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所學,曰:「太華之下金天洞中,我曾受羲皇所教之《易》, 與大道元同,理窮眾妙,豈可與世儒」常談。而測神仙 之旨乎。數年復歸華山上。後世世有人見之。

《唐國史補》:李靖始困於貧賤,因過華山廟訴於神,且 請告以官位所至,詞色抗厲,觀者異之,佇立良久乃 去。出廟門百許步,聞後大聲曰:「李僕射好去!」顧之不 見,後竟至端揆。

《舊唐書裴寂傳》:寂家貧,無以自業,每徒步詣京師,經 華嶽廟,祭而祝之曰:「窮困至此,敢修誠謁,神之有靈, 鑒其運命。若富貴可期,當降吉夢。」再拜而去。夜夢白 頭翁謂寂曰:「卿年三十,以後方可得志,終當位極人 臣耳。」

《唐書李適之傳》:「適之,天寶元年代牛仙客為左相,累 封清和縣公。嘗與李林甫爭權不協,林甫陰賊,即好 謂適之曰:『華山生金,采之可以富國,顧上未之知。適 之性疏,信其言,他日從容為帝道之。帝喜,以問林甫。 林甫對曰:『臣知之舊矣。顧華山陛下本命,王氣之舍, 不可以穿治,故不敢聞』。帝以林甫為愛己,而薄適之 不親』」,

《安樂公主傳》:「司農卿趙履溫為安樂公主,治華山,磴 彴橫斜,迴淵九折,以石瀵水。」

《太平廣記》:唐晉國公裴度討淮西,題名於華嶽廟之 闕門後。司空圖題詩紀之曰:「嶽前大隊赴淮西,從此 中原息戰鼙。石闕莫教苔蘚上,分明認取晉公題。」 《北夢瑣言》:唐道士程子宵登華山上方,偶有顛仆,郎 中宇文翰致書戲之曰:「不知上得不得,且怪懸之又 懸。」

《唐國史補》:「韓愈好奇,與客登華山絕頂,顧視其險絕, 恐慄,度不可下,乃發狂慟哭,欲縋遺書以為訣。華陰 令百計取之,乃下。」

《賈氏談錄》:「華嶽金天王廟,元宗御製碑。廣明初,其石 自鳴,隱隱然聲聞數里,浹旬而後定。明年,巢寇犯關, 其廟亦為賊所焚,墮其門。」

《陝西通志》:「羅隱之居新淦縣,自玉山來,居華山,詠歌 自適,時與鄭遨、翟士端、鄭隱稱華山四高士。」

《五代史鄭遨傳》:遨聞華山有五粒松脂,淪入地,千歲 化為藥,能去三尸,因徙居華陰,欲求之。與道士李道 殷、羅隱之友善,世人目為「三高士。」

《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三年四月乙卯朔,命群臣 禱雨,召華山道士丁少微。」

太平興國四年九月,華山道士丁少微詣闕,獻金丹 及巨勝、南芝、元芝。十一月庚辰,放道士丁少微歸華 山。

雍熙元年冬十月甲申,賜華山隱士陳摶號「希夷先 生。」

《陳摶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歲,戲渦水岸 側,有青衣媼乳之,自是聰悟日益。及長,讀經史百家 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後唐長興中,舉 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 仿、麞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 室巖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 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臺觀,又止少華石室,每 寢處多百餘日不起。周世宗好黃白術,有以摶名聞 者,顯德三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餘,從容 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為念,奈 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 辭不受。既知其無他術,放還所止,詔本州長吏歲時 存問。五年,成州刺史朱憲陛辭赴任,世宗令齎帛五 十匹、茶三十斤賜摶。太平興國中來朝,太宗待之甚 厚。九年,復來朝,上益加禮重,謂宰相宋琪等曰:「摶獨 善其身,不干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摶居華山已四 十餘年,度其年近百歲,自言經承五代離亂,幸天下 太平,故來朝覲。與之「語,甚可聽。」因遣中使送至中書。 琪等從容問曰:「先生得元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 對曰:「摶,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 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亦無 益於世。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神之表,博達古今,深 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協心同德,興化 致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琪等稱善,以其語白 上,上益重之,下詔賜號希夷先生,仍賜紫衣一襲,留 摶闕下,令有司增葺所居雲臺觀。上屢與之屬和詩 賦,數月放還山。端拱初,忽謂弟子賈德昇曰:「汝可於 張超谷鑿石為室,吾將憩焉。」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摶 手書數百言為表,其略曰:「臣摶大數有終,聖朝難戀, 已於今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峰下張超谷中,如 期而卒。」經七日,肢體猶溫,有五色雲蔽塞洞口,彌月 不散。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元篇》 八十一章,言導養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 一章以箋其指。摶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釣潭集》 詩六百餘首,能逆知人意。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 賈休復心欲之。摶已知其意,謂休復曰:「子來非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