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歷代俱有祭碑並詩文。」
金鞍嶺在州西十里。《通志》載「金鞍勝跡」,即此。
觀堆峰、 蛤䗱嶺、 鑾鈴原、 陶唐谷、 義城谷、 石鼻谷、 聖佛崖、 鷂掌凹, 語俱同。《通志》《府志》
按:州環繞皆山,其名雜不可紀,要皆霍山之麓也。
彘水,源出州南谷中,西流溉田,經城西入汾。
霍泉發源霍山南麓,分南霍、北霍二渠,以溉本州趙 城、洪洞三處田。
「玉泉」在陶唐谷半山間。水出如玉,因以為名。
圓泉在州東南十五里陰地村。引渠溉田入汾。 馬跑泉,在州東北四十里。唐太宗馬渴甚,以蹄跑地 得泉,因名。時有杜十萬者以餉師功,求此泉為己利, 遂賜之。至今惟北莊得以灌溉云。
羅頭泉在州東北三十五里馮村東溝南流灌田。 打鼓泉,在霍山,泉自山頂而下注於地,聲如播鼓,故 名。
邢家泉在州東北三里許。引流灌田。
章丘泉在州東十里丘家崖下。散流入彘,以灌田。 龍池溝在州東北三里。泉流灌田,上有龍王祠。 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莊村。引渠灌田入汾。
鴨底渠在州東北三十里,師家泉引以灌田。
碧玉渠,在州西北十里許村崖下,引汾水灌田。 官渠,在州東,合大張等處水,引流入城灌田。
轟轟澗,源出汾西縣東十里,有淵逸真人祠。流經城 西,南入汾水,聲如雷,故名。
按:州縈迴皆水,雜不可紀,均之霍山之發源,聚於汾以入河者也。
《景致》《霍嶽宿》雲:「霍山高大,為州巨鎮。每雲生其上,卷 舒變化,莫可形狀。一或凝而為雨,則山色益奇,州人 恆以是為雨徵。」
玉泉帝跡在陶唐谷。山腰有泉,昔堯避暑於此。其水 聲山色,林峰環蔚,四時皆可登眺,誠一郡奇觀也。 《觀堆靈應》在霍山西,上有宣貺真君祠,即遺趙襄子 《朱書》及為唐太宗導兵克霍邑者。後人集木於南麓, 將立廟,夜聞有呼各村食牛聲至雞鳴,牛悉自逸出, 久之復歸。比曉視之,前所集木盡移山巔矣。土人即 廟祀之。每三月間,遠近辦香走祭不絕。
《東嶺夕暉》在州東,即蛤䗱嶺,屹立山表。每日將暮,群 阜深黑,而此嶺獨受其返照,錦霞絢采,色象可觀,斯 亦奇也。
《古蹟千里徑》在州東三十里山下,北齊封子繪修,即 霍山神引唐太宗攻霍邑之路也。中有土橋,太宗至 此,橋斷不能渡,乃拜而禱之,橋遂湧出。舊痕皆向上, 今形跡微存。
陵墓南北朝夏王赫連勃勃墓,在州東南五十里霍 山之上,其地多奇卉。
祠宇中鎮廟在州東南五十里霍山麓。唐初建。明洪 武正神號,御製增建東西廊房并官廳。國有大事,則 差官致祭。嘉靖三十六年,知州褚相重修,題扁曰「中 鎮霍山神廟。」
中鎮行祠在城宣四里。洪武八年,同知呂稷建。嘉靖 二十七年,知州陳嘉言以東嶽廟改建。在宣一里。 二郎廟在觀堆峰。唐初建。宋崇寧中加號「宣貺真君」, 感應如響,四方多供奉焉。
避暑宮:在城東南五十里霍山高峰,夏王赫連勃勃 墓即在此。
帝堯祠在霍山陶唐谷。相傳為帝堯避暑於此,後建 玉泉寺。嘉靖三十六年,知州褚相改建為「堯祠」,肖象 題扁,為文致祭,後春秋為例焉。
玉泉寺在陶唐谷,下有玉泉,故名。宋初建。明正德四 年增修,嘉靖元年重修,今改建堯祠,仍存佛像於後。 霍山書院年久傾圮,止存地基。
暘谷塔在南山巔。嘉靖四十二年,知州李春為「振起 儒風」創建。
按《岳陽縣志山川》,「霍山在縣西北九十里,謂中岳,又 謂太岳。《爾雅》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明 洪武間,敕建中岳廟,祀中岳霍山之神。
按《趙城縣志山川》:「霍山之東有觀堆峰,去縣東北四 十里,其山高峻,入山五里許,有中鎮廟。唐開元八年, 封霍山中鎮為應聖公。宋政和二年,封應靈王。元封 崇德應靈王。至明改稱中鎮。霍山之神,靈應甚速,凡 遇災異,遣官奉祀,仍命有司例祭,至者未嘗不題詠 云。廟東南有興唐寺,東十里有休糧寺,又向南有廣」 勝上下二寺。按:《靈石縣志》所載「蛤䗱嶺」,《沁源縣志》 所載「紫金山」,語俱同。《通志》《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