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0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北牆上有道士書周天蟾《茅山賦》。天蟾,元季金陵人, 博學多伎能,然賦無甚奇,讀數語即去。既而沈靈官 偕至方丈,觀宋徽宗賜元符宗師玉印,方三寸許,其 色蒼潤,文曰「九老仙都君印」,篆刻精妙,非今人可及。 元符有法劍一,亦徽宗所賜與印,皆鎮山之寶也。早 食,沈靈官陪予出山一里,入崇禧觀其右王法主墓。 攝衣欲登,而阻于行潦。墓前二石表,猶是唐物,與今 之製絕異。左表中斷,道士續以新石。北折幾三里,有 古松千株。殿角出其中者,祠宇宮也。宮祠三茅君道 祖,有唐刻石。北折五里草際,遺斷碑一,石羊二,其一 羊已無首,碑字大數寸,其僅存者云:宗元翊教陶隱 居瘞劍之地,上數百步,拜貞白墓,敗垣荒草上老樹 欲壓,元劉宗師大彬刻石表之一里至玉晨觀,即所 謂金陵地肺,天下第一福地者也。東晉陽羲、許長史 父子,并于此得道。其前池曰雷平,《真誥》謂昔雷氏養 龍之所,後人譌為郭真人養龍池,非也。池之南為伏 龍岡,上有唐元靜先生李含光墓。不及登觀門,列石 古檜十四,傳為許長史手植,大逾合抱,紋皆左紐,若 出人力,此可以觀造化之巧。近一株瘁,仆人割其皮 以去。道士云:「左紐檜不止是。」三清殿前凡六,老君殿 前凡二,藏殿、茅君殿後皆有其一。予平生見樹之奇 古者,惟常熟之七星檜、錢塘之九里松,及此而已。七 星檜植于梁,九里松植于唐,壽咸遜左紐,下視宋元 之木植孫曾耳。觀東檜下有古井石闌,刻字已半漫 剝,摹讀數四,逆之以意,始辨其字,云:晉許真人丹井, 梁天監十四年重開,十六年安闌。今道士呼為陶公 丹井,豈以其重開而誤耶?觀之兩廡及庭古碑二十 有五,其間梁刻者一,唐刻者六,南唐刻者二。予所最 愛則陶貞白《許長史碑》《顏魯公元靜先生碑》暨李陽 冰篆,餘皆宋刻,不能悉讀。登白馬老君殿前有周真 人池,其水已涸,老君像後龕仙人展上公像,《山志》稱 「上公,高辛時人」,不知其何據。劉大彬題板謂因漢像 增飾之,亦未必然也。午飲方丈,聞法堂東有陰陽井 及觀之井,二穴而共一水,以其氣分寒燠,故名。道士 云:「此許長史舊跡,飲之可以愈疾。」未刻,離玉晨,與沈 靈官別。

禮茅君記         王叔承

戊辰二月九日,為《茅山遊》。先是,約錫山同志者凡幾 輩,乃陳生以酲,胡生以女病疹,周生、李生以學。御史 課其明經,浦生以改屋廬,過生以內人病,皆不果如 約。同遊非夙約者,得浦、士煒、士美、士禮三兄弟云。十 一日,次雲陽,道有雪。鄰有樓船寬甚。會其主他出,從 榜人借而讌賞,亦雪舟一勝也。十二日,霽,有風。晨自 雲陽乘筍輿可百里,及暮,抵山舍張道士樓,道士主 華陽洞者。是夕月大皎,趺飲遇仙橋。上臨橋有亭,軒 空四朗,懸據絕壑,澗水泠泠其下,壑上楓香萬樹,月 影參差紛積。酒樂,忽雲水道人來,擊漁鼓,度莊生《歎 骷髏》諸曲,良非《南華經》旨。然謂「壽如彭祖,富貴如帝 王」,皆骷髏用事,或莊生者意矣。十三日,風和,日益霽。 登茅峰絕頂,禮三茅君。時桃李方花,舞蝶翩飛,惹袂 幽禽,百囀樹杪,松鼠流躍,矯如飛鳥,野色寥廓。金陵、 京口諸山,與長江明滅,遠近為茅峰設景也。山童然 燭,導遊玉柱洞,洞底石柱,瑩如崑玉。既又入華陽洞。 華陽故大茅君煉丹所,梁陶貞白亦由此仙去,稱華 陽隱居也。濯足清澗,欹坐古屈樹莓苔頃許,折曲徑, 觀喜客泉,圓鑑清徹,投之,錢泡珠纍而起,說者謂水 解顏耳。是夜月益開朗,復飲橋亭成醉,隱隱見片白, 玲瓏發耀。醉中誤謂積雪童子報曰:「月在梨花間也。」 峰頭燈火際天,如銀漢星列,蓋日中所遊朱宮紺樓 千疊間矣。相與扶醉登華陽洞頂,攀枝履危石,輕捷 如猱,不知身之上下。夜半則茅君入夢,作月夜宿華 陽洞,夢茅家兄弟詩,有「萬樹桃花醉玉杯」之句,夢中 了了受茅氏真訣。千言既寤,覺一言之為多矣。十四 日出山,寒風陰雲欲雨。十五日夜,次毘陵桃花園,桃 花數十畝,映月如朝霞,忽忽身在華陽夢中也。張道 士自稱半仙,喜豪酒,善為道家曲,不解為人醮祝。言 其師生平自圍棋鼓琴外,無他好師之師,則惟解曉 魏家《參同契》爾。乃余觀張之弟子,則早夜辛苦起家, 如世俗為其妻孥營營,竭狗馬力者,然其輩尚睦也。 又其後,弟子則切切向爭矣。余嘗慨惜世中人墮落 塵網,未來山中耳。況茅君地又號稱羽士流者,顧復 乃爾。嗚呼!茅君不可奈之何矣。十六日,錫山舟中作 《禮茅君記》,卻寄茅君,亦以諷諸後約者。

遊茅山記          湯格

金陵地肺之中,天附之葉,爰峙三峰,為句曲山」,言其 山形屈曲似句也。原夫天行地勢,不能有直遂而無 紆迴。凡有紆迴,靈氣必萃,宜其為仙族都居。予望三 峰而思振翼久矣。歲己卯,與李子匡五讀書南山。時 維二月,鶯花可人,因謀為「《采真華陽之行齋》五日。先 一日,止一村舍,去山三十里而憩,俟東方將白,始啟 行焉。行不半里,遙望前途,如山巋然,插天而上。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