓。冽而甘美,以城中「井泉」稱,校之輕 重亦異。

「護駕泉」在黃峴嶺御帳之下。

聖水泉在回馬嶺。

水簾泉一在西百丈崖,一在巖巖亭右。

滌塵泉在嶽南麓后土廟內。游人多掬水滌目,又名 「眼光泉。」

「飛鸞泉」在王母池右。水甚清冽,流注池中。

醴泉,一在天書觀,即宋王欽若所奏於真宗者,今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