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9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十七卷目錄

 普陀山部彙考

  圖

  考

山川典第一百十七卷

普陀山部彙考

「南海中」 之《補陀山》。

普陀山舊名梅岑山,漢梅福煉丹於此,故名。其名「普 陀」,又稱「補陀洛迦」,蓋梵語也。其山在今浙江寧波府 定海縣東南海中,週迴四十餘里。其最高者為白華 頂、錦屏山、光熙峰、大小雪浪山,又為象王、梅岑、達磨、 正趣諸峰。東盡鼓磊,西盡大小風洞嘴,南盡道頭、楊 梅跳,北盡伏龍山,實海中之巨障也。

普陀山圖

普陀山圖

按《三才圖會·補陀山圖考》:補陀洛迦山在定海縣東 北,故昌國縣海中,佛書所謂海岸孤絕處。往時高麗、 日本、新羅諸國皆由此取道以候風信,一名梅岑山, 其山有善財巖、潮音洞、磐陀石、蓮花洋,俱稱勝絕。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補陀洛迦山,在定海縣東海中, 約一潮可到。其曰補陀洛迦山,梵語也,華言小白華, 一」名梅岑山。相傳漢梅福煉丹處。《方廣華嚴經》言。善 財第二十八參觀自在菩薩。與諸大菩薩圍繞說法 於此。佛書所謂海岸孤絕處也。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補陀洛迦山在寧波府定海縣 東,故昌國縣東,海中約一潮可到,有善財巖、潮音洞, 乃觀音大士化現之地。」

按《普陀山志?星野攷》:「普陀洛伽山,天文牛女分野。」 《形勝攷》:「普陀洛伽山一名補陀,《華嚴經》又稱補怛洛 迦山,蓋梵名也,猶華言小白華云。在今定海縣之東 海中,距縣百餘里,孤峙水際,蜿蜒綿亙,縱橫各十里 許,周迴四十餘里,或云百里也。」東控日本,北接登萊, 南亙閩粵,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其最高者為白 華頂,一名「菩薩頂」,為錦屏山,為光熙峰,為大小雪浪 山,為象王峰,為梅岑峰、達磨峰、正趣峰,此大概也。東 盡青鼓磊,西盡大小風洞嘴,南盡道頭、楊梅跳,北盡 伏龍山,此四境也。小洛伽山峙其東南,翁洲諸山綿 其西北,月嶴拱其南,霍山映其東北,此四望也。以白 華頂為主,則東多而西少,南深而北淺,外多平岡幽 洞,內多崇巖曲澗焉。《佛經》稱地藏、普賢、文殊、觀音諸 佛道場,曰:「地、水、火、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峨眉火 也;五臺,風也,普陀水也。然池州地介江表,蜀晉稍遠, 亦在內地,計程可到。獨洛伽孤懸海外,可謂遠且險 矣。然歷朝來,上自帝后妃主,王侯宰官,下逮善男信 女,緇流羽衣,遠近纍纍,無不函經捧香,崩顙繭足,梯 山航海,雲合電奔。來朝大士,方之二峨、五臺、九華,殆 有加焉。自非勝力默持,慈心垂佑,胡能然矣?諸大名 山,皆奇峰異壁,入天造雲。即如峨眉、五臺,雄拔深峭, 秀甲神州。獨洛伽以瀛海孤絕之區,頡頏齊驅。古人 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洵非虛也。然洪波巨浸,盪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