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蘇門山圖

蘇門山圖

按《水經》,「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北門陂,方 五百步,在共縣故城西,即共和之故國也。共伯既歸 帝政,逍遙于共山之上。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仙 者孫登之所處。袁彥伯《竹林七賢傳》:「嵇叔夜嘗採藥 山澤,遇之于山。冬以被髮自覆,夏則編草為裳,彈一 絃琴而五聲和。」按此注中本無蘇門字面但查輝縣即古共城而又謂孫登所處其為蘇

門無疑,故採以備考云。

按:《唐書地理志》河北道,「衛州,汲郡衛縣。」有蘇門山, 按《明一統志河南山川》:「蘇門山在衛輝府輝縣西北 七里,一名百門山。晉孫登隱此,號蘇門先生。阮籍往 見之,與商略今古,嘿然不應。籍退至半山,聞山巔有 聲若鸞鳳,乃登嘯也。」

按《三才圖會蘇門山圖考》「蘇門山在衛輝府輝縣,一 名百門山,乃百泉始出之山,其地岩谷幽邃,林樾茂 密,古名士多卜居焉。」上百泉書院,肅謁先師像。登蘇 門,徘徊嘯臺,慨焉懷孫登之為人。史稱登居蘇門土 窟中,好讀《易》,常撫一弦琴。阮籍往候之,與語終不答。 退至山半,聞山巔有聲若鸞鳳,乃登嘯也。嵇康從之, 三年不言。仙人岩在蘇門,有仙人足跡,巖石上刻曰 仙人跡。下嘯臺迤邐西轉,約里半許,至康節安樂窩, 拜其遺像。康節范陽人,幼從父古徙共城,遂築室百 泉之上,名其所居曰安樂窩。布裘蔬食,躬爨以養父。 而李之才適攝共城令,遂授以數學,後人於此建祠 專祀焉。出窩東行南下,入三仙洞,內塑丘、劉、譚三真 人像,乃其脩真處也。或以是為登舊居之土窟,誤矣。 降洞遊集仙資福宮,實書院之左鄰,乃蔡氏園址也。 而院西牆下有古白楊樹十四株,大可蔽牛,蓋數百 年物也。過院為思親亭,在蘇門之麓。許師可為衛輝 路總管,以其父魯齋嘗寓共城,思之,為立亭。過亭為 衛源廟,廟世稱靈源公,殿曰清輝,郡邑之得名曰輝 以此。宋、元皆封王。至洪武初,釐正祀典,改稱衛源之 神,禱雨輒應。廟中碑刻,具載唐、宋以來褒封之典。近 廟有湧金亭,泉仰出,縷縷千萬窠,匯為巨池。池方廣 一頃餘,水泠泠澄白,日照之如金,故名。中有菰蒲荇 藻魚蟹之饒。亭正壁有蘇東坡書「蘇門山湧金門」六 大字,且多宋、元來名士題詠。埒湧金翼然而相對者, 噴玉亭也。亭中有石碣,刻「靈源」二大字,即俗所謂「聖 井」者。而看花樓乃在湧金亭南池水中,盛夏蓮荷芬 郁,翠色上浮,扶疏蔥蒨。今改為穠翠亭。亭左曰洗心 亭,右曰雲橋,實為中流勝概。

按《圖書編:河南山攷》:「衛輝府山曰蘇門,在輝縣,晉孫 登隱處。」

按《河南通志山川》:「蘇門山,在衛輝府輝縣西北七里, 一名百門山,晉孫登隱此。」

按《衛輝府志山川》:「蘇門山在輝縣西北七里,一名蘇 嶺,一名百門山,即太行之支山也。山下即百泉,晉孫 登隱此,有嘯臺,宋邵康節卜居於此,山存安樂窩。 百門泉源出蘇門山下,泉通百道,故名。《詩》曰:『毖彼泉 水』。又曰:『泉源在左,即此。一名衛源,以衛之河發源於 此。其河即衛河,泉上有威惠王祠』。」

《古蹟》:齊王建舊居在蘇門山坡。建,齊襄王子。始皇二 十六年,秦兵擊齊,齊王聽相后勝計,不戰降,遂遷于 共處松柏間,餓死。齊人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 客耶?」蓋疾建用客之誤。

嘯臺在蘇門山巔,即晉孫登隱居長嘯之所。阮籍往 見登,與商略終古,嘿然不應。籍退至半山,聞山巔有 聲若鸞鳳,乃登嘯也。正德十一年,御史許完建祠臺 北。

安樂窩在蘇門山內西北百泉之上。宋邵康節所居 之處。成化六年,邑令張錦建祠。

按《輝縣志山川》:「蘇門山在縣西北七里,一名蘇嶺,一 名百門山,即太行之支山也。山下即百泉,為中州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