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河源。

天地奧區,初入五峰谷口,兩山對峙,一水前流,奇峰 翠嶺,深邃莫測,宛然別是一乾坤也。參政李景萃、僉 事姚九功立石坊以識其勝云。

《小錦屏》:

「大錦屏」相去一里許,俱在望輦峰下,勢聳峭如壁。 「晴岩飛雨」,在靈應峰下。崖高千丈,飛流飄漾,瞻視若 晴日飛雨然。

判官池,在晴岩飛雨下。

《元鶴巢》「有二鶴巢于崖中,時翱翔于五峰上。」

一天門,在《振衣亭》上,《由石磴》而升,恍若登天。

真人湫,在真人洞上樹心。內有水一池,旱澇不竭。 西鎮靈湫,在靈應峰下。廣丈餘,暵旱禱雨輒應。崖下 刻「雲根雨脈」字。

棲霞島在倚雲樓北,陟嘯月臺西上在靈應峰前。一 阜突起,時有霞光繚遶,故云。

「餐霞洞」,在靈應峰左小峰下。

牛心石在會仙峰陰,狀若牛心。

大王湫,在會仙峰左。

雷神湫,在靈應峰右。

玉皇湫,在雷神湫右。

「八稜碑」在廟後山嶺上,八面俱八卦符文。

真人洞,在一天門右,世傳吳真人修煉于此,洞旁遺 碑尚存。

《閻王窆》,從《棲霞島》而上。石磴巉巖,險阻難登,故以此 名。

雷神洞,在靈應峰上。

玉皇洞,在雷神洞右。

鳳凰石巢在山頂上,人跡難到。《古志》「有鳳凰巢焉。」 仙菴遺蹟,在會仙峰北。上有架木石孔竅,世傳為仙 菴遺蹟。

御香亭三間在廟東。

「仰止亭」三間在西鎮廟前。

漱玉亭在晴岩,「飛雨」前,知州李樸建。

《振衣亭》在一天門下。

倚雲樓在靈湫前。樓舊卑隘,御史方新增修,更今名。 「嘯月亭」在倚雲樓北一里許。

《望海亭》在一天門上。

珍珠娘娘廟在王師嶺下。廟廢,遺址存焉。

《毓秀峰》。

「凝翠峰」俱在大賢峰左。

擎天峰。

「凌雲峰」俱在靈應峰左右。

晴《映峰》。

鸚鵡峰。

來鶴峰俱在望輦峰左右。

西鎮吳山廟在州南七十里。自「唐、宋及金、元各有修 建。明洪武二十年,降敕增修,輪奐一新,遣官頒賜真 金香盒一座,硃明一斤一兩,有司祭服二副。永樂二 年,仍奉敕修舉。正統五年災,知州張幹重建。自是而 後,每遣重臣于本廟致祭,有司春秋修其常事。萬曆 三十九年,復建廟于州治西。」

吳山部彙考二

始皇  年定吳嶽常祭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不載。按《封禪書》:「秦并天下,令 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于是 自華以西,名山曰吳岳,春秋泮涸,禱賽如東方名山 川,而牲牛犢牢具珪幣各異,而四大冢鴻岐吳嶽皆 有常禾。」《孟康》曰:「以新穀祭。」

文帝開皇十四年詔立西鎮祠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禮儀志》。開皇十四年閏 七月。詔吳山取側近巫一人。主知洒掃。並多蒔松柏。 開皇十六年正月。准西鎮吳山造神廟。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禮儀志》云云。

元宗開元十四年定西鎮吳嶽祭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開元十四年詔 五嶽四鎮歲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西鎮吳山 于隴州祭于其廟。」

天寶十載封西鎮吳山為公遣使致祭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寶十載「正 月甲子,有事於南郊,大赦天下。二月己亥,遣大理少 卿李貞祭西鎮吳山成德公」,取「三月十七日庚子致 祭。」

按《文獻通考》:「天寶十載,封嶽山為成德公。」

肅宗至德 年封西鎮為天嶽王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隴州志》,「至德乾元間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