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頂峙焉。憑空遠眺,太行在指顧間。滎波繞其南。俯視 溪澗鳥道,忽有若兒孫羅列,或奇鬼搏人者,狀千萬 變,非復初入溝口時兩岸屈曲拘而未舒比矣。河邑 之勝,殆莫過之。

二仙廟在邑治西北二十里敖峰頂。相傳黃帝時神 女,九歲修真道成,太上冊立為神。一曰「太素元君」,一 曰「碧霞元君。」專司中天風雨。每旱虔禱輒應。

玉仙廟在二仙廟東,太素元君專祠也。舊為禱雨有 應而立。

金龍四大王廟,在東倉頭。相傳沁水衛姓神也,諱逖, 從唐太宗破竇建德,卒於牛口峪,司天下江河,忌辰 在九月十九日。前後此十餘日,行人不敢問津。 晉文公廟,在西敖頭,昔文公出亡,過鄭經此,今廢。 漢高祖廟,在縣北廣武山,今廢。

《橋梁》天橋在廣武山水峪南,壁立數仞,嶺僅容一人, 凡登高廟者必繇之仰若登天。

按《滎陽縣志山川》:「敖山在縣東五十里,昔楚漢屯兵 相拒于此。」

《古蹟》:廣武城在縣治北三十里三皇山上,兩城相對, 楚漢各據一山,相去百餘步,一澗橫阻,遂號「東西廣 武。」高祖數羽十罪,即此。今屬河陰。

鴻溝在縣治北三十里。《八景》之一,楚漢割此為界。秦 始皇鑿引河水以灌大梁。一名「廣武澗。」今屬河陰。 古戰場在縣北二十五里廣武山下,楚漢戰于京索 間,是也。

敖倉,在縣東北五十里。秦初,敖氏築倉于此,酈生勸 漢高祖「據敖倉之粟」,是也。

廣武山部藝文一

《敕建廣武山觀音禪寺碑》
唐·陸德明

王世充、竇建德為讎大邦,我秦王赫然斯怒,罪人乃 得。班師凱旋,駐蹕廣武。值夜雨作,而東南雲際,光焰 射天,燭見觀音菩薩,金身畢露。王頓首拜瞻,喜謂群 臣曰:「乃者武事告成,天受神祐,厥功溥哉!」遂敕建茲 寺,因名焉。工訖,乃樹碑以記其歲月云爾。時武德五 年也。

《弔古戰場文》
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 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 挺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 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吾聞夫齊 魏徭戍,荊韓召募,萬里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 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愬?秦 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代無之。古稱戎夏,不 抗王師。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異於仁義,王道 迂闊而莫為。嗚呼噫嘻!吾想夫北風振漠,胡兵伺便, 主將驕敵,期門受戰。野豎旄旗,川迴組練,法重心駭, 威尊命賤,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聲折江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 沒脛,堅冰在鬚。鷙鳥休巢,征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 裂膚。當此苦寒,天假強胡,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 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軍復沒。屍填巨港之岸, 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可勝言哉!「鼓衰 兮力盡,矢竭兮絃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 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鳥無聲兮 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沈沈,鬼神聚 兮雲羃羃。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 有如是耶?吾聞之: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 迯匈奴。漢傾天下,財殫力痡,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 逐獫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師而還。飲至策勳,和 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 毒生人,萬里朱殷。漢擊匈奴,雖得陰山。枕骸遍野,功 不補患。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 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 之何咎?其存其歿,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 悁心目,寢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為愁,草 木悽悲。弔祭不至,精魂無依。必有凶年,人其流離。嗚 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敖倉囂城辯》
明·闕名

秦立敖倉,以為天下轉輸之區,俱一地也。《滎陽志》分 敖山、敖倉而二之,且曰「在縣東北五十里。」《滎澤志》又 指為滎陽城。《史記》稱「漢王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 項羽聞之,亦還軍廣武,與漢相守。」可見敖倉、成皋為 聯壤之地,而漢王次第有之也。漢楚相守之地,又在 敖倉之東。若曰敖在滎陽東北五十里,是在楚人所 守之東矣,漢又安得深入而據之也?敖倉明而囂城 可志矣。今村名曰「東倉頭」,曰「西倉頭」,東屬河陰,西屬 汜水,又自古然也。

《辨鴻溝》
闕名

鴻溝在三峰山下,今地名曰「鴻界。」自三峰山而北,斜 貫河陰,直達廣武之上,即楚漢割界處。《索隱》應劭以 為在滎陽東南,引河入淮泗也。《史記》張華以為一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