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留二履以示之。」潘安仁有《公主峰記》。

《列仙傳》:呼子先者,漢中關下卜師,壽百餘歲,臨去呼 酒家嫗令急裝,便有仙人持二茅狗來,子先將一與 酒嫗,因各騎之,乃龍也,上華陰山,常於山上大呼言: 「子先酒母在此。」

馬明生從安期先生受《金液神丹方》,乃入華陰山,合 金液神丹,不樂昇天,但服半劑,為地仙。

《續齊諧記》:弘農鄧紹,嘗八月旦入華山採藥,見一童 子執五彩囊,承柏葉,上露皆如珠滿囊。紹問曰:「用此 何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言終便失所在。今世 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遺意也。

《通志》:「赤斧,巴戎人,為碧雞祠主薄。能作水澒,鍊丹與 消石服之,三十年反如童子,毛髮生皆赤。後數十年 上華山取禹餘糧餌,賣之於蒼梧、湘江間。累世傳見 之,手掌中有赤斧焉。」

《路光》,漢順帝時人,歷三國,堅心慕道。晉武帝太康五 年,往華山仙掌峰修煉,夢老君命玉童賜玉鑰匙十 事,書符行功,治病驅邪,後昇天去。

《搜神記》:昔德化張令,家業蔓延江淮間,累金積粟,不 可勝數。秩滿歸京,僕馬壯健,囊橐敦厚,常先一程致 頓。至華陰,僕夫施幄幕,陳樽俎,既竟,有黃衫者一人 據盤而坐,僕連叱,神色不撓。張令至,動問姓名,曰:某 非人也,蓋冥司送關中死籍之吏耳。曰:「可得一觀乎?」 曰:「窺亦何患。」於是解革囊出一軸,其首云:「泰山主者」 牒金天府,第三行書云:貪財好殺,前德化縣令張某, 即張君名也。令見名,泣告使者曰:「某年始強壯,不為 死備,家業浩大,未有所付,且有何術得延其期?」使者 曰:「今有仙官劉綱者,讁居蓮花峰下,唯足下匍匐徑 往,祈求奏章,除此別無他計也。吾聞昨金天王與南 嶽博戲不勝,甚被逼逐。足下可詣嶽廟,厚以利許之, 必能施力於仙官。縱力不及,亦得路於蓮花峰下。」於 是逕往,睹荊榛蒙密,川谷阻絕,杳無能往。令於是齋 備牲牢,馳獻嶽廟。又以千萬許之,直往蓮花峰下。轉 東南有一茆堂,見一道士隱几而坐,問張令曰:「腐骨 殘肉,魂亡神耗者,安得至此?」令曰:「竊聞仙官能復精 魂於枯骨,致肌肉於朽屍。既有好生之心,豈無章奏 之力。哀請懇切。」仙官神色甚怒。俄有使者賫緘而至, 則《金天王札》也。仙官覽書笑曰:「關節既到,難為不應。」 乃啟玉函,書一通,召使者焚香再拜以遣之。經時天 符,乃降書曰:「張某棄背祖宗,竊假名位,不顧禮法,苟 偷官榮,而又鄙僻,多藏詭詐,無實百里之任,以是叨 居千乘之富,實因苟得。今按罪已實,待戮餘魂,何為 奏章,求延厥命。但以扶危拯溺者,大道所向,緩刑宥 過者,元門是宗。徇爾一甿,全我弘化,若其悛惡,恕乃 自新,貪生者量延五年,奏章者不能書罪。」仙官覽訖, 謂令曰:「大凡人壽,可數百歲而已。喜怒哀樂,役心之 源,愛惡嗜慾,伐性之根。如彼淡泉,汨於五味,欲致不 壞,其可得乎?勉道歸途,無墜吾教。」令感,拜辭,舉足,已 失所在。復尋舊路,稍覺平易。步十里餘,見黃衣使者 前賀曰:「將欲奉報,願知姓名。」吏曰:「吾姓鍾,生為宣城 腳力,夜卒於華陰,乃為幽冥所錄。遞符之役,勞苦如 舊。」令曰:「何方以免報事之困?」曰:「但酬金天王,願請置 予為閽人,則吾飽神盤飧矣。」便乃揮別,入廟南柏樹 三五步而沒。是夕,張令駐車華陰,計酬金天王愿所 費二千,乃語其僕曰:「二千可贍吾十舍之資糧矣。安 有受祉於上帝而私於土偶人乎?」明旦乃乘而東去, 至於縣館,見黃衣吏賫牒排闥而進,叱令曰:「何虛妄 若是,今則禍無所逃。」言訖,失所在。頃刻,張令有疾,乃 留遺書於妻子,未盈半幅而終。

《太平廣記》:宋少帝時,南徐有一士子,從華山往雲陽, 見客舍中有一女子,年可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成心 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往至華山,雲陽尋見女子, 具說之。女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藏於席下,臥之 當愈,數日果瘥,忽舉席見蔽膝,持而泣之,氣欲絕,謂 母曰:「葬時從華山過。」母從其意,比至女門,牛打不行, 且待須臾,女粧點沐浴竟而出,歌曰:「華山畿,君既為 儂死,獨活為誰施。君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言訖,棺 木開,女遂投棺中。因合葬,呼曰神士塚。

韋節,杜陵人。後魏時棄官謁趙法師入華山,因號華 陽子。餌黃精,撰《三洞儀序》《老子易論》。周武帝賜號精 思法師。忽彩雲如蓋,覆其廬,節曰:「吾當乘此而去。」遂 昇化。

王延,字子元,扶風人。九歲好道。雲臺觀師焦真人授 《三洞祕訣》。周武帝召至都,久之,請還山。嘗苦乏油,乃 置一器,經夕自滿。文帝禪位,置仙都觀,詔延主之。謂 門人曰:「吾欲歸西嶽。」乃委化于觀中。帝遣使護葬西 嶽,及就壙,但空棺而已。

《杜子春傳》:子春者,周隋間人。少落魄,不事家產,以心 氣閒縱,嗜酒邪遊,資產蕩盡,投於親故,皆以不事事 之故見棄。方冬衣破腹空,徒行長安中,日晚未食,旁 皇不知所往,於東市西門,飢寒之色可掬,仰天長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