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甲辰,沈公介石住山,登覽悽愴,追前修而弗返,弔遺 跡其將湮,規營高居,以待畸士。顧土木繁興,力有未 暇者,於是《徐和父贊》曰:「屋無儉奢,取足庇風雨。郭文 舉其人,豈以苫覆為嫌耶?否則食粟而已,納之廣廈, 奚益?」乃作數檻石室顛,雖門館庖湢,不過具體。然前 睨天柱,後負升天壇、龍鳳兩洞,左路所從入棲真洞, 右望而見之。四週山勢,若屏障環合。下五巨松,翼然 拱立。薰風足以徂暑,愛日足以辟寒。雪晨月夕莫,茲 境為絕。庶幾方外高「躅肯息焉。」時杭人牧心鄧公適 留山中,孟公集虛與其徒孫史元甫為附屋。後偏介 兩石若樓船,而方將此,遂《棲隱志》鄧氏益命工發土, 得奇石五六:東偏有窾腹穴趾,若丹竈者;有高下聯 屬為壺若刻漏者;有圓竅橫貫其首,而頂銳若犀戴 角者;若蟻蛭蜂房交錯相穿者。西偏則紺碧玲瓏,三 面環峙,儼然罘罳,凡廣不數丈,千巖萬壑,情狀畢具, 曠古珍藏,坐致眉睫間,則憮然而嘆曰:「有是哉。夫石, 山川之精秀融結,翳蔽土壤,不知幾年,一旦有識者 發之,有力者拔之,始得為人境,絕觀於天地不敝。人 獨無是秀且精乎?曰為情欲之土所翳,事物之壤所 蔽,相發者無識,自拔者無力,以至於晦昧」,而終仰望 晉唐宋諸君,如龍魚、如虎鼠、如鵬鷃,不我相謀,曾不 若一石之有契也。語未既,余適以月夜登山,為余道 本末如此,且問名屋,因命循其本曰《白鹿山》,復為之 記。

洞霄遊記         黃汝亨

出餘杭城西門,問所謂洞霄者而登焉。徑自野間行 八九里許,有竹十餘林,俱密陰濃翠,日影不得下。漸 近山漸佳。左右俱巖岫,曲折幽絕,溪流齒齒從澗中 下,聲砰磕從屐齒間出。稍進而小橋,泉石更清澄可 弄。旁多白泥,初視之如堆玉積雪,似可觀。聞之人言, 「白石在本山三里外,近為市夫鑿取入溪,搗為粉,取 重貲,為此山聚穢,又恨無有以驅之耳。」未幾,老道士 周尚文出,迓至洞霄殘碑下,文字剝蝕不可讀,書法 近晉唐人,筆甚佳。又上則洞霄宮殿宇也。按《志》,茲山 為大滌元蓋洞天,漢武元封三年始建宮壇,歷今千 五百餘年。唐建天柱觀,歷宋及我明俱遣使崇奉之 甚盛,今半頹殘矣。獨玉皇殿係宋舊物,木皆用柏無 塵。三清殿係郭真君結茅處,已非故木。方丈有晦翁 提舉洞霄宮像在焉,一扁金書「洞天福地」四字,骨力 精剛,則宋理宗筆也。日方午,遂呼道士引至大滌洞, 洞深窅,即漢武投龍簡之所,持火炬乃得入。行里許, 有唐宋人留題,滅沒不能辨。石色如蒼黑,玉中縱橫, 白文如界,又似飛雲片片。《志》稱中有白鼠玉芝,未得 見也。洞口橫石如鼓,擊之有填填聲。又上則天柱峰, 千仞壁立。《名山記》稱五嶽之外,天有八柱,見于中國 者三,此其一也。其上有棲真洞,暮不及登。又亭有飛 玉宜霜泉,有鏡潭,無骨箬,名字俱佳,已湮沒未得。獨 撫掌泉在宮殿下,昔人撫掌湧泉處,今已混濁。佳者 已入子瞻品題,所稱「青山九鎖不易到,作者七人相 對閒」,「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飛鼠白鴉翻」是也。

大滌山部藝文二

《大滌洞         》唐白元鑒

名山閟靈府,隱士此尋真。仙去空遺鼓,雲扃不見人。 川源世上異,日月洞中春。欲出虛無境,應修有待身。

遊大滌山         宋楊傑

《大滌》洞天玉為室,真官典校長生籍。青山九鎖閟仙 源,老盡碧桃人不識。祖龍求仙徒用力,駕海欲驅山 下石。神人倚住不與行,留得巖前隱仙跡。

大滌山          魯元翰

馬蹄清曉破藍田,一出紅塵骨已仙。任鎖九重山下 路,終尋五處洞中天。泉流碧砌長鳴玉,跡隱蒼崖久 蛻蟬。人世歸時知變否,樵夫曾記爛柯年。

大滌山二首        錢景諶

清夜宿瑤宮,雲開天柱峰。千巖空洞月,萬籟古壇松。 仙馭聞孤鶴,琅輿想六龍。朝元步虛曲,將次引林中。

其二

入谷初無路,山蹊九折迴。紫庭藏玉室,碧落抱瓊臺。 溪水人間見,桃花源上開。祇應有仙骨,得到洞天來。

大滌山          陳宗古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無儔。笙鶴有時下,神仙何處遊。 巖花自照水,谷鳥不啼秋。盡日松陰底,閒聽寒澗流。

遊大滌山          王溉

山合群峰路屈盤,溪行九折勢蜿蜒。雲根長伴仙人 跡,元蓋潛通大滌天。玉殿香銷人寂寂,石壇花落草 芊芊。黃冠解識尋幽興,為洗寒鐺煮碧泉。

大滌洞          徐安國

大滌山藏碧玉函,神龍護穴虎馴巖。華陽邃道通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