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上。文種城於越,而伏劍於山陰,越人哀之」,葬於重山。 文種既葬一年,子胥從海上負種俱去,游夫江海。故 潮水之前揚波者伍子胥,後重水者大夫種。是以枚 乘曰:「濤無記焉。」然海水上潮,江水逆流,似神而非於 是處焉。秦始皇三十七年,將遊會稽,至錢塘,臨浙江 所不能渡,故道餘杭之西津也。

按《方輿勝覽》。「浙西路臨安府吳山在錢塘縣南六里, 上有伍子胥廟,名曰胥山。有井泉。清而且甘。」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吳山在杭州府鎮海樓之右,春 秋時為吳南界,以別於越,故曰吳山。或曰:吳人憐子 胥以諫死,立祠其上,訛伍為吳。故郡志又稱胥山。蓋 天目為杭州諸山之宗,翔舞而東,結局於鳳凰山。其 支山左折,遂為吳山。派分西北,為寶月,為峨眉、為竹 園,稍南為石佛、為七寶,為金地、為瑞石,為寶蓮,為清」 平,總曰「吳山。」奇崿危峰,澄湖靚壑,江波海蜃,環拱週 迴,扶輿淑麗之氣鍾焉。

按《杭州府志山川攷》:「吳山,杭之鎮山也,在城西南。春 秋時為吳南界,故曰吳山。或曰以伍子胥,故曰伍山, 亦曰胥山,又曰越沼。吳時即此山以祀泰伯伍員,俗 訛伍為吳,則又謂之吳山云。其山哨崿奇峰,澄波靚 浦,周回環拱,扶輿,清淑之氣鍾焉。立山而環眺,則官 司廨署,衛鎮營堠,九陌三條,紅霧蔚起,隱隱振振,漏」 盡猶喧。道院僧廬,朱樓畫閣,參差掩映,仙靈宅之。升 其巔,則恍惚凌虛,碧天倒匝,山川包絡,界脈縷分,脊 腋首尾,歷歷可數。山之頂,背西面東,為城隍之廟,蓋 通浙城隍之大神也。先是,永樂中錦衣衛指揮紀綱 有寵,使千戶往浙,縱橫不法,按察司使周新捕而治 之。千戶訴于綱,綱誣新以他惡。帝怒,逮新至陛前,抗 聲陳其罪,且曰:「按察按事,與都察院同,陛下之明詔 也。臣奉詔行法,奈何罪臣?」帝命戮之,大呼曰:「臣生為 直臣,死為直鬼。」帝尋悟,深為悼惜。後數日,朝退,見一 人直立不去,曰:「臣周新也。」上帝憐臣,命總司浙江城 隍事,帝即以此封之。威靈赫然,奇跡不可勝紀。故凡 浙官之初蒞任也,必「先赴廟中齋宿,次日晨禮神讀 誓,以洗其心。而舊例,每月朔縣供香燭,至期,三臺而 下,皆入廟謁神,拈香而拜。道士百餘人,皆習于虛靜 之教,孤清淡穆,事神惟虔。玉磬琅璈,笙歌迭奏,步虛 之聲,縹緲出于雲霄之上,州人仰之,若天際然。曉望 初日透海而出,萬頃搖赤,層霞弄殷,久之乃升,則草 樹烘」臺殿朗矣。入夜家家燈火,繁若墜星,遙與隔城 漁照,遞相輝現,則又無夕非上元也。至若匹練橫空, 堆銀擁雪,排空鼓怒,勢若雷奔,天下之奇,惟浙有之。 而吳峰一望,則尤勝他處。斯又枚叟之所扼腕而談, 《元虛》之所《腐毫而賦》者也。杭州為全浙之都會,而吳 山又為一州之鉅觀,豈虛也哉!

寶月山在吳山西北,地蟠中軸,對峙藩司。東北為蛾 眉山,又東為淺山,正東為金地山。

寶山,在吳山西南,下為「寶奎寺。」

蛾眉山在布政司南。

淺山在蛾眉山東,其支為寶山,有青霞洞,奇石錯峙 如青霞。池曰蕉池井,曰子午井,子午二時則水溢齊 井口,今並在真聖觀。觀中有碑,曰「蜥蜴碑」,古文剝落, 皆舊跡也。

竹園山在吳山西,相接一脈,獨趨而北,陰陰隆起。宋 臨安尹趙與𥲅建閣其上,平瞰西湖,扁曰「竹閣」,理宗 御書。景定三年,魏安撫克愚徙其閣,而山亦漸弛為 地矣。

七寶山在三茅觀之趾,稍東為寶蓮山,又東為清平 山,與城外鳳凰山相接。西為鐵冶嶺。

石佛山舊為寶成講寺,今寺廢而石佛尚在。上為「重 陽菴」,其西為青衣洞,有青衣泉。

金地山,在七寶山南。

寶蓮山在吳山西。

清平山在吳山南,鳳凰山北。

瑞石山一名「紫陽山」,在寶山南,中有三茅觀、鍾翠亭、 紫陽菴、紫陽洞、瑞石泉。此山秀石玲瓏,巖竇䆗窱,寒 泉涓瀝,匯為澄泓。清幽徹骨,空翠撲肌。湖山奧區,罕 與倫者。橐駝峰峭削凌空,雪風洞谽谺曲徑,履舄所 涉,栩栩欲仙。

狗兒山按舊志,在清波門內之北,舊豐樂橋之南。考 今山在清波門北約半里,頹而猶存,高止丈許。 武林山在武林門內一里而近,有小土阜,高可三丈, 廣不滿百步。宋太乙宮,元青蓮寺皆在其下。山之陽 舊有長壽寺,今改為聖壽寺。寺有大井,山上有銀杏 樹,皆宋故物。宋時又為雜造局,今廢不存。《仁和縣志》 謂:「武林名城,因其近此山也。乃知此山實名武林,非 虎林。《夢梁錄》謂此山為杭城之王山,今稱聖壽寺為 祖山寺,信知為主山也。

雲居山在杭州城西南,上有雲居寺,又名聖水寺,面 聖湖,倚楓林,頗稱佳境。而中峰和尚之履、趙子昂之 碑,尤為勝蹟。寺額題「雲居」二字,亦子昂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