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惠山部彙考

「天下第二泉」 之惠山。

惠山在今江南常州府無錫縣,錫山之西,一名慧山。 其山有泉,即名「惠泉。」唐陸羽品天下泉味,以為第二 云。

惠山圖

惠山圖

按《方輿勝覽》。「浙西路常州慧山去無錫縣七里。山東 西有泉。皆合於溪。西南入太湖。」

漪瀾堂,在慧山。《東坡詩》云:「一步漪瀾堂。」

「曲水亭」在慧山泉上。

普利寺,在慧山,有泉。陸鴻漸煎茶,驗其味,於諸水為 第二。

按《廣輿記》,常州府慧山在無錫縣,舊名九龍山。 梁溪在無錫縣,源出慧山,梁時重濬,故名。

第二泉,源出石穴。陸羽品天下水味,此其第二云。又 名「陸子泉。」

按《三才圖會慧山圖說》:「慧山在無錫縣西七里,數峰 連綿,雲林頗幽,登之可望太湖,有聽松閣、漪瀾臺。山 下有靈池異花,載在方志,有真儒隱客遺事故跡,一 名九龍山。陸羽謂山陽有九隴,若龍偃臥,其泉伏湧 潛泄,論者以為第二泉云。」

按《無錫縣志山川攷》:惠山在錫山之西,即九龍之第 一峰,其麓與錫山相屬也。或云西域僧慧照者居之, 故亦名慧山。惠與慧通。陸羽《惠山記》:惠山,古華山也。 顧歡《吳地記》:「華山在吳城西北百里。」釋寶唱《名僧傳》 云:「沙門僧顯,宋元徽中過江,後入吳,憩華山精舍。華 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 記》所謂吳西神山是也。又云其山有九隴,俗謂之九 隴山,或云九龍山,或云鬥龍山。九龍者,言九隴之形, 若蒼虯縹螭之合㳫。然鬥龍者,相傳隋大業末,山上 有龍,鬥六十日,因而名之。今九隴之下有九澗,又各 有塢。第一峰下曰白石塢,宋司徒長史湛茂之宅在 焉,今為惠山寺。第二泉在其南,又有若冰洞。冰泉、千 葉蓮花池,池一名「纑塘」,一名「浣沼,山姬歲漂紗其中, 得好顏色。」又有羅漢泉、春申澗。有華坡者,南齊孝子 華寶所築。第二曰桃花塢,下有孤松特立,若虯龍之 矯矍,傍有太湖,石虎臥其長踰丈。第三擔鉤塢,第四 王家塢,第五宋塢,有獅子石,形若獅子鏡光,石廣四 丈,映雪有光,又有天公足跡,石大三丈餘,色赤,其跡 長尺。第六馬鞍塢,其峰居九隴之中,下有三台墩。第 七望公塢,峰最高,上為石門,有水簾洞,飛瀑濺激,劃 開一隙,兩門翼然,俗謂之「珠簾泉。」絕壁之上,有海棠 數十株,大如斗,覆數十丈,今無之。第八仙人塢,下有 石穴,深險不可窺。西有回龍澗,其水從山之西北轉 龍尾,東入運河,《第九火叉》。一作鴉塢又西北為龍尾陵 道,《越絕書》「春申君封故吳墟所築」是也。上有白龍潭, 其巔有三茅殿。

粲山亦惠山支隴之西南行者與章山相望,其麓明 陽觀,即古洞陽觀地。舊傳「山有穴,潛通包山」,今無考。 上有泂酌泉,山後有義興嶺。

第二泉在惠山第一峰白石塢下。泉上有若冰洞,人 多言泉源所出,然洞有水甚濁,而不通二泉二泉伏 湧潛洩,略無形聲。池二,同覆一亭,圓為上池,方為中 池。兩池中隔尺許,本有穴相通,撓之則俱動,而中池 之味,遂遠不逮上。汲泉者瓶罌負擔,不舍晝夜,皆上 池獨給之池,甃以陶甓,繚以石欄。相傳宋高宗之南 渡,臨池酌泉於此,故加飾焉。暗渠東出,過漪瀾堂之 前,水自龍吻吐注下池下,池深廣方丈餘,由是其流 分而為二。北經黿池、金蓮池,出寺塘涇而下雙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