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能以萬千記。名其總曰鑼鼓洞、曰蓮花洞、曰雙塔洞、

曰水歛洞、曰金佛洞。激以水聲,其流響鏜鏜,是名「鑼 鼓。」上旋頂作菡萏瓣,是名為「蓮花。」下臨諸瀾,勢甚激 搏,立洞口,悉收聽之,是名為「水歛洞。」上建雙塔,洞內 有金佛,是名為雙塔金佛。奇莫如鑼鼓,盛莫如蓮花。 自鑼鼓、蓮花而下,石罅中迸湧三泉,由金佛直下石 罅中,迸湧五泉。山南北有鳳仙、乾元、香山、看經、天竺、 潛溪、廣化、寶應八寺,徑口有五龍廟。余蹙然為不安 曰:「嗟乎哉!石工糜力,民用竭財,是必衰世所為。而絡 繹遊眸,方劇欣玩,較之開山禹功,所費同損,民益民 異,良可為慨。」

《伊闕觀瀾亭記》
鄭安

「昔禹鑿龍門以通伊水,斷一山為兩,其中闕然而伊 水出,故名伊闕在洛陽南二十五里許,乃古形勝之 地也。故賢士大夫往往喜於登臨賦詠者,愛其山盤 礡而水潺湲,指顧之間,快心暢目,倏然有出塵之想」, 則伊闕山水之佳麗,無不遂其遊觀而開其懷抱。其 四方聞之者,咸願身造而目睹,過之者不以事而廢 「遊也。」天順辛巳歲十二月乙巳,是日天朗氣清,山明 水秀。太守虞廷璽喜政事之餘暇,將窮一日之樂,而 觀覽山川地理之實。自郡城南涉洛水,謁康節邵先 生安樂窩祠堂畢,從小徑出漢光武城,過午橋,南行 至伊闕下,兩山石壁,峻峭雄列,東西對峙,伊水中出, 自南而北,折轉東馳,演迤平浦,流入於洛。山隙之下 有數泉,或湧出,或垂出,或穴出。其中有寒涼者,有溫 煖者,泓渟漫流,飲之甘洌,清冷可愛。山石高下,鑿為 大洞為龕,其中琢諸佛像,有坐者,有立侍者。有極鉅 者尋丈,極細者寸餘,或全或缺,億萬之多,不可勝數。 舊有八寺,得名「奉先」、「香山」,今皆廢毀,無一存者。又有 斷碣殘碑,湮沒磨滅,而棄於山墟草莽之間,偃而仆 者多,立者僅得其一二。所刻皆佛語,字剝落摩挲不 可讀,事遠而無所從質,莫詳始於何代也。太守俯仰 今昔,徘徊顧瞻,不能無慨焉。已而,浮小舟之八節灘, 過東山,弔唐居士、白樂天墓。次金佛洞,適有教授𥟖 浩、訓導李時顯攜酒至,就河下喚漁人艤舟,買小鮮。 庖人烹之,設樽俎,陳山殽野簌於前。太守與客飲觴 酌酒,觥籌屢交,歌「太平既醉」之詩,效王逸少故事,寫 《蘭亭》一觴一詠之樂,飲數盡,歡而罷。是時日將西行, 浮小舟過山,詣鑼鼓洞。憑高以眺,坐石以息。觀水深 淺之狀,可以遊目,聞水潺湲之聲,可以盈耳,遂欲築 亭於斯,因事倥傯,不克就。明年壬午春,亭乃落成。太 守取《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而名其亭,求中書汪 公景昂大書扁曰「觀瀾亭。」是時因予陪行,故屬記歲 月刻石置諸亭右。予惟孟軻氏所以觀夫水者,不在 水也,在乎道也。水之湍急處,滔滔汨汨、淘淘溶溶,前 者逝、後者續,彌晝夜,窮歲年,不涸不止、不急不徐,其 流也。前乎千萬載不見其「始。後乎千萬載不見其終 者,以其源之有本也。」水之有本如是,其道之所寓,亦 猶是也。夫道原於天而寓於人,無往而不在,無時而 不然。世有古今,道貫古今而不息;有天地,道塞天地 而無間。道之有本,因水之有源而可見也。然太守之 所以名亭,而取《孟子》觀瀾之意者,亦猶吾夫子觀川 水之流,見夫道體之無窮,《歟亭》於是乎作也。後之縉 紳縫掖之士來遊於斯亭之下,可遨可嬉,可嘯可歌, 以臨以眺,以坐以休,而自樂其樂與人樂其樂者,有 所考而知立亭之所始云。是為記。

伊闕山部藝文二

《遊龍門奉先寺》
唐·杜甫

「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陰壑生靈籟,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龍門》
前人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往來時屢改,川陸日悠哉。相閱征途上,生涯盡幾回。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
李白

朝發汝海東,暮棲龍門中。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望極九霄迥,賞多萬壑通。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 星斗橫網戶,銀河耿花宮。興在趣方逸,歡餘情未終。 鳳駕憶王子,虎溪懷遠公。桂枝坐銷歇,棣花不復同。 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窮。

《醉宿龍門》
前人

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 開軒聊直望,曉雪河冰壯。哀哀歌苦寒,鬱鬱獨惆悵。 傳說版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 而我胡為者,嘆息龍門下。富貴未可期,殷憂向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