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也。身長八尺,腹大十圍,所至人必聚觀之。出住舒州 投子莊,遷長蘆,詔住茲山,道望甚著。先是,陽和王夢 一異僧,長身巨腹,言欲化蘇州一莊。翌日,師忽杖履 徒步而至。王見師奇偉,與夢中見者無異。茶罷,師首 言:「大王莊田至多,可施蘇州一莊,以為徑山供佛齋」 僧,無窮之福。王未有可否,因令辦齋,飯罷便出,更無 他語。時內外鬨然,傳言陽和王以蘇州莊施徑山長 老,遂達孝宗聖聽。會王入朝,上為言:「聞卿捨蘇州莊 與徑山,朕當為蠲免賦稅。」王謝恩歸,即以莊隸徑山。 此莊歲出二萬斛,犁牛舟車,解庫應用,百事具足。師 於緇素有大因緣,江浙兩湖皆號之為「布袋和尚」再 出。

徑山部外編

《餘杭縣志》:「僧法欽,崑山人,姓朱氏。母管氏。初孕,夢蓮 生於戶樞,取一花繫于衣帶,寤乃惡葷餌。既誕,形貌 奇偉,神色瑩徹。及冠,身長七尺,體備諸相。鶴林素禪 師見而異之曰:『觀子神慧,幾於生知。若肯出家,必悟 如來宗旨』。師即親依。素乃躬為剃髮,謂門人法鑑曰: 『此當大弘吾法,後為世師。久之,辭素,請示所止。素曰: 『乘流而行,遇徑即止』』。」遂受具于餘杭龍泉寺法崙律 師。後之臨安,行次東北山之下,見樵者,問曰:「此何山?」 樵曰:「此天目山之徑路,謂之徑山。」師憶素語,乃披榛 而入,四顧非人居,適逢苫蓋以覆罝罘,師就之宴坐。 大雪經旬,絕食安禪。既霽,獵者見之,投誠歸向。師誨 使更業。獵者毀弓矢罟網,以其地結菴,請就居之,日 餉師。他日謂獵者曰:「吾將隱于此山。」獵者曰:「此山神 異中有龍居師勿往。」師曰:「何患焉?汝宜遵吾。」即自重 岡之西,至危峰之北,有一石屏,師坐其下。凡數日,有 白衣老人前而致拜。師曰:「汝何人也?」曰:「龍也。」師曰:「何 為至此?」曰:「自師到此山,吾屬五百皆不自安,師必久 住。我將挈其屬而歸」天目,願捨所居,為師卓錫之所。 引師南進,登絕頂,入五峰之間,中有大湫。指謂師曰: 「吾家若去,此湫當涸矣。願留一穴,以通天目,我欲時 至而衛師焉,慎勿湮之。」言訖乃隱。於是雲霧晦冥,風 雨連宵。詰旦湫水盡涸,漲沙如平地。北峰之陽有菴, 儼然新成,師遂居之。至今基址諸草不生。自是遠近 嚮風,四方禪衲景從,菴居滿於巖谷。山左有前臨海 令吳貞,捨別墅以蓋精舍。馬祖令人馳書,書中作一 圓相。師開緘,于圓相中作一點,卻封回。又令智藏來 問:「十二時中以何為境?」師曰:「待汝回去時有信。」藏曰: 「如今便回。」師曰:「傳語卻須問取曹溪。」大曆中,代宗遣 內侍黃鳳持詔致師詣闕庭,咨以法要。師一日在內 庭見帝起立,帝曰:「師何以起?」師曰:「檀那何得向四威 儀中見貧道?」帝悅,謂忠國師曰:「欲賜欽師一名。」忠欣 然奉詔,乃賜號國一焉。崔趙公嘗問:「弟子出家得否?」 師曰:「出家是大丈夫事,豈將相之所能為。」趙嘆賞其 言。一時名公如李泌、徐浩、第五騎陳少游等,皆問道 以求決擇。已而力辭,南還舊山。敕本州于徑山重建 精舍,度僧七人。年九十二圓寂,德宗賜諡號曰「貞元 大覺禪師」,塔曰「天中。」天復中,許思兵亂,發塔,見二缸 合藏,肉身如生,髮長覆面,士卒悚拜而去。吳越王厚 禮重葬於舊塔焉。

臞胝,昌化人,姓章氏。童真修行,永泰中忽於舍前溪 南塾上騰空而去,憩於潛廣覺寺。後至徑山,禮國一 禪師道欽。欽曰:「神告我,長安佛法有難,盍往救之?」因 指座後石屏,令叱之,屏裂為三。欽親為落髮,授衣以 往。至長安章敬寺,與術士角法勝之。代宗賜紫方袍, 辭未具戒,帝命開壇納戒。方羯摩間,乃隱身壇上,莫 知所之。時以為觀音應現,賜號性空大禪師。大曆二 年來歸,捨宅為寺,後人名其始乘雲處為「起雲墩」,於 潛所憩寺為「落雲寺」,所叱石為「喝石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