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夏灣。縹緲之東,山勢分為二:其一迤𨓦而北,為馬石, 為鴻雁山,與元山相直,為鳳凰山。又迤𨓦而北,為七 賢山,為陸村山。一稍東為天王山,為桃花塢山。踰望 崦嶺,為澱紫山,是為崦邊。踰攢雲嶺,為父子山。又踰 公子嶺,為綠石山,為金鐸山。金鐸之北,為苦竹山、渡 渚山,世傳吳王伐越,嘗于此渡軍也。縹緲之西,其高 者為華山。踰夏家嶺為甪頭山。又踰王家嶺為雷頭 山,為龜背、龍舌山,甪渚在焉,與王家相直,為大步山、 小步山。大步之旁為張公嶺,小步之旁為壽山。《縹緲》 之北,其高者曰「涵峰。」涵峰之東為東湖山,西為小西 湖山。又西為水月塢。東湖之東為十里山。踰新安、墩 頭二嶺為金峰。又踰砂子嶺為堂里山,為畽里山,為 蛇頭山。查山與砂子嶺相直,為湖漫嶺,西山之境于 是始窮也。其北為常州府之宜興、無錫二縣界,環西 洞庭有泉十。水月寺東曰無礙泉,以宋無礙居士李 彌大故名。毛公壇下曰毛公泉,即毛公煉丹井也。天 王寺北曰石版泉,嚴家山下古樟東南曰石井泉,上 方塢曰鹿飲泉,水味甘洌,止盈一鐺,隨汲隨至。法華 寺旁曰惠泉岡,坑之西曰軍坑泉,《洞庭記》云:「吳王領 軍過此,軍大噉一聲,有泉湧出,得以飲軍。」後泉衝破 成池。龍山之下石間曰烏砂泉,穴深丈餘,泉甘白,盛 磁甌中微積烏砂,故名。綺里西徐勝塢曰黃公泉,漢 夏黃所隱處也。華山寺曰華山泉,其源有三:靈泉、蒙 泉、鑑泉也。西洞庭之北曰橫山,曰陰山,晉陰長生煉 丹處也。二山與金鐸山相望二三里,其山人家遶山 臨水,皆以舟販為業。曰葉餘山,一名葉山,在渡渚山 北。吳王渡軍眺望,曰:「此山如一葉之舟,移而不動,故 名。」山有三峰,玉柱金庭,分列左右。稍東二十里曰長 沙山,視橫陰為大,居民花果爛然。山有石鏡。舟行太 湖中,人物皆見。西洞庭之東為禹期山,禹會諸侯于 此,故名。長沙之西曰衝山,漫山北近聚塢,僅十餘里, 二山相向,多桃花,居民劈竹編簿,俗樸罕巾裹。禹期 山相近為黿山,亦曰黿頭山,以形似產石,可作碑碣。 其下有石如鳥立者,曰雞距石,又有若蹣跚見水面 者,「黿殼石。」西洞庭之北,貢湖中,有兩山相近,曰「大貢、 小貢,禹治水曾駐此,故名。」「西洞庭山南三里有若五 星聚,曰五石浮山,曰茅浮山,曰思夫山」,秦時有人採 藥不返,其妻思之至死,故名。有若兩鳥飛欲止者,曰 南鳥、北鳥。其西兩山南北相對而不相見,見則有風 雷之異,曰大雷、小雷。稍北曰大干、小干與二干相連, 曰紹山,在橫山北。山之土色純白如雪,曰「畽浮,曰東 獄、西獄。」相傳吳王于此置男女二獄。其前曰「粥山」,吳 王飼囚者也。有若琴者,曰琴山,有若杵者,曰「杵山。」有 對植者,曰大竹。大竹與衝山相近,有若物浮水面可 見者,曰「長浮,曰癩頭浮,曰殿前浮。」三浮山之東與黿 山相附而差小,曰「龜山」,亦以形似名。有二女娟好相 對立者,曰「謝姑山。」小謝姑有若石柱巀嶭者,曰「玉柱 山。」稍西卻曰金庭山。其南為垓山,為歷耳山。中高而 旁下者為「筆格山。」驤首若逝,曰「石蛇山。」有若螺者,曰 「青浮山。」垓山相近有舍山,與黿山、龜山相對,曰「鼉山。」 旁曰「小鼉山。」二山亦產石,二鼉之間,若隱若現,曰「驚 藍山。」

洞庭東山,周五十餘里,本名莫里山,今呼為「莫釐」,相 傳隋莫釐將軍居之,一名「胥母」,則謂子胥嘗迎母于 此也。以洞庭在西,故今稱為東洞庭。東山之峰,莫釐 最高,其陽為率嘍塢。莫釐之東,重岡複嶺,或起或伏, 起伏之間,民聚居之。其一支自北而南為宋家灣,為 岱心灣,為楊家灣。又南為郁家湖,歷翠峰而南,為犀 牛嶺,為馬塢,為石家塢、秦家塢。又南為九峰,為小莫 釐。中。一支自平嶺而南,為蝦啜嶺,為象鼻嶺。稍東為 栲栳墩。過東為偃月岡。折而南為屏風山,是為金塔 下。又南為千山嶺,為俞塢。又南為重亨,為金灣,為查 灣,為蕢山嘴。一支自西而南,岡巒起伏尤多。北為豐 圻,為石壁,為小長巷。迤𨓦而南,為上金,為周灣、吳灣。 又南為白沙,為嘶馬塢,為紀革。又南為寒山,為嵩山, 為梁家瀨,為北葉、南葉為碧螺峰。又南為楊灣。楊灣 之西為毛園,為王舍,為南望。北望其東為湖沙,為長 圻,東山之境,于是始窮也。其西南則浙江長興縣界 矣。環東洞庭有泉五,豐圻之頂曰「海眼泉。」山頂巨石 上有二穴如人目,冬夏涓涓,深不可測。郁家湖口曰 「柳毅泉」,水可俯探,旱潦無盈涸,風搖亦不濁。碧螺峰 下曰靈源泉,相傳患目者濯之輒愈。《法海》之廢阯曰 青白泉,二池一青一白。翠峰山居曰悟道泉。

東洞庭之東麓曰武山,周一十二里,本名虎山,吳王 養虎于此,後避唐諱,改今名。其旁小阜曰雞山。東洞 庭之北曰余山,《史記》為徐侯山。西南曰三山,有三峰 相連,昔有吳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靈異,山人 立祠祀之。曰澤山,在三山西一里。曰厥山,在澤山之 旁。東洞庭之南,首銳而末岐者曰箭浮山,若屋欹者 曰王舍浮,近王舍曰白浮,于七十二峰為最小,然亦 秀澤。厥之間有若篛浮水面者,曰篛帽山。有逸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