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0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天下。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此寧獨善 其身者?積功滿千,有過得仙,巖居川觀,不踐生蟲,不 履生草,不食生物,為功幾何,孰與仕宦立功之大且 久也?《道德經》終篇,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 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不害不爭, 見為細行,而五千言廣大精微畢具矣。余嘗見茅君 示楊許,至寂非引順之主,澹然非教授之匠,故當因 煩以領無。李含光對唐元宗言:「道德,公也;輕舉,公中 私也。」王語固自有本。示余所為宗源,類《參同》《悟真》而 本于《易》。陶隱居之參差經術,跌蕩辭藻,其庶幾乎?夜 宿敬順別室,因憶陶貞白愛山水,每經澗谷,坐臥其 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己,謂門人曰:「見朱門廣廈,識其 華樂,而無欲往之心。望高」巖,瞰大澤,雖知此難,立直 恆欲就之。永明中求祿,得輒差舛,若不爾,寧得為今 日之事?豈惟身有仙相,亦緣勢使之然。馬樞得《邵陵 王書》二萬卷,肆志尋覽,殆將周遍,喟然嘆曰:「貴爵位 者,以巢由為桎梏;愛山林者,以伊呂為管庫;束名實 則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虛則糠秕席上之說。稽之篤 論,亦谷從其好也。此求志之士,望塗而息,天不惠高 尚,何山林之無聞甚乎?」乃隱于茅山,有終焉之志。後 以門人勸應聘行,則志亦未竟,遂樞目精洞黃,能視 闇中物。有白燕一雙,巢其庭樹,馴狎櫚廡,時至几案。 春來秋去,幾三十年。蓋有道術者,似從萬卷中悟入, 陶之弘覽博物,更出其上。余讀書遠謝二君,且「無仙 相,而耽山水,仕多差舛,略相似。今入仙都,猶以兒女 繫戀,未即解脫,何無志分若是?愧之汗下。」晨起觀李 明真人丹井、丹泉,泉有三,合而為井,與九靈偕游。魏 元君洗心池,水出石中,可二三石,不涸不溢。池上小 閣,祠王重陽,四隅劣容一人。下祠江文谷旁有元君 祠。行數十武,得燕口洞,可坐兩三人,一名緝麻元君 緝麻。其中《志》「有燕洞宮」,為仙女錢妙真化所,梁邵陵 王為記。池亦是其跡。有溪蓀紫色,生淺水中,而託為 元君,為張道陵母,何也?又方隅洞,在方隅山上。洞二 門,其一即燕口,亦不可辨。取徑而上,有石棋枰界道 宛然,亦後人為之,今墮矣。再上,有石橋五根,嶙峋相 屬。橋高廣不過五尺,九靈云:「歲覺長。」校渠初來時,高 一尺許,下至大池為堤,廣丈許,長十丈許,蓋以障山 中諸泉,若雨水為灌田計者。昔郭四朝于許史舍前 造塘,高其堤岸,遏柳汧水,水得深,朝乘小船遊戲,有 《扣船歌》四首。歷代久遠,塘牆頹下,居民猶呼一平澤 地,為郭于此池,自不可少。欲于堤上建亭亦佳,又欲 于鬱岡巔為三茅君祠,山以茅得名,惟玉晨專祠,而 諸宮多置之廊廡,于義未安,此舉良是。余謂其後當 作小齋,以志貞白之舊,九靈唯唯觀止矣。復入飯而 歸。相傳吳太伯初逃至此,越翳王亦逃,此即《莊子》所 云王子搜從之丹穴,越人薰之以艾者也。顧著作況 有山房,都莫可蹤跡。山中有鳥曰山和尚,似鵲而斑, 每呼曰:「前山裏去,前山吃果去」,音甚明徹,未得聞也。 秦孝王時,道士周大賓于句曲山下種五果,有地名 姜巴路。姜茂,秦孝文時封巴陵侯,種五果五辛菜,不 審為何品。至于五種神芝,身非仙骨,自難遇耳。山未 開時,雅稱仙境,而近代人煙輻湊,漸鑿混沌之竅,自 元旦至三月十八日,香火特盛。秋時人絕少。四履膏 腴,田百萬,悉入民家。道流牧馬飯牛,察雞豚供徭役, 復苦胥吏追呼,如玉晨者。其右房盡轉鬻他人,與民 家通。上宮富者,有千金產,而未嘗掃除。牛溲馬渤,積 與階平。神明隩區,穢媟已極。欲望雲裝煙駕之至止 也,其可得乎?觀妙先生朱自英曰:「道士當巖居穴處, 勤修上道,遵保大茅君苦行,然後可報國恩。若效西 方土木莊嚴,非老氏慈儉之教。此論自奉則可,奉神 則不可。乾元中興,閟侐整潔,百人同釜而炊,蔬素無 他,第山田入薄,不足供億。余自濁入清,差為一快。非 此則俗物敗人意,不可駐足。」山甫囅然而咍曰:「君所 至考典故,晰異同,彼善于此耳。」上真視之,不免謂俗。 余為之惵然意下矣。

茅山部藝文二

《入茅山尋桓清遠題壁  》。《梁邵陵王綸》

荊門丘壑多,甕牖風雲入。自非棲遁情,誰堪霜露濕。

泛茅山東谿       唐儲光羲

《清晨登僊峰》,「峰遠行未極。江海霽初景,草木含新色。 而我任天和,此時聊動息。望鄉白雲裏,發棹清谿側。 松柏生深山,無心自貞直。」

遊茅山五首         前人

十年別鄉縣,西去入皇州。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