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按《明一統志》:「常州府善卷洞在宜興縣國山東南,洞 有三,曰乾洞,曰大小水洞。舊《圖經》云:周幽王時洞忽 自開,上有巨石,形常如墮。洞中寬廣可坐千人,周圍 峭壁刻為佛像,有石柱高丈餘,號玉柱。」

按《三才圖會》,善卷洞圖,考善卷寺在國山東,始於南 齊建元中建,蓋祝英臺之故宅也。門有榜,曰「龍巖福 地。」行松間數百步,泉上有亭翼然,曰湧金寺。唐太宗 十年七月所建,柱礎刻字猶有存,因名曰「唐殿」,其制 與今絕異。寺之後,亂石離立,泉交流其間,數十步至 小水洞上,飛巖突出,巉峻可二十仞,而大石翼其左 右。其中有竇,形類偃月,深莫可測,水由是出。客投以 瓦石,輒鬨然鳴。《李司空碑》謂:「微時親見白龍騰出洞 中」,蓋龍穴云。水出洞,潛行石下,百步,乃見其一南注 經寺之鐘樓,一東流至於寺門,一自湧金亭南下,與 東流匯至玉帶橋入于溪。鄉之人資灌田甚利。復由 平地登山,計二里許。西北循石磴而上,至乾洞,右崖 有刻字曰「仙李。」巖下小洞如甕,覘之無所見。洞左峭 壁百尺,一古木,葉類榆朴,根緣壁下垂,附石而出,復 產枝葉,人不知其根也。前有一石蹲踞,為洞之主。峰 左白象、右青獅,相向而立。象之形垂而獅之形則昂 以炬。照之。中有玉柱,高可丈餘,大六圍,下圓而上 銳,光潔如玉,即唐張承吉所謂玉柱閟靈根」者也。石 之白而方者,高下井井,儼如經畫,曰仙人田。瀦水尺 許,冬夏不枯。洞北有丹竈,可容三釜。竈之後倚壁一 石,石上特伸一手,巨而且長,色白如粉,指甲宛然,曰 米堆、鹽堆,以形似名。南有仙床,倚壁如今僧之禪床。 石色皆青紅黃白相錯。後緣石磴而下,凡數百級,則 大水洞在焉。水勢迅奔,而其流由外而內,入於小水 洞而止,聲如震雷,且不盈溢,不知其何受而何泄也。 由洞而進,右一長石直亙於中。左之長亙者,比右稍 狹,若為洞之第二門。自外窺內,洞益高,水益深,左右 石皆碧色如肝肺,倒垂者以四五百計,聯屬不絕。二 洞上下相承,不爽尺寸,如巍樓然,亦天下一奇絕也。 乾洞前有九斗壇,山有九峰如覆斗,故名。梁武帝禱 雨輒應。寺之西名國山,山巔有封禪碑。寺之後有三 生堂,唐李蠙、宋李剛、李曾伯一姓,而皆位至宰相,沈 石田詩所謂「一姓轉身三宰相」者也。堂右偏石室,刻 「壁仙菴」三大字,李曾伯所書,乃祝英臺讀書處,與梁 山伯同事筆硯者。舊有偃柏在寺前,如臥龍,今已腐 爛滅跡矣。寺門西有玉帶橋,唐李丞相舍玉帶而建 者,又名「勝義橋」,李曾伯書扁。寺前有「《龍巖亭扁》,亦李 曾伯所書也。「善卷」者,即舜讓天下,與善卷而不受,逃 之深山,謂洞名以此。

按:《宜興縣志輿地篇》:「善權山與國山相屬,其背有善 權洞,前有善權寺。」

善權洞在縣西南五十里國山東南,一名龍巖。周幽 王二十四年,洞忽自闢,門廣三丈,外峭中孔麗崎,若 出鬼斧,行者怵惕。仄足躡二十步,極坦平,可坐千人。 唐張祜詩:「金函崇寶藏,玉柱閟靈根。」即此。《十道志》云: 產丹砂鍾乳。洞凡有三,曰乾洞,乃石室;曰大小水洞, 小水洞尤深。乾洞與大水洞承跗接萼,望之若重樓 然。唐司空李蠙,少肄業山中,嘗見白龍騰驤而出,昔 人有將白犬隨入洞,失之。後出廣德軍綏安縣。宋熙 寧二年,僧若沖與其徒秉燧裹糧而入,約行三十里, 見有石碓石床,若神僊聚會之所。又有石羊石馬,天 然精巧。正翫間,大聲忽震,眾懼而返。「權」當作卷,即《詩 卷阿》之義。張正素處士舉有紀行石刻,在天申宮,亦 作「卷。」

善權禪寺宋名廣教禪院,在縣西南五十里永豐區。 齊建元二年,以祝英臺故宅創建。唐會昌中廢,其址 為海陵鍾離簡之所得。唐「咸通間,李司空蠙嘗肄業 於此,奏以私財贖之,復建僧舍,刻疏於石。宋崇寧中, 傅待制楫以徽宗潛邸恩,請為墳剎。宣和中,改為崇 道觀。建炎元年,詔復為院。明改為善權寺。正統十年」 重建。弘治甲子,僧方策輯古今詩文為一帙,王鏊為 之序。前有古松柏百餘株。正德間,僧負官租,將鬻以 償,邑人陳裒捐百金以留之。松柏巷基五畝四分。至 今陳氏收戶辦糧。

九斗壇,在善權山,高三尺。

《李司空山房》在善權寺。

善權洞部藝文一

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 唐李蠙

臣竊見前件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山上有九斗壇,頗謂靈異。每准赦令祭名山大川,即 差官致奠,凡有水旱祈禱,無不響應。寺內有洞府三 所,號為「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 執炬以入,不知深淺。其中石有鳥獸之形,及鹽堆米 堆,怪異之狀極多。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 「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小水洞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