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懸橋,往返似飛度者。下有玉澗泉,流出瀑布,名曰「玉 澗飛橋。」池外有寶珠峰,圓淨秀媚,環視青林,黃葉,綴 丹點碧,如金珠燦然。舊築夜光臺,今廢。又有浮玉池, 相傳昔有玉浮出故山亦名「浮玉」云。

按《於潛縣志·山川攷》:「西天目山在縣北四十五里,與 東目對峙,高二千五百丈,延袤五百五十里,周二千 里,縹緲萬仞,高出天半。翔鳳林其絕高頂也。朢日朝 升如赤霞,每雲氣鬱蒸,群山盡失,一望如海雲稍散, 諸峰漸見,尖頂如萍浮海中。或驟雨至,雷電交作,惟 聞雲中如嬰兒聲,奇麗甲一郡,為神仙窟宅。」

按《孝豐縣志山川攷》:「天目山在縣治西南五十里,高 三萬六千丈,廣八百里,是為三十四洞天。上有兩峰, 峰頂各一池,若左右目,故名。東北一峰翔起,為翔鳳 林。又有玉柱峰、香爐峰、象鼻峰、西方庵、立玉亭。西尖 有採芝巖、千丈巖、中峰斷崖、張公洞、龍穴、石門、石巷、 石屋、石圍屏、金雞石、眠牛石、十二龍潭、雷神宅。又有 『望海樓』」、「梁昭明讀書臺。」

廣苕山,在縣南二十里,為天目之陰,苕水所出。 師高山勢接天目,如端人正士,儼然卓立,略無依倚。 冬月積雪,春夏猶凝。

芙蓉山在縣南十五里。為南天目,下有淨竹寺。 靈巖山,一名靈峰,古稱北天目。群峰巍然端坐者,為 大雄峰。大雄之東,嵬巖傑峙,俯臨萬竹者,為百丈峰。 大雄之西,峭壁千仞,有若天門者,為獨立峰,一名海 日幢。獨立峰前五峰行列於寺之西,並似青芙蓉者, 為五蓮峰。在寺東南,迴顧梵剎者,為二乳峰。兩壁峭 立,為神舟峽,俗名靈巖。豁然於大雄、百丈兩峰間,行 時逢逢有聲,震動巖谷者,為天鼓坪。修竹巨石,可行 可坐者,為碧玉坪,與碧玉坪相對。從大雄峰而發如 青蓮葉者,為映碧坪。其北大石三座,如圓漪三點,不 縱不橫,不並不別。前可結小茅者,為祕藏巖。又有龍 樹泉,舊名龍泉,祈雨最靈,載《一統志》。在大雄、百丈兩 峰中有歡喜泉,出百丈之東,冬夏不絕,飲之甘美。有 安養泉,出大雄之西,味尤醇美。有澡月池,在碧玉坪 西麓,積龍樹泉所成也。有譚經石,一名神丹石,可坐 二十餘人。有跏趺石,在大雄峰之麓。又有萬竹塢,一 名上房塢,有攝香居、千梅塢。金僊洞,舊名仙洞,載《一 統志》。又華巖洞,在二乳峰左,其上為「靈巖寺」,宋時為 「百福寺。」

大會山在天目鄉。

按《富陽縣志·名勝考》:「桐嶺在縣北三十五里開化村, 通餘杭縣宋都鳳凰山,發脈于天目山桐嶺為過峽 處,嶺南支龍環抱開化,里人文為一邑之盛。嶺東山 巔有仙洞,深可里許,玲瓏邃窈,未可方物。幽暗處不 見日月,必炷火而遊,攀藤捫石,高處略可數十丈,低 處或俯首而過。崖石層疊,光潤如雪,有石幢、石幡、石」 繖、石碁枰諸物。內有潮池,與潮汐相應,多有古遊人 題詠。歲久水積若層冰然,隱隱莫辨。南宋時,設千戶 守禦,有石碑留題,今廢。相傳宋末,土人石氏兄弟立 鄉寨保安隘,並死國難,今皆為土神云。嘉靖時,薛綱 屯兵桐嶺拒倭,即斯地也。

天目山部總論

《杭州府志》

東天目山說

夫《東天目》者,名著圖經,聲聞寰宇,標奇境內,雄鎮郡 城,誠群山之泰岱也。故予敘郡治諸山,往往自東及 西,由南及北,自近及遠,惟此山去縣治稍遠。予特揭 而書諸首者,蓋獨加表異以自別,于諸山別起例以 隆之也。山有東西二目,東在臨安縣,西在於潛縣。東 目則崔嵬峻𡽱,有重岡疊嶂之奇。西目則起伏飛揚, 有龍翔鳳翥之勢,分青挾翠,以萃止於錢塘。萬山林 立環拱,莫不若臣服之狀,豈非一郡之主山乎?東目 奇麗,雖稍亞于西目,然其峰之奇者,如大仙峰、將軍 峰、寶珠峰;水之奇者,如瀑布泉、洗眼池、白龍池;古蹟 之存者,如分經臺、黑驢菴、昭明菴;林巒澗壑之秀者, 如垂虹嶺、如平溪。皆超絕常區,等于仙境。而舊志漫 循脫簡,略而不錄,誠可嘆息。予因旁詢幽討,筆其梗 概於天目之下,以備遺逸。其諸峰巒泉壑,各以類見 於後,從凡例也。此山靈秀,并異草奇花皆略見于西 目,在《於潛志》中云。

西天目山說

西天目山,奇麗秀絕,甲於郡中。其峰巒之詭異如獅 象,金猊石磴之玲瓏若神斧鬼工,是誠名勝之奧區, 神仙之窟宅也。東北有主峰高出天半者,曰「翔鳳林。」 其外則玉柱峰、象鼻峰、香爐峰。巖則獅子巖、響水巖、 紫薇巖、翠微巖、芝草巖、觀音巖、千丈巖。石則石城、石 門、石屋、石倉、石鼓、石柱、石板、石菴、石巷、新婦石、望江 石、鐘樓石、圍棋石。古蹟則雷神宅、張公舍、徐仙姑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