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0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呵,時有煙雲久蒙翳。冥冥直欲連曉霞,爐傾無處尋 丹砂。逢人猶說洞門上,萬樹碧桃春自花。

灊山部紀事

《灊山縣志》:「周匡俗一名續,字子孝,夏禹之裔。嘗乘雲 入關,師事老子,還廬山,受業劉越真人門,積功累行。 周成王時選舉,嘗于灊山棲隱,至今有遺跡存焉。」 《漢書郊祀志》:「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即今霍 山縣。望祀虞帝于九嶷,登灊天柱山。」

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冬,灊霍山,四鑊見。帝徙南嶽, 祭于灊。霍山上無水,廟有四鑊,可受四十斛。祭時,水 輒自滿,事畢即空。積數十,歲,歲四祭。後但三祭,一鑊 自敗。

《灊山縣志》:漢樂長子,齊人,少好道,遇仙于霜林,受以 巨勝靈兆散方。仙人告曰:「蛇服此化為龍,人服為童 年。」樂長子遂服此藥,乃至一百八十歲,色如少女,棲 隱灊山,號灊山真君。其遺跡至今存。唐明皇為之贊 曰:「無為志性,元風自化。冰霜肌骨,龜年鶴駕。超然出 塵,視為高下,降節朝元,能延晝夜。」

漢獻帝建安五年庚申,江淮賊陳蘭、梅成據灊天柱 山,張遼攻破之。廬江梅乾等聚眾數萬,為盜江、淮間。 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招懷群盜。蘭、成入灊天柱 山,遼攻之,斬蘭及成。

《霍山縣志》:「晉安帝義熙十一年,霍山崩,獲銅鐘六枚, 獻之。」

《灊山縣志》:「南宋文帝元嘉七年庚午,廬江霍山有鐘 聲十二,發地中。帝將征關洛山崩,有六鐘自出,制合 古式,聲中律呂。上有古文百六十字。」

梁崔真人名《文子》泰山人好黃老居灊山。

《霍山縣志》:「唐德宗建德二年,霍山裂。」

唐憲宗長慶四年,霍山水暴出。

宋嘉泰三年癸亥,舒州灊山中產異草,煎之飲人骨 肉,立化為水,釜則通體成金。此即「金英草。」

《灊山縣志》:「宋寶籙,姓陳名谷真,嘗修煉于灊山中,大 振元教,宋立大祚萬壽宮以祀之。」

鄭真人,名《景世》,隱于灊山。

張真人,名重華,灊山學道。

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壬辰冬十月,「灊霍山崩,前三日, 山如雷鳴,禽獸驚散,隕石數里。」

十七年丁酉,灊山大旱,左丞余闕詣嶽祠禱雨。 宗善姓鍾,號妙峰,元末為指揮使,從余忠宣守安慶。 及城陷,善披緇隱居灊永隆山。明初有題句云:「目擊 神州已陸沉,心隨野鶴與孤雲。茫茫宦海羞容膝,隱 隱禪林可托身。」又云:「坐假蒲團忘世慮,臥投方丈掩 忠精。埋名拋棄人間事,懶問山河屬大明。」後得道,為 永隆開山祖云。

熹宗天啟四年甲子秋七月,灊山崩,聲鳴數十里。石 遠禪師,崇師,慶祥之裔也,道著灊山。

《珍珠船開山圖》曰:「霍山南嶽山,有雨師、雲師。」註云:「雲 師如蠶,長六寸,似兔。雨師似蛹,長七八寸,似蛭。雲雨 之時,出在石上,肉甘,可熟而食。」

愍帝崇禎十五年夏二月十二日,大雷雨,灊山起蟄 蛟千百,漂沒田畝民舍無算。

灊山部雜錄

《爾雅》:「大山宮,小山霍。」宮,圍繞也。謂小山在中,大山 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謂之霍。又曰:「霍之為言大小 也。」

《文穎》「天柱山在灊縣南,有祠,上有雲獅雨虎。」

徐靈期《南嶽記》:「衡山,五嶽之南嶽也。至軒轅乃以灊 霍之山為副。」

《灊山縣志洞天記》云:「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惟南 嶽衡山最遠,以灊霍副之。帝舜肇十有二州,歲五月 南巡狩,中祀大交霍山,貢兩伯之樂。唐皮日休作《霍 山賦》,託夢于祝融之相」,蓋以霍為古之南嶽云。 周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稱為周大夫。周封大 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則周之賢者也,是以得 封于皖。凡周之封爵無弗賢者,同姓之臣或得畫封, 異姓受封而不賢者鮮矣。其在《皖志》,逸其政蹟,然皖 山之陽有廟焉,五尺童子莫不知為皖伯廟,加禮敬 焉。無政與惠而有是乎?不賢與才而有是乎,可以占 皖伯矣。入為大夫,出為伯,奄有皖地。地與山者,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