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靈巖山部藝文二

《遊靈巖寺        》唐·韋應物

始入松路永,獨忻山寺幽。不知臨絕檻,乃見西江流。 吳岫分煙景,楚甸散林丘。方悟關塞渺,重軫故園愁。 聞鐘戒歸騎,憩澗惜良遊。地疏泉石狹,春深草木稠。 茲焉賞未極,清景期杪秋。

遊靈巖          白居易

娃宮屧廊尋已傾,硯池香徑又欲平。二三月時但草 綠,幾百年來空月明。使君雖老頗多思,攜觴領妓處 處行。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直自當時 到今日,中間歌吹久無聲。

憶春草          劉禹錫

館娃宮外姑蘇臺,鬱鬱芊芊撥不開。無風自偃君知 否,西子裙裾曾拂來。

靈巖           明高啟

閒上高臺望下方,漁村樵塢盡蒼蒼。傾城人遠苔生 逕,歸寺僧稀葉滿廊。雲散池邊流塔影,雨來閣外失 湖光。廢興皆幻何須問,獨自吟詩送夕陽。

登涵空閣          前人

滾滾波濤漠漠天,曲欄高棟此山巔。置身直在浮雲 上,縱目長過去鳥前。數杵秋聲荒苑樹,一帆暝色太 湖船。老僧不識興亡恨,只向遊人說往年。

靈巖山           吳寬

三十年來續舊遊,暮春時節水西頭。前朝古蹟終難 滅,半日浮生得自由。鳥下林間雙白羽,山橫湖上兩 青漚。笛聲忽自琴臺起,落日都忘滯彩舟。

靈巖懷古          王鏊

夫差伯業今何在?香徑鳴廊鹿自遊。天際青山環故 國,夜深明月在荒丘。濤聲不盡英雄恨,草色猶含粉 黛羞。莫謂吳宮多悵望,今來古往亦悠悠。

靈巖山部紀事

《越絕書》:「吳人于硯石置館娃宮。」

《吳地記》:「靈巖山館娃宮傍有石鼓,大三十圍,其鼓有 兵則鳴。晉隆安二年,賊孫恩作亂,鼓鳴。」

靈巖山部雜錄

《太平御覽》劉達注《吳都賦》引揚雄《方言》云:「吳有館娃 宮,吳人呼美人為娃。」今吳縣有館娃鄉。

《吳縣志》:周泰伯墓在靈巖山西北麓敕山塢,前代屢 有敕贈,故名又呼赤山。其地有三讓原、至德鄉。按《吳 越春秋》云,「泰伯葬梅里平墟。」《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 「在吳縣五十里梅里村鴻山上,去泰伯所居城十里。」 漢劉昭云:「無錫東皇山有泰伯塚。」《王文恪碑》云:「在無 錫縣板村,去梅里不二里而近。」泰伯之墓,究無定焉。

靈巖山部外編

《宣室志》:唐元和初,有長樂馮生者,家于吳,以明經調 選于天官氏,是歲見黜于有司,因僑居長安中。有老 僧鑒其名者,一日來詣生,謂生曰:「『汝,吾姓也』。因相與 往來近歲餘。及馮尉于東越,既治裝,鑒師負笈來告 去。馮問曰:『師去安所詣乎』?鑒師曰:『我廬于靈巖寺之 西廡下且久,其後遊長安中,至今十年矣。幸得與子 相遇,今將歸故居,來告別。然吾子尉于東越,道出靈 巖寺下,當宜一訪我也』。」生諾曰:「謹受教。」後數月,馮生 自長安之任,至靈巖寺門,立馬望曰:「豈非鑒師所居 寺乎?」即入而詣焉。時有一僧在庭,生問曰:「不知鑒師 廬安在,吾將詣之。」僧曰:「吾曹數輩,獨無鑒其名者。」生 始疑異,默而計曰:「鑒師信士,豈欺我耶?」于是獨遊寺 庭,行至西廡下,忽見有群僧畫像,其一人狀同鑒師, 生大驚曰:「鑒師果異人也,且能神降于我。」因慨然泣 下者久之。視其題曰:馮氏子,吳郡人也。年十歲學浮 圖法,以道行聞,卒年七十八。馮閱其題,益異之。 《太平廣記》:歙州石鼓山有石如鼓形,又有石人、石驢。 俗傳石鼓鳴則驢鳴人哭,而縣官不利。後鑿破其鼓, 遂不復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