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硯石,在吳縣西三十里。」

西施洞:在靈巖山麓。

「翫花臺」在靈巖山。

「翫月池」在靈巖山。

硯池,在靈巖山。

「琴臺」在靈巖山。

「吳王井」,在靈巖山,有二,一圓一八角猶存。

響屧廊在靈巖山。相傳吳王建廊,而虛其下,令西施 與宮人步屧繞之則響,故名。今靈巖寺圓炤前小斜 廊即其址,亦名「鳴屧廊。」

梧桐園在館娃宮側。夫差時童謠云:「梧宮秋,吳王愁。 採香徑在香山傍。」吳王種香于香山,使宮人泛舟于 溪以採之。自靈巖山南望,一水直如矢,又名箭涇。 香水溪在吳故宮中,俗云西施浴處。一云吳王宮人 洗妝于此,故又呼為脂粉塘。古詩云:「安得香水泉,濯 郎衣上塵。」即此。

希夷觀在靈巖山下。宋紹興間,咸安郡王韓世忠建, 今廢。

桴菴在靈巖山塘南,其邨多植桃,名為「小桃源。」道人 呂毖築室于此,取度人之意,故名。

靈巖山部藝文一

《遊靈巖記         》明·高啟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嶺屬,紛紛靡靡,或 起或伏,而靈巖居其間,拔奇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 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 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 夫差宴遊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栖遲; 有琴臺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 閣以瞰具區之波曰涵空,虛明動盪,用號奇觀。」蓋專 此郡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啟吳人遊此 雖甚亟,然山每匿幽閟勝,莫可蒐剔,如鄙予之陋者。 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其客十 人復來遊。升于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于奧,則石 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幽顯 巨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遁,然後知于此山 為始著於今,而素昧于昔也。夫山之異于眾者,尚能 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于眾者哉?」公顧瞻有得,因 命客皆賦詩,而屬啟為之記。啟謂天于詭奇之地不 多設,人于登臨之樂「不多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 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也。」今靈巖為 名山,諸公為名士,蓋心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 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啟之陋,而亦與 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啟為客最少,然敢執筆而不 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 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 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靈巖記          袁宏道

靈巖,一名硯石,《越絕書》云:「吳人于硯石山作館娃宮」, 即其處也。山腰有吳王井二:一圓井,石池也;一八角 井,月池也。周遭日光如鏡,細膩無駁濁,有泉常清,瑩 晶可愛,所謂銀床素綆,已不知化為何物。其間挈軍 持瓶缽而至者,僅僅一二。山僧出沒于寒煙衰草而 已矣。悲哉!有池曰硯池,旱歲不竭。或曰即玩花池也。 登琴臺,見太湖諸山,如百千螺髻,出沒銀濤中,亦區 內絕景。山上舊有響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 每衝飆至,聲若飛濤。余笑謂僧曰:「此美人環珮釵釧 聲,若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瞪目不知所謂。石上有《西 施履跡》,余命小奚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動。碧繶湘 鉤,宛然石髮中。雖復鐵石作肝,能不魂消心死,色之 于人甚矣哉!山下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醜,不免 唐突,或云吳王所以囚范蠡也。僧謂予言:「其下窪處 為東西晝船湖,吳王與西施泛舟之所,採香徑在山 前,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吳宮美人種香處也。」山 下有石可為硯,其色深紫,佳者殆不減歙溪。米氏《硯 史》云。「村石理粗,發墨不糝」,即此石也。山之得名以 此。然在今蒐伐殆盡,石無復佳者。嗟乎!山河綿邈,粉 黛若新。椒華承彩,竟虛待月之簾;夸骨埋香,誰作雙 鸞之霧?既已化為灰塵,白楊青草矣。百世之後,幽人 逸士猶傷心寂寞之香趺,斷腸虛無之畫屧。矧夫看 花長洲之苑,擁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當何如哉?夫 齊國有不嫁之姊妹,仲父云「無害伯」;蜀宮無傾國之 美人,劉禪竟為降主。亡國之罪,豈獨在色。向使庫有 湛盧之藏,潮無鴟夷之恨,越雖進百,西施何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