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0 (1700-1725).djvu/47

此页尚未校对

其底三桃花,粲如三婦。大抵浮渡無巖不樹,無徑不 竹,無石不苔,無澗不花,獨抱龍峰,一松最古耳。過橋 稍上,則觀音巖,二巖各有石樓可登。又上一小石洞, 廣數尺,洞內石孔如椰子者百餘,每孔刻一巖名,盈 浮山之數,曰「總巖山之石史也。」遂反尋遶雲梯,梯就 石為磴,橫堅柱直,甚有思理。磴盡升嶺,即天池,且見 之矣。日將夕,舍之步蓮花石,石上紅紋如蓮瓣,不知 所為。嶺上行里許,隨步鏗然,響出於足,知其下處處 空也。嶺盡,望雲錦廊,可即日已入。舍之由三曲洞反 會聖巖。是夜雨,將就枕,念石廊所刻《建安雷鯉詩》,佳 甚,至未收,相與執燭抄焉。詩曰:「已從浮山來,更覺浮 山好,萬壑染秋雲,乾坤怪未了。遊人無古今,天風醉 花鳥。我欲煮煙霞,呼童拾瑤草。」抄竟,各作一詩刻於 壁。次日雨,出石龍峰側,執蓋觀雷公洞。洞以鯉得名, 門垂飛瀑,雨後漲甚,次日雨不止。朝陽洞兩日目中 竟以雨故不克入。仍從弇中道至華巖寺,望放生池, 明日雨止,議歸矣。度雨後,龍湫新瀑益盛。乃沿如來 峰,復登金谷。稍尋九曲炬,行數丈,度至金谷地中矣, 塞不前,乃止。入尋巖壁,始從阿羅漢座隙讀陸子題 字,字甚遒,古文稱之,完好可搨,志亦未收。出巖仍入 大通觀。飛瀑,真浮山第一水也。右折則垂虹井,巖覆 之,有石一梁,故曰「垂虹。」又右為綠蘿菴,菴今廢,在兩 壁中。反故道,復由紫霞關登妙高峰。峰為浮山絕處, 出沒層深,得獅子石,蓋《首楞》頂也。下視綠蘿菴,又折 而下,蹭蹬竹石,鉤巾枳履,乃得龍湫洞,探大通水所 出,去金谷遠矣。乃出其頂,從洞中呼巖僧取筆墨,上 勒「景陵鍾惺、閩林古度、新安程引兆窮滴珠水源,甲 寅二月二十二日雨霽山朗遠青薈蔚」三十四大字 於石。反至首楞,徑已夷矣,乃遊人所謂難至者也。遂 反金谷歸。鍾子曰:「浮渡無非巖也,是以稱浮渡焉。」今 所遊以此始亦以此終之金谷也,宜以始不以始,宜 以終而又不以終者,華巖寺也。自金谷而外,正視側 視,無所不見者,檣山也。已至而再至者,又金谷左右 諸巖也,紫霞關也,首楞巖也。過其處不至而卒至者, 雷公洞也。不期至而至者,妙高峰也。如屋然。已至其 中,而又升脊尋檐,窺其庭室者,又金谷大通也,綠蘿 菴也。始未至而卒至,至而有不能至者,九曲也。幾不 至而至焉者,張公諸洞也。「可以至且欲至矣,竟不至 至而不能詳者,雲錦廊三曲洞也。身為巖而能積諸 巖焉。左右前後可至可思」者,會聖也。卒不至而若至 者,天池、《金雞》《朝陽》《晚翠》諸處也。巖皆可屋,而住僧者, 金谷《會聖》《觀音》《阮君》《張公》三曲也。詩若文山收之而 人棄之,幾失而復得者,雷鯉之記遊、陸子之題名也。

浮渡山部藝文二

《遊浮山留題雪浪巖     》唐·呂嵒

褰裳懶步尋真宿,好景一宵觀不足。月在碧潭風在 松,何必「洞天三十六。」

過浮山          宋蘇軾

人言此地是鰲宮,升降隨波與海同。共坐舟中那得 見,乾坤浮水水浮空。

浮山           梅堯臣

秦鬼驅卯沙,聚結無蒼翠。誰云海上移,能與潮浮至。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雲母今有無,庶為僊藥餌。

題會聖巖         明雷鯉

已從浮山來,更覺《浮山》好。萬壑染秋雲,乾坤怪未了。 遊人無古今,天風醉花鳥。我欲煮煙霞,呼童拾瑤草。

宵步浮山石廊引燭題壁    鍾惺

古人負奇情,題巖必幽獨。豈以山水心,取供人耳目。 眾遊或失之,冥討須執燭。天風醉花鳥,此語無人讀。

遊浮山分韻得看字     齊之鸞

名巖六六鬼神刓,未到先須駐馬看。碧樹倒遮飛瀑 細,丹梯平跨石龍寒。苔邊藥竈猶能煉,竹逕茅廬便 可安。況有山鄰時送酒,興來直欲解微官。

浮渡山部紀事

《桐城縣志》:「東漢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學道於天柱 行遊於司空,歸隱於浮渡,後入霍山,合九轉丹,遂僊 去。」

唐呂嵒,字純陽,別號洞賓。嘗遊浮渡山,留題雪浪巖。 宋法遠姓王,鄭州人,號圓鑒禪師,又號遠錄公。天禧 中遊襄漢,後居浮山華巖寺。歐陽文忠公修聞其名, 訪之,適與客圍棋,師坐其旁,歐公請因棋說法。法遠 即撾鼓陞座曰:「若論此事,如兩家著棋相似,敵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