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6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於河東。唐司空圖嘗隱居於此,建休休亭,自為記。又 有石硯、竹逕、修史亭、一鳴窗諸勝。

瀑布泉,在王官谷天柱峰西,懸流直下百尺餘,經休 休亭入峰之東,復有懸泉,沿崖而下。崖上蒼苔匝生, 歲久皆玲瓏石,如羊胃狀。

「靈泉」,亦出條山觀嶺下,世傳李皮囊隱此。時夏月,山 久涸,獨坐忽聞人言。有頃,半溪亂石間隱隱雷鳴,泉 水奔流,比常特異。

中條山又在解州南五里。西起蒲州,東接太行,南跨 州之平陸、芮城,北跨州之安邑、聞喜、夏縣。

檀道山在解州南五里,與中條山連接,路通河南靈 寶縣竇津渡,中有盎漿泉,不流而止,俗呼止渴泉。 白徑嶺,在解州南十五里中條山上有石,左右參天, 間不容軌,名曰石門,路通陝州大陽津渡。《水經注》曰: 「鹽澤南面層山,天巖雲秀,池谷泉深,左右壁立,間不 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曰白徑,南通上陽,北暨 鹽池」,即此也。

解鹽池在解州東二里中條山麓,長五十里,東距安 邑縣南十里,闊七里,周迴百有二十里,去平地深數 仞,如盆底水常停滀滲漏,潤下作鹹,四時皆有鹽,惟 盛夏風日炎烈,生獨多且嘉,故俗曰「鹽池。」夏日近安 邑者,為解鹽東池中經路村城南二里,為解鹽中池, 在解者為西鹽池。三場亦因是名。池內北百步許有 淡泉甘洌,俗謂「鹽須此水方結。」池外諸澗谷水皆四 來奔赴,池水溢則鹽不生。唐大曆間,建池神廟。宋崇 寧間,遣觀察使王仲先於池東西南三面築七郎等 十一堰圍之,以殺水勢。明置轉鹽運司於旁。

靜林澗在解州六小池西南十五里。源出中條山頂, 北流經紅臉溝,可溉田,餘流入臨晉洫水灘。

中條山,又在安邑縣南二十里。

分雲嶺在安邑縣,即中條最高處。嶺巔出雲,東西分 布焉,世傳「尸鹽澤」者也。山頂舊有分雲祠。

車輞谷在分雲嶺東。兩山夾路,盤礡多奇。邑民文進 修治,今為「坦途。」

「二郎谷」,在車輞谷東。中有仙跡,多巖竇古洞。

風谷洞,在安邑縣南二十里,分雲嶺西。形若半井,投 葉即飛,其風出則飛沙拔木。

鹽風洞在風谷洞旁。洞口若盆,仲夏應候風出,聲隆 隆然。谷口舊有風神祠,今廢。

鹽池在安邑縣條山之陰。縣治踞池陽之東偏,運城 賓其中。西趾解境,縱約八里,橫五十里,深可數仞,貯 水連天,淤泥藉水,鹽根藉泥,根如蒼玉,糾疊蝟起,逼 肖太湖。旱潦不鹽,惟水五六寸許,日曝結板,水面生 花,東南風盪墜板鹽成,皜潔方正,故曰「斗鹽。」旱曾灌 七郎之水,無益於涸潦。嘗畦曬劣鹽,遂禁不曬。明末, 鹽池屢遭水患,各商分畦澆曬,出鹽辦課,今為成例。 《水經注》云:「《地理志》曰:『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鹽 監。長五十一里,廣六里,周一百一十四里』。」今池水東 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渾而不流,出石鹽 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唯水暴雨澍,甘潦奔 泆,則鹽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徑防其淫濫,故謂之 鹽水,亦謂堨水也。故《山海經》謂之「鹽販之澤」也。周穆 王、漢章帝並幸安邑而觀鹽池。

「青石泉」在安邑縣東南三十里。出中條山,由青石槽 經東郭入黑龍潭。

車輞泉,在安邑縣南二十里,出中條山車輞谷中。 中條山又在夏縣東五里。

柳谷,在夏縣南十五里中條山內,唐陽城所隱之地。 玉溪洞,在夏縣東南七里中條山谷間有石洞,深一 丈五尺,闊一丈,俯瞰溪流,清淨可愛。石巖鑿「玊溪」二 字,溫公嘗隱此讀書。又通谷村觀音寺後亦有洞,塑 公像。

中條山,又在聞喜縣南六十里。

湯山,即景山,為中條最高峰,南望鹽池,以上有湯廟 湫池,禱雨多應,俗呼為「湯王山。」按《隋書地理志》,聞喜 有景山,與三山皆中條支山。《水經注》曰:「涑水又與 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經》曰:「景山南望鹽坂之 澤,北望少澤,其草多藷藇、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 郭景純曰:「鹽澤即解縣鹽池也。按經不言有水,今有 水焉,西北流注於涑水也。」

中條山,又在芮城縣北十五里,高二十里。

又在垣曲縣西南九十里。

三汊澗在平陸縣北五里中條山。東西二溝流與澗 合,故名。

盤南澗在平陸縣東十里。源出中條山,由石槽溝南 下至盤南,有澆灌之利,下流入河。

馬頭澗在平陸縣北四十五里中條山麓。其地危峰 聳立,兩谷二源環麓合流。以山形肖像,因名。

響泉在平陸縣北四十里中條山東。其水甘澄,附近 民日以為用,俗稱「響泉溝。」

按《平陽府志山川》,中條山在安邑縣南二十里,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