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4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青霄上也。復從頂東下數十步,有玉女泉,水清甘美, 道士時汲瀹茗。又東行二十步,曰「龍口泉」,大石有罅, 如龍哆其口,水自中出,其流㵿㵿,有聲潨然。復從險 徑南行四十步,懸崖峍,下臨絕壑,古木蒙蔽。余俯 身覘之,毛髮豎聳。有怪石,形如大匱,虛倚崖畔,風至 搖撼。問道士,云:「此捨身崖人修道,從茲捨身入仙境。」 余與景賢深惻道士惑世者戕人之生,遂命州官塞 路徑,絕往來。崖之西有五峰,嶙峋巉簇,其狀若蓮,名 蓮花峰。自西山小山折旋而東,層嶂疊出,泉湧石上, 奔瀉數十丈,縷縷如簾,名「水簾泉。」其雞籠諸峰、桃花 諸峪,多有靈跡,奇勝。獨嶺嶠巃嵷,巖壑嵽嵲,荊蓁交 迷,路徑不可到。時日過未,余與景賢往觀,會二公同 飲,各賦詩二首,書于觀之東壁。從天門盤舊道而下 至半嶺,正夕陽西照,回視山色玲瓏,水光蕩漾,樵翁 牧子,隱隱樹林間,恍若畫圖中人物。欲乘餘興往徂 徠,尋竹溪六逸堂故基石,守道隱居,日已暮矣。嗟夫! 余少時嘗讀《孟氏書》,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公羊傳》, 「泰山之雲,不崇朝而雨遍天下。」觀子美《望岳詩》「造化 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之句, 想像泰山之高峻,峰巒之雄秀,草木之奇妍,仙蹤靈 跡之怪異,古今賢人達士登覽之題詠。何能得登茲 山?窮探廣索,親覽奇勝,徒縈諸夢想者,十餘年矣。昔 程明道幼聞「泰華奇秀,在鄠縣未得遊覽。及登第,請 為是縣主簿,以償素願,又自記其始末。」今余無庸於 時,幸叨總憲是邦,且喜聖德廣被,地方居民咸蒙雨 露之庇。更喜諸公皆同朝舊僚,乘茲休暇,得覽奇勝, 以償夙昔之願,何其幸歟!是亦《張弛》之道,豈其荒耽 而忘返者足比哉。

《題卻封禪頌槁後》
王直

右《卻封禪頌》,槁前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文穆胡公 作也。昔太宗文皇帝在位時,太常臣有言曰:「古者聖 人治天下,功德盛隆,則必興封禪之禮,以告于神明, 垂美于萬世。今陛下繼統,天清地寧,民物咸遂,聖德 神功,古無與讓。而乃封禪未講,何以繼前代帝王之 盛?請命禮部行之。」上曰:「封禪非古也。帝王之有聞于 後者,在德不在封禪。」不許。公聞之曰:「此盛德事也。乃 本封禪非古之說,與後世賢君良臣所以闢而不行 之美,作此詩以獻。皇上聖性高明,真知灼見,足以破 千古之謬,為百王之明。」監覽之喜曰:「是朕心也。」於是 言者沮,而封禪卒不行。君子之尊君,務引其君以當 道,若公是也。彼秦皇漢武,肆其侈心,以瀆擾上下,天 地厭之,顧乃以是為說。此為邦者所以遠佞人,而公 之所深慮也。

《游泰山記》
喬宇

正德五年,燕、齊大旱,運河滯阻。天子爰舉祈方之典, 命戶部侍郎臣宇於五月十四日往東方祭告嶽鎮, 暨於東海。予夙願泰山一登,又懼此行以昭假明神, 周救百姓而往。苟祀而無雨,則又不可登矣。因齋心 而前,過德州,即沛然下雨。過平原、禹城、泰安州、濟南 之境,雨皆達旦,農夫歡踴。予亦展顏,謂可以償其願 矣。二十九日,沐浴,更明衣,省牲演禮于季夏朔,雞鳴 後,致祭于東嶽廟畢。祭時,雷電合作,予又懼,曰:「秦漢 以前,登封泰山者七十二家,實為靈墟,著于簡冊。雖 始皇以虎狼之威,千騎萬乘以從,上中阪,遇暴風雨, 不得上封。今且雷電矣,登而雨作,疲夫羸馬不得登 矣。但頗自謂秉誠肅恭,嶽豈無鑒耶?」竟與胡、張二君 同登。時陰霾蔽空,行五里余,至紅門以入,則雲漸開 朗。遂由石陂西北行二十里,過嶺二,曰回馬黃峴。又 五里至御帳,觀始皇所休樹,五大夫松,神根古,幹高 皆二丈許。自御帳而上皆石磴。飯訖,上小大龍口。又 盤曲十五里,至南天門,又三里至絕頂,凡五十盤而 上。晴晦開闔,氣候萬「態,不可云狀。謁禱于碧霞元君」, 稍上,是為東嶽廟,磨崖碑在焉。碑高二丈,廣一丈五 尺,其文乃唐元宗御製《泰山銘》,其書隸,其立之年為 天寶,遂題名于上。又上為極高處,有玉皇殿,殿南為 始皇封禪碑。即除道至山巔,覽秦頌功德碑。碑高二 丈許,其文祕石套內。殿中有宋真宗石匣,內藏玉檢 十六,成化間曾入御覽,驗為祀泰山后土文也。再東 為日觀峰,有小碑,亦刻名焉。數步許,為望海石,是為 越觀,可望會稽。石在頂,巋然蹲跱,愛而登之,為題「望 海石」三大字。又轉登仙人橋、五花嶺。是時天日光麗, 碧漢萬里,豁然四望,胸恢意廣。見濟南城東北華不 注山,如小屋建于水上。俯觀白雲,英英渺渺自山腰 而出,冒于下方,北望京師,南瞰淮、徐,西顧燕、趙,東眺 海上,以至于空峒丹穴、太平太蒙之際,誠天下之奇 觀也。飯于道院,又題名篆詩于小石碑,徘徊至晚方 回。遇崖石可愛者,輒留書下山,至州城,則已報更矣。

《游泰山記》
尚絅

成化丙午春,藩臬將巡行郡邑,余與少參王君世用、 憲僉劉君廷珪、潘君應昌約日偕行。乃以正月丁卯 發濟南,戊辰抵泰安州。庚午黎明,詣草參亭拜東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