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若追而及之,曰貓鼠山。又有若穹碑立者,曰石碑山。 《古蹟考》:「范蠡宅在太湖包山。」任昉《述異記》:「洞庭湖上 有釣洲,蠡嘗乘舟至此,遇風,止釣于上,刻字記焉。」《洞 庭記》云:「在杜圻洲馬跡山南方十里」,多桑苧菜果。又 《前志》云:「在東山翠微寺。」

晉葛洪宅,在西洞庭馬稅城南一里綠石山下。洪于 此立壇煉丹。洪《別傳》云:「隱居于此。」

梁散騎常侍吳猛宅,即洞庭祇園寺基。

「干將軍宅」即東洞庭興福寺基。

隱士葉道昌宅即西洞庭上真宮。

隋莫釐將軍宅即東洞庭法海寺基。

周隱遙廬在西洞庭。隱遙乃道士,自言甪里先生之 孫。

唐席溫宅,在洞庭東山,即今翠峰寺,溫舍宅。建 章博士宅,在洞庭山,賈島嘗過留題。

隱士葉超元宅即西洞庭仙壇觀。

宋楊少師偰宅在西洞庭明月灣。

休寓室在西洞庭。建炎間,知平江府孫覿罷政居此。 易老堂在西洞庭。無礙居士李彌大知平江府,罷政 居此。

鄭駙馬宅在東洞庭。南渡後,駙馬都尉鄭釗治第于 此。

元緱山宅在東洞庭,近于山嶺。王鵬隱居,有荷花、松 林竹圃。

許處士曄宅,在東洞庭山,山中有「許處士亭。」 「隱士葉顒」宅,在東洞庭山後。

施修撰槃宅在東洞庭山。

王文恪公鏊宅在東洞庭山。

徐文敏公縉宅在西洞庭堰下,有「介福堂。」致政歸,構 此以居母。

「雙清亭」在洞庭東山。建炎間,朝奉大夫錢豫居此。 「沈氏園」在西洞庭鎮下,里人沈仲嘉所居,有亭榭之 勝。

鄭駙馬莊在東洞庭武山西,宋駙馬都尉鄭釗立。 得月亭在東洞庭湖濱,贈柱國王惟道所構,其景特 勝。

馬城,在西洞庭神景觀西百餘步。吳王闔閭于此築 城養馬,下有飲馬泉。

鹿城,在西洞庭,去馬城不遠。周圍五里,牆壁峻險。闔 閭于此豢鹿。下有池,水旱自若。

《廐里》在東洞庭武山東,吳王牧馬處。 《明月灣》在西洞庭山,吳王翫月處。

「銷夏」灣,在西洞庭,長可十餘里,三面皆山,獨南面如 門闕,舊傳吳王避暑處。

可盤灣在西洞庭山下。《洞庭記》云:「吳王遊太湖,從此 渡。軍憂艱險難達,益增瞻眺,曰:『此亦可盤桓也』。」 甪里,即甪頭,在洞庭西山,漢甪里先生所居。《史記正 義》:「太湖中洞庭山西南有甪里村。」

毛公壇在洞庭西山。漢劉根得道處也。根既成仙,身 生綠毛,或見之,故名。今有石壇。丹井在神景觀旁。 柳毅泉在洞庭東山郁家湖口。井甚淺,可俯探水旱 不盈涸。《蘇志》云:「大風撓之不濁,大旱不耗,所以為美 也。」

上方教寺在西洞庭山。唐會昌六年,僧道徹開山,本 名「孤園寺。」宋嘉泰間,萬壽寺僧無證重建,始改今額。 跨澗有香花橋,橋旁有古松偃覆其上,曰「臥龍松。」正 德間,僧以田荒逸去,寺遂圮。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宋 儀望勘蠲荒糧,寺僧復至。三十八年,僧惠雨募建。今 廢。

顯慶禪寺在西洞庭山。梁大同二年置。天監中再建, 初為福願寺。唐上元九年改今名,高宗賜名顯慶寺。 宋靖康中,僧懷深居此,即所謂慈受禪師也。卓錫其 地,泉即湧出,甃井置欄。奏聞,賜額「包山禪院。」明永樂 間又改「包山寺。」萬曆三十六年,天王殿燬。三十八年 重建,并塑天王像。天啟二年再葺。

西昇觀在洞庭西圻邨上岸。梁大同中建,隋大業六 年廢,今址尚存。

「五女墳」,在西洞庭,可盤灣西北。

干將軍墓,在東洞庭俞塢。

「席將軍溫墓」,在東洞庭山中。

洞庭山部總論

《圖書編》:

七十二峰

太湖之山,發自天目,迤𨓦至宜興,入太湖,融為諸山。 湖之西北,為山十有四,馬跡最大,又東為山四十有 一,西洞庭最大,又東為山十有七,東洞庭最大。馬跡 兩洞庭,望之渺然如世外。即之茂林平野,閭巷井舍, 仙宮梵宇,星布棋列。馬跡之北,津里夫椒,為大夫差 敗越處也。「西洞庭之東北,渡渚黿山、橫山、陰山、秦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