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近意也。」峰西望,有峰出峰之半,與峰連。道士曰:「此馬 騣山也。」余疑所謂山巔,為諸峰莫與齊,今馬騣高踰 茲峰,安得謂茲峰為巔?謀西登馬騣。顧日將暝,二君 令以炬從,百步一息,至其半,五山突出崖端,秀拔峭 削而無名。余三人笑曰:「何不呼為小五峰?」路南折,飛 沙驚墮足寸移。回視二君,以綆牽挽,喘息而上。陽父 意堅不可遏。元復呼茗潤喉,問「此去路猶幾許?」余與 陽父笑曰:「元復亦問遠近矣。」又半里,至其巔。峰巒拱 護,林木蔥茂。履峻巖,四視漢江。由西南前繞黃河,由 西北後旋洛水。自巽而艮補其缺;秦關四塞,其圓如 璧。渭流瀠洄于中,時作斷璺。太華昂首招于左,吳山 鞠躬遜于右。終南、太白蹲踞不恭;岷嶺峨峰,若跂足 盼望而苦不及,唯崑崙遠不可見。陽父指日北三舍 曰:「或不出此間。」元復叱曰:「吾三人何不騎日往觀之?」 忽大笑。無何,新月一鉤,斜掛山外,人行樹底,影落衣 斑。山鳥聞人聲,時或驚墮。嵐光暝色,勃生鬚眉。清風 盪林壑,颯颯作笙簧音。爽氣侵骨,神思空寂,恍然見 軒轅赤松君色相,而隱然。聆廣成子守一《處和》之元 指也。席地坐香山寺,與僧論禪,至色空極處,余三人 愴然念我等何異水上漚石間火也。已,持炬觀朝陽 洞,元復忽得句山,高平對月,余與陽父應以寺迥俯 看,雲因各足成近體,鐫于石。問笄頭所在,僧曰:「此去 而西三十里,蓋涇水發源所。其上有湫,即古朝那秦 投文詛楚處。」涇由峰下,迤問道宮而東,此崆峒之前 峽也。其後一支,由峰北至北峰,東南折與涇合,此崆 峒之後峽也。崆峒介在二峽之中,獨飄渺雲外。茲峰 雖名馬騣,實崆峒絕頂,為人跡所不到,故呼東高峰 為頂。東高峰一名小馬騣。揆地準天,崆峒當斗極之 下,故為神仙之奧宅,寰宇之名區也。余憶《爾雅》其云 「位當斗極」,說蓋不誣。因題「峰連北斗」四大字于巔。二 君曰:「吾等不登此,安知崆峒別有巔。」余謂二君曰:「吾 等不登此崆峒之巔,又安見所謂崆峒者。天下事以 目力所至為極,奚獨此耶?」還至東高峰,道士以樓成 請額。余曰:「坐此可濯挹涇水。額以挹涇,濯涇孰善?」二 君曰:「挹涇善。」遂從之。稍下報子稱,子稱意。余三人宿 馬騣,先自滹沱回矣。余三人至滹沱,漏下三鼓,三爵 就寢。晨起緩步登南峰,南峰在滹沱東南稍下,于東 峰即昔問道宮來路左之高巖也。席地坐,見大峒山 隔峽屏立,涇流淼淼東注,日射其宛折,如素練之瀠 結也。已回至蠟燭峰,擬四字刻石。余憶《山海經》云:「華 西七百里為高山。」蓋「指崆峒刻華西高山何如?」二君 曰:「善。」復由問道宮而東,共念吾等,茲行可謂無恨。獨 未見元鶴去意惘然如失。洞在東崖,路旁可睨。共立 輿仰視,淡雲如縷,時復掩蔽,移時復見,延佇咨嗟。輿 將移,元復忽詫曰:「元鶴出矣。」余二人回盼,則孤騫岩 表數四,回翔若有情。余三人者不覺鼓掌。已復入洞, 更候之,弗出矣。道士曰:「鶴之出有時,遊此而見者甚 少。自軒轅問道以來時有之,數千年物也。」元復曰:「吾 等至,少遲則弗見去,少疾則亦弗見,此真志壹動氣, 景與意會也。」遂行,日暮至平涼。明日東門,余別三君 去。

崆峒山部藝文二

《崆峒山         》宋游師雄

崆峒一何高。崛起乾坤闢。峻極倚杳冥。崢嶸亙今昔。 勢將玉繩齊。位據金野窄。

笄頭山           前人

笄頭舊傳名,關塞曾控扼。大統失崔嵬,望家漸岝峉。

翠屏山           前人

最高翠屏山,舉手星可摘。珠石信團圞,群峰森劍戟。

廣成子洞          前人

復聞廣成子。不為外慮役。軒后屈至尊。稽顙請所益。 至今洞猶存。峭壁宛遺跡。

歸雲洞           前人

山下雨霏霏,山頭雲氣結。時將雷雨收,片片歸雲白。

皂鶴洞           前人

皂鶴有時出,振迅擊天翩。未見飲啄時,靈風想自咽。

西巖泉           前人

西巖水泓澄,沮洳緣罅隙。掍爐就煮茗,爽徹滌肝膈。

琉璃泉           前人

陽麓湧泉飛,㶁㶁逗甘液。道士養金丹,居此吸銀玉。

香爐峰           前人

「卻升香爐臺,俯瞰倒插石。」身恍立霄漢,風生兩腋側。

仙人石橋          前人

石橋跨兩岫,野叟嘗遠遮。旁有枰棋處,云是「仙人卸。」

登崆峒           張亢

「四面千峰起,中心一水通。路穿雲樹密,勢壓玉關雄。 此地開慈日,當時拜順風。」二乘由相別,三語與無同。 遍詣耆闍嶺,深疑睹史宮。鐘聲遙度隴,剎影半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