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6 (1700-1725).djvu/53

此頁尚未校對

遽陟而上。行茂林下,又五里,兩嶺岐中,得大雲寺。林 巒樹石,櫛比楯立,皆在几席之下。主僧英公相與步 西嶺,過文殊巖。巖前長杉數本挺立,有《磴縣》焉。下瞰 無底之壑,危峰怪石,巑岏巧鬥,試一臨之,毛骨森豎。 南望五臺諸峰,若相聯絡。西北而望,峰豁而川明。村 墟井邑,隱約如奕局然。乃逕北嶺,登萱草坡,蓋龍山 絕頂也。勢峻絕,無路可躋。步草而往,深弱且滑甚。攀 條捫蘿,疲極乃得登。四望,群木皆翠杉蒼檜,凌雲千 尺,與山無窮,此《龍山勝概》之大全也。降乃復坐文殊 巖下,置酒小酌。日既入,輕煙浮雲,與暝色會。少焉月 出,寒陰微明,散布石上,松聲倏然自萬壑來,覺境愈 清,思愈遠。已而相與言曰:「世其有樂乎此者與?」明旦 各有詩識於石。乃循嶺而東,徑甚微,木甚茂密,僅可 通馬行。又五里,至玉泉寺,山勢漸隘,樹林漸稀,顧非 龍山比。寺西峰曰望景臺,險甚。主僧導客,歷嶔崟,坐 盤石。其旁諸峰羅列,或偃或立,或將仆墜,或屬而合, 或離而分,賈奇獻異不一狀。北望川口,最寬肆。金城 原野,分畫條列,歷歷可數。桑乾一水,紆繞如玦,觀覽 曠達,此玉泉勝處也。從此歸路,險不可騎,皆步而下。 重溪峻嶺,愈出愈有,抵暮乃得平地。念茲遊之冨,與 昔所經見而不能寐。若《太華》之雄尊,《五老》之巧秀,《女 几》之婉嚴,《烏權》《白馬》之端重,茲山固無之。至於奧密 深邃,樹林薈蔚繁阜,不一覽而得,則茲山亦豈可少 哉?人之情,大抵用於所見。而不用於所未見。不知「天 壤之間。六合之內。」復有幾龍山也。

《遊龍門山記》
明·薛瑄

出河津縣西郭門西北三十里,抵龍門山下,東西皆 層巒危峰,橫出天漢。大河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 斷河出,兩壁儼立相望,神禹疏鑿之勞,於此為大。由 東南麓,穴巖構,木桴虛,駕水為棧道,盤曲而上。瀕河 有寬平地可二三畝,多石少土。中有禹廟,宮曰「明德」, 制極宏麗。進謁亭下,悚肅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 木,根負土石,突走連結,枝葉疏密交蔭,皮榦蒼勁偃 蹇,形狀毅然,若壯夫離立,相持不相下。宮門西南一 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絕頂。頂有「臨思閣」,以風高 不可《木甃,甓》石為之。倚閣門俯視大河奔湍,三面觸 激石峰疑若搖振。北顧巨峽,丹巖翠壁,生雲走霧,開 闔晦明,倏忽萬變。西則連山,宛宛而去。東視大山,巍 然與天浮。南望洪濤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煙村 霧樹,風帆浪舸,渺茫出沒,太華、潼關、雍、豫諸山,彷彿 見之,蓋天下之奇觀也。下磴道石峰,東穿石崖,橫豎 施木,憑空為樓。樓心穴板,上置井床轆轤,懸繘汲河, 憑欄檻,涼風飄瀟,若列禦寇馭氣在空中立也。「復自 水樓北道出宮後百」餘步,至石谷,下視窈然。東距山, 西臨河谷,南北崖相去尋尺,上橫老槎為橋,蹐步以 渡。谷北二百武,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與河 際遂窮。祠東有石龕,窿然若大屋,懸石參差若人形, 若鳥翼,若獸吻,若肝肺,若疣贅,若懸鼎,若編磬,若璞 未鑿,若礦未爐,其狀莫窮。懸泉滴石上,鏘然有聲。龕 下石「縱橫羅列,偃者、側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 可憑可倚,雲氣陰陰,雖甚暑不知煩燠,但凄神寒肌, 不可久處。復自槎橋道由明德宮,左歷石梯,上東南 山,有道院,地勢與臨思閣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 之勝。」遂自石梯下棧道,臨流觀渡,並東山而歸。時宣 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同遊者楊景端也。

《龍門山記》
喬宇

予少讀《禹書》,至干導河,自積石歷龍門,未嘗不邈然 想遊其地。今幸奉命傳祀于西,及將往,行禮於商湯 王廟下,適河津去龍門止三十里,且有才來二君偕, 遂出河津西門。是時陰雲四翳,風顛木號,而興以勃 發,奈路沾雨,由石棧進謁神禹王廟,遍覽壁間圖畫, 東西壁皆次第治水,隨刊之蹟,每段標以《經》語,怪怪 奇奇,於所見圖畫變化雄妙者,莫踰於此。東有圖,其 標曰「雪竇飛泉」,堯郡席天章筆。西有圖,其標曰「煙凝 古柏」,晉溪素菴筆。後屏有圖二,其標曰:「揭石尋珠,湧 露出波。」前楣有圖,其標曰:「春江晚渡,雪軒誠意」筆想 皆宋元名公因題名於柱。二君設酒於飛丹亭,下瞰 黃河自西北而來,驚濤駭波,騰驤而下。輪風驟雨,相 挾而作,勢益洶湧,蒼崖青嶂,為之響振。二君復舉酒, 酒半樂甚,爰命榜人舉罾河濱,得三魚,乃復烹魚,歡 然對酌聯句至夜分乃寢。厥明乃復登看鶴樓,以眺 遠近河山,俯視洪流,陡絕百仞,凜然有垂堂之戒。河 之西是為陝西韓城之境,其山亦自北而來,亦號龍 門,與東岸之山相照而斷。《三秦記》云:「龍門外懸泉,而 兩旁有山,水陸不通,魚鱉莫上。」今觀之,誠若此。復覽 迤岸而東,卉木繁密,得懸石,峙若有待。予乃大篆「龍 門」二字,筆二詩已,又賦《禹門渡》一章。

《龍門山記》
呂柟

龍門在秦晉之間,萬山之會,禹治水極力之地,形勢 甲於海內,久懷遊覽而未獲。《內濱子》曰:「天下之美,不 努力一至即惰違不可補,況此禹跡所在乎?」他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