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8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途入伊,實邇五十里而坦,宿西店。次日,自溫泉至遵 汝館,入邑館前道,回首少室,冠立而蓮折,殆咫尺也。 嵩高則微現於少室之東,若欹案髣髴送歸客者凡 七日,嵩遊三日詩二十五首,《風穴》之詩二首。

嵩遊記一         袁宏道

「度緱嶺,越轘轅關,西南折入山坳,則少林寺也。少室 截然橫其前,諸山懷之,天然回合,如有尺度。京洛之 間,古蹟廢盡,獨此寺猶存典型。日者過東都,覓故宮 遺址,了不可識。詢李文叔所記名園亦無有,而伊闕 兩崖,廢像殘碣,崩剝苔蕪間令人墮淚。此中差強人 意,不復為此寂寂嘆矣。」樗道人曰:「今好事家所貴者」 曰古、曰完、曰款識。山狩于虞,古也;霧窗雲寮,飛布崖 壑,完也。隋唐以來,碑碣森列庭中,款識也。堂頭僧曰: 「道人欲置茲山於貫城市耶?請以一轉語酬價矣。」道 人曰:「有大力者負之而趨。」余大笑。堂頭僧者,曹洞下 兒孫,主斯院者也。從院東西穿詰曲磴道中,過甘露 臺,有古樹,根如欹,石虛處如梁。已出寺西折行,觀初 祖影石。石白地,墨繪,酷似應真像。老僧曰:「澗中自有 此石,能為水樹雲影。」余曰:「然。石以影重。達摩之重,不 以影,不以石,不以面壁。此中不須蛇足也。」已從菴後 出,行三十餘盤,得初祖洞,洞中石如波卷不盡,五乳 峰者數丈。已下山,度南嶺十餘里,得慧可覓心臺。臺 形如盂,倚翠壁,下臨伊洛,黃河蒼莽,行綠煙中。已歸 院,遍歷軒除庖湢。休于丈室,顧樗道人語曰:「是中有 余衣屨跡焉,雲樹煙巒,若舊識者。余夢遊茲山久矣。」 曉起出門,童白分棚立,乞觀手博。主者曰:「山中故事 也。」試之多絕技。欲登少室,無所得路,乃止。少室奇秀, 迫視不可見,遠乃得之。行修武道者,望若古鐘,仰出 諸山上。從汝來者,唯見千葉芙蓉,與天俱翠,搖曳雲 表而已。山四巿皆壁,群山翳其外,迫之,乃不見巔而 見翳,遊人多不愜。夫豪傑之偶于眾也,凡才得肩而 蔽之。及時地既遠,肩蔽者與腐草俱盡,而天下始望 之若飛仙。獲其隻字,以為至寶,土患不特達耳。余數 年前走南陽,道見遠翠干霄,土人曰:「九頂蓮花寨也。」 了不知所謂。及過崿嶺,忽有舉此名者,始知所見在 五百里外也。少室之秀特可知矣。

嵩遊記二          前人

出東關里許,有皂巾而敝藍者請曰:「由西華道耶?」余 不解。及至嶽祠,從垣之西竇入,不覺一笑。祠在黃蓋 峰下,偏峰之左,東行數里得澗,寂無人聲,蘆風水響, 環繞山砦。沿澗而北,得山足,澗與山曲折如月半弓。 漸高得寺。寺盡而巖,盧浩然舊居也,至今猶襲其姓。 山至此忽兩分,如人張左右臂,當胸腹處,削壁千仞, 「根虛而卻,如割大甕之半。水從丫處出。初猶粘壁,霧 雪紛飛,忽然墜空,千絲直下,激石為屑,散布一澗。時 方下舂,日與煙相薄,而瀑濺之風復生態其間,正視 不一色。去瀑十許步,巨石岌嶪,遊人各踞一石,望瀑 而飲,回風忽射,稀點灑面,起立欲避,而雨腳已斜卷 去。」朱非二曰:「少時讀《天台賦》,知有瀑布,不知其奇麗 如此。」問余,余曰:「三見之矣。見於五泄者如奔雷,其觀 偉,見于黃巖者如立玉,其觀逸。若夫蒼寒霏微,簾披 綃曳,此為最幽矣。」登封令傅元鼎曰:「嘗夏月雨後經 此,飛濤挂壁,激石倒立如柱,響震一山。」余曰:「然。古人 謂夏山如滴,冬山如睡,瀑亦有之。夏瀑如怒,冬瀑如 喜,此正盧君喜時也。」壁石多奇,或為霞,或為紺,或為 嵐,而根下有石數丈,雲巒洗出,其紋如刻畫。澗中多 白石,墨浪界之,與影石相似,獨不能為人物耳。澗西 有小洞,容數人,其下流峽中石几、石龕、石版,遒妍不 一,與碧潭相映,為山中絕景。

嵩遊記三          前人

道陽城廢址入會善寺。寺半圮有泉泠然,及門而沒。 西去數十武為戒壇,頹欄敗砌,皆鏤隋唐佳句,人物 山水,細入毫髮。石柱上有唐、宋題名,字極精。寺故魏 孝文避暑宮也,唐以來習毗尼者居之,遂有壇。古碑 刻完好者,《菩薩戒經》,大曆十三年協律郎高壁書。魏 天平二年《嵩陽寺碑》,不著撰書姓氏,末云:「唐麟德元 年九月庚申,從嵩陽觀移來。」乃知嵩陽,古梵剎也。門 之右有大曆二年中書門下牒,其下勒《代宗手敕》二 十四字,無一筆蝕者。碑陰勒《戒壇記》,汝州刺史陸長 源撰,河南陸郢書,隸法遒逸。戒壇西南麥畦中,有開 元十五年《道安禪師碑》,廣平宋儋撰兼書,末云「建塔 僧破竈。」損一字,蓋神僧破竈墮也。塔已荒不可識,而 碑尚可搨,今人但知戒壇寺茶榜,可發一嘆。山僧云: 「古碑甚多,磨為時貴,書且盡。」余自少林入嵩廟,閱碑 如林然,耳目可及,或無他厄。數碑沈淪恐不免,聊載 之以竢永叔、德甫耳。東過嵩陽宮,觀漢三柏大者七 人,圍皮如皴石,望之若山幹不甚修者,土掩其本也。 今宮之石柱猶幸存,其一。掘三尺餘,乃見礎。古宮殿 基高常踰仞,柏之地視階,不當高于基三尺也。柏之 得封也,必以偉,在漢已為故物,前此之積埃,又不知 幾許。余意非去土數丈,不能盡其修偉也。《舊志》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