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趙元昊宮在山之東,阻河為固,宮垣猶存。元昊死,其 子諒祚立。仁宗皇祐元年十月,契丹伐夏,獲諒祚之 母子于賀蘭以歸,即此山也。」

按《圖書編陝西山攷》:「寧夏衛山曰賀蘭山,在城西,盤 據數百里,倚以為固。」

按《陝西通志·山川攷》:「賀蘭山在寧夏衛西六十里,丹 崖翠壁,巍峻鉅麗,盤踞數州。山上多青白草,遙望如 駮馬,北人呼駮馬為賀蘭,故名。鮮卑之類多依山谷 為氏族,今賀蘭姓者亦以依此山也。」

按《朔方新志山川攷》:「賀蘭山在城西六十里,峰巒蒼 翠,崖壁險削,延亙五百餘里,一邊方倚以為固,上有 頹寺百餘,并元昊故宮遺址,自來為居人畋獵樵牧 之場。弘治八年,邊外多患,遂奏禁之。」

賀蘭山部藝文一

《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
明·孟霦

「賀蘭山迴斜四百餘里,岑岡嵂崒,為鎮之壁。其蹊徑 可馳入者五十餘處,而赤木口尤易入,歲久關敝,敵 得輕進。」總督劉公天和著《安夏錄》二年,漸次修復,惟 「赤木口關不能固。蓋山勢至此散緩,溪口可容百馬, 其南低峰仄徑,通敵人者不可勝塞,麓有古牆,可蹴 而傾也。以其地多礫少泉,故難為工。」劉公乃奏請發 金四萬。己亥,巡撫楊公守禮至,則循麓抵口,令人遍 剖諸崖谷,得壤土故處。「且山多團石,可作砌,省斧斲。 又去口二十里金塔墩,有四泉,作水車百輛運之,令 都指揮呂仲良董其役,比他關為最固。謀及百年,成 于一旦,視修葺之慎,其無望于來者乎?」

賀蘭山部藝文二

《送盧藩之朔方》
唐·韋蟾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水木萬家朱戶 暗,弓刀千騎鐵衣明。心源落落堪為將,膽氣堂堂合 用兵。卻使六番諸子弟,馬前不信是書生。

《楊得章監憲賀蘭山圖》
元·貢泰父

太陰為峰雪為瀑,萬里西來一方玉。使君坐對《蘭山 圖》,不數江南眾山綠。

《賀蘭大雪歌》
明·慶靖王㮵

北風吹沙天際吼,雪花紛紛大如手。青山頃刻頭盡 白,平地須臾盈尺厚。胡馬迎風向北嘶,越客對此情 凄凄。寒凝氈帳貂裘薄,一色皚皚四望迷。少年從軍 不為苦,長戟短刀氣如虎。丈夫志在立功名,青海西 頭擒贊普。君不見,「牧羝持節漢中郎,嚙氈和雪為朝 糧。節毛落盡志不改,男兒當途須自強。」

《至寧夏望見賀蘭山》
金·幼孜

匹馬何時出帝關,今晨初見《賀蘭山》。風沙近塞居人 少,斥堠連雲邏卒閒。白海堆鹽封磧外,黃河引水注 田間。邊城安堵全無警,聖德于今遍百蠻。

《出郊觀獵至賀蘭山》
前人

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斷峰迤邐煙雲 闊,古塞微茫紫氣連。野曠旌旗明曉日,高風鷹隼下 長川。昔年僭偽俱塵土,猶有荒阡在目前。

《巡行登賀蘭山》
吳鴻功

潦倒浮生莫問年,相看意氣賀蘭邊。深林隱映豺狼 舞,峭壁嶙峋雲日懸。九日神州落杖底,一聲長嘆震 胡天。飄然我欲遺身世,蘿月松風乞大還。

《巡行登賀蘭山》
尹應元

何緣攜手賀蘭巔,一望華夷在眼前。萬木常籠青嶂 日,孤嶒倒映白雲天。胡人湩酪山中獻,漢使聲名域 外傳。笑指穹廬休遯避,壯心直欲掃祁連。

《寧夏吟》
孟霦

《賀蘭》山連北海頭,河水西來出塞流。邊城盡是披甲 士,滿眼旌旗拂戍樓。健卒登高望胡騎,將軍倚馬防 烽燧。角聲入耳暮雲愁,殺氣陵空飛鳥避。秦皇逐虜 至今談,揮劍曾將虎穴探。當時拓地稱荒遠,今望長 城更在南。

《賀蘭山歌》
周弘禴

幅員率土,惟王之疆。天子命我,閱彼《朔方》。朔方正漠 漠,河水偏湯湯。獼猴愁絕嶠,特地陵穹蒼。西望川底, 東望咸陽,北指黃甫,南眺甘涼。原隰自寥廓,霸氣常 昂藏。炎漢開基入圖版,偏遣官田置恆產。七橋九壩 稻花肥,浮白沉糟照青眼。渡江失卻麒麟符,伊、洛割 裂爭五胡。鐵弗小兒恣驕虐。負隅竊據傍雄圖,蒸土 築牆錐不入,統萬城邊白骨枯。白骨枯,勃勃死。赫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