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8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名。宋加封神德洞天。有白鹿書院。

德清觀,在驪山上,即露臺祠,今云「人祖廟。」

陵墓秦始皇陵,《史記》曰:「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穿三 泉下,錮而致槨。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 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大事畢,藏閉中 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漢 書》曰:「秦始皇葬于驪山之阿,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 丈,周四五里,石槨為游館,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鴈。 珍寶之藏,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言。 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將火照求羊,失火燒 其藏槨。《古史考》曰:「秦始皇使刑徒七十萬人作驪山, 此山石為磶。」《國志》曰:「始皇陵有銀蠶金鴈,以多奇物, 故俗云秦王地市。」

唐莊恪太子陵在驪山北原。

驪山部藝文一

《遊驪山記》
明·喬宇

仲夏十有三日,早,渡咸陽南渭河,觀隋唐舊都及未 央宮址,尚有截然方丘,突然高原,若斷若續,彌三十 里。午過長安北郊,望鴈塔聳乎二十里外。東渡滻水, 過灞橋,乃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之處。王莽時,災 數千人,沃之不滅,更其名曰「長存。」至唐則以迎新送 故,至此黯然,又名曰《銷魂》。余望秦川于斜陽之下,悵 然懷古。於臨潼東南行二里,抵驪山下浴於溫泉。泉 幅員四丈許,即秦初砌石,漢修唐宮焉者也。宮曰溫 泉,元宗改曰「華清。治場為池,環以山,列以室,歲幸於 此。門內有宜春亭,亭內有飛霜、九龍、長生、明珠諸殿, 殿側有集靈」、按歌、舞馬諸臺,今則蕩為丘墟矣。明日, 參政胡君良楨宴余溫泉之上,於是與王君應韶二 君誦崔魯之詩,論開元之事,慷慨激烈,殊有遐思。酒 酣,應韶倡為《溫泉》之歌,余和之。遂登驪山,躡繡嶺堆, 低回于朝元遺址前。草樹青蔥,楊芳弄色,幽泉集響, 如咽如悲。於是余又倡為《驪山》之歌,二君和之。午後 下山,過鴻門坂,渡渭南,至赤水鎮宿焉。

《遊驪山記》
袁宏道

驪之山鬱然而青,而其水浩浩然鳴九衢也。古柏森 然陰翳,東西嶺故宮遺址,多不可識。山下民有雪頭 而杖者,作而前曰:「民雖耄,猶彷彿憶之。」指其巋然而 墳者曰:「是舉火臺,褒女之所笑也。」指其溫然而澄澈 者曰:「是蓮花湯,明皇妃子之所浴也。」問山下之故壘, 曰:「是嘗涸三泉而開七曜者,始皇帝之地市也。」余倚 松四顧,蒼茫久之,乃披荒榛,踞危石,楚聲而歌曰:「涓 涓者流,與山俱逝兮。空潭自照,影不至兮。吁嗟乎,茲 山祟三世兮。」歌竟,浴于長湯。遂登老氏宮,極于臺東。 過石瓮寺,休焉。稍倦,假寐僧榻。忽有丈夫峨冠修髯, 揖余而言曰:「吾子失言,夫山奚能祟?使吾幸而遇嚴 匡諸君子,豈不亦嘉遯之藪?吾子謂『九疊之屏,七里 之灘,何遽出吾上耶?又使吾所遭者為宣城、孤山輩, 騷壇之士,豔稱久矣,吾豈復戎吾姓也』?」余蘧然覺自 悼言之失也,復喟然嘆曰:「異哉!天子之貴,不能與匹 夫爭滎,而詞人墨客之隻詞,有時為山川之九錫也。 異哉!今之處士,誰能入山而為水石所倚重者?吾當 北面事之。」

驪山部藝文二

《奉和聖製登驪山矚眺應制》
唐·張說

寒山上半空,臨眺盡寰中。是日巡遊處,晴光遠近同。 川明分渭水,樹暗辨新豐。巖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風》。

《奉和聖製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蘇頲

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巖聲中谷應。天語半空聞。 豐樹連黃葉。函關入紫雲。聖圖恢㝢縣。歌賦小《橫汾》。

《奉和登驪山頂寓目應制》
李乂

崖巘萬尋懸。居高敞御筵。行戈疑駐日。步輦若升天。 城闕霧中近。關河雲外連。繆陪登岱駕。忻奉《濟汾》篇。

《驪山行》
韋應物

「君不見開元至化垂衣裳,厭坐明堂朝萬方。訪道靈 山降聖祖,沐浴華池集百祥。千乘萬騎被原野,雲霞 草木相輝光。禁仗圍山曉霜勁,離宮積翠夜漏長。玉 階寂歷朝無事,碧樹葳蕤寒更芳。三清小鳥傳仙語, 九華真人奉瓊漿。下元昧爽漏恆秩,登山朝禮元元 室。翠華稍隱天半雲,丹閣先明海中日。羽旗旄節憩 瑤臺,清絲妙管從空來。萬井九衢皆仰望,彩雲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