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5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曰:「舜東夷之人也」,又曰:舜之居深山之中,冀州河東 姑置無論,即濮州濟南,孰有在吾泗之東者?濮州、濟 南之山,孰有深於吾泗者?草茅《管窺》,必以舜為「泗人」 無疑,敢冒論之,以俟考古君子或於鄙言有取焉。

《歷山》
尤應魯

余按《山東通志》及府志,歷山凡三見,而泗不與焉:一 在冀州,一在濟南,一在濮州。據二誌所參定,皆謂歷 山在濮州,蓋本於《援神契》「舜生姚墟」,應劭「姚墟與雷 澤相近」之言也。姚墟在濮,與歷山雷澤河濱,負夏相 望,故謂舜之耕歷在濮,而談濟南、冀州者皆退矣。第 於吾泗亦未之深考焉。夫舜生於諸馮,而今曰舜生 姚墟,蓋謂諸馮之姚墟也。語見本府《帝跡誌》。其說是 矣。今濮州亦有諸馮乎?余考費縣有諸馮村,離泗十 里。而《水經》云:魯國卞縣東南有姚墟,世謂之陶墟,井 曰舜井。墟東有漏澤,方十五里,淥水泓渟,凡三大澤。 西際有阜,俗謂之媯亭山,見《天中誌》。由此觀之,則泗 固亦有姚墟矣。《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余觀濮州 多澤國,深山二字,恐濮與泗自當有辨。雷澤在歷山 之北,雖非《禹貢》之雷,夏既澤而湖面方十五里,秋冬 水涸,響聲若雷,名固不虛。再讀唐人《過河濱賦》云:「步 出城西門,徘徊見河濱。當其側陋時,河水清且潾。至 化無苦窳,宇宙將陶甄。」則泗河之濱,良舜所陶處也。 《水經》又云:負夏即瑕丘,為今兗州府城,則負夏固濮、 泗共之矣。故舜廟、舜井、媯亭山、娥皇、女英臺皆在泗 歷山遺跡尚在,自宋而金而元,俱有遺碑稱帝里云。 余登歷山,謁帝舜廟,詢之老成人,咸謂此廟十里之 內,蝗暔不入境,冰雹不降災。儻所謂聖跡,是耶非耶? 再考府誌所述《水經》,魯國卞縣東南有桃墟,與《天中 誌》所載《水經》「姚墟」、「姚桃」不同。以愚意度之,桃與陶音 相類,陶與姚音相類,訛以傳訛,所從來舊矣。則以「桃 墟」即為姚墟,亦未為牽合附會之說也,而況《天中誌》 又足徵乎?因併述之,以備參考。

歷山部藝文二

《歷山思親操》
虞帝舜

舜遊歷山,見烏飛,思親而作此歌。

陟彼《歷山》兮崔嵬,有烏翔兮高飛。「瞻彼鳩兮徘徊,河 水洋洋兮清泠,深谷鳥鳴兮嚶嚶,設罝張𦊰兮思我 父母力耕。日與月兮往如馳,父母遠兮吾將安歸?」

《田辭》按此二首俱見琴操疑皆後人所損也
同前

「荷此長耜,耕彼南畂。」四海俱有,

《過歷山湛長史草堂》
宋·南平王鑠

茲嶽蘊虛詭,憑覽趣亦贍。九峰相接連,五渚逆縈浸。 層阿疲且引,絕巖暢方禁。溜泉夏更寒,林交晝常蔭。 伊余久緇涅,復得味恬淡。願逐安期生,於焉愜高枕。

《歷山草堂應教》
湛茂之

閉戶守元漠,無復車馬跡。衰廢歸丘樊,歲寒見松柏。 身慚雎陽老,名忝「《梁園》客。」習隱非朝市,追常在山澤。 離離插天樹,磊磊閒雲石。持此怡一生,傷哉駒過隙。

《舜廟》
唐·張濯

古都遺廟出河汾,萬代千秋仰聖君。蒲坂城邊長逝 水,蒼梧野外不歸雲。寥寥設薦魂應在,寂寂虞篇德 已聞。向晚風吹庭下柏,猶疑琴曲詠《南薰》。

《舜祠》
宋·鮮于侁

道歷山兮逶蛇,思古人兮感嘆。並儲胥兮肅止,仰魯 雲兮晻曖。獸何鳴兮林中,鳥何悲兮山上。木何為兮 不剪,草何為兮茂暢?帝之神兮在天,帝之德兮在人。 物具兮四海,心精兮一純。采秀實兮山間,摘其毛兮 澗底。玉醴湛兮瓊芽,肴脩雜兮蘭𦶜。樂備兮九奏,鳳 舞兮《儀韶》。人駿奔兮如在,君卒享兮神交。

《登歷山下亭》
元·張養浩

童年曾記此遊遨,邂逅重來感二毛。翠繞軒窗山陸 續,碧縈城郭水周遭。風流誰道江南好,人物都傳海 右高。怪得登臨詩興淺,鵲華曾見謫仙豪。

《同張侍御登歷山對華亭》
明·蔡經

歷下名山秋復登,丹崖青嶂鬱層層。徑緣采菊行將 遍,檻為看雲悵獨憑。遠岫斜陽迷去鳥,疏林涼月送 歸僧。凌高小結依龍洞,坐對華峰翠欲凝。

又             《前人》:

秋日南山氣轉嘉,縈迴石磴帶晴沙。琳宮上接三千 界,雲樹遙連幾萬家。百頃蒼茫凌菡萏,諸峰羅列鎖 煙霞。同遊並是觀風客,極目應憐草樹斜。

《歷山》
周鳳瑞

城頭清曉日曈曈,環聳群峰氣象雄。春雨滿犁千古 淚,《南薰》高唱萬年風。懸崖水瀉波紋綠,絕頂花開樹 色紅。入暮環山松籟發,依稀猶似理絲桐。

《舜廟》
李先芳

歷山高枕瓠河隅,遺廟千秋壯版圖。土俗至今傳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