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日星,吐納煙霞,靈蜃之樓幻采,青鳥之翼垂雲。鸞笙 鶴笛飄緲往還,亦宇宙間絕大奇觀矣。信道之士禮 佛朝山,固不從登臨起見。外此高人韻士負山水之 嗜者,其可畏險因循,遲尚平五嶽之遊,返王猷剡溪 之棹哉。

洛伽諸山,半土半石,然所名巖峰洞窟皆石也。《水經 注》云:「積石磊砢,相挾而成。」此山有焉,故無層崖複壁、 玲瓏聳峭之觀。其奇險詭幻,如人工之力扛而巧置 者。中有洞壑,天然倚湊,大都危石若懸,庋石若舉,墮 石若扶,崩石若斧,成形肖像,不一而足。柳子厚所稱 「熊羆之上山,牛馬之飲溪者,滿山星羅而碁布也。山」 中石剖之俱白質黑章,作花竹草木狀,濃淡工細如 畫。僧云:「經稱紫竹旃檀林,故石亦俱作是相也。」或言 惟潮音洞、南天門為然。及觀小山洞塔前沙俱如此, 則他石可知。但近寺石不敢採斲,故不識耳。斷崖碎 壁,滿眼皆小。李、倪迂妙繪,豈非異事?惜石理粗梗,難 鑿易壞,不堪攜帶耳。

白華頂,一名「菩薩頂」,居四山之中,為眾峰之傑。高五 里餘,巔員而平,約廣二十餘畝。從東望之,肅然嚴整。 南望稍攲側焉,地迥多風,杳無林木,上有石亭,供石 佛其中。

光熙峰,在白華頂之左,巍然若肩隨焉。一名「石蓮花」, 又名「石屋。」望之峰石聳秀,林木森蔚。

錦屏山在光熙峰左,鎮海寺之坐山也。環若列屏,巒 石晶瑩,林木青碧,加以白葩丹蕊,開放四時,掩映如 錦,故名。

踞獅峰在錦屏山左,東天門上。奇石蹲踞如獅,雄特 可畏。舊稱「白衣峰」,因與南山重見大智禪師建庵時, 定此名以別之。

雪浪山在白華頂右。上多白石,《鷹巖》出焉,朗朗然輝 映林木,如積雪、如湧浪也。或云:「下望海潮,故名。」雙峰 疊峙,亦稱「大小雪浪」云。

蓮臺山與石屋接,中有蓮臺洞。

青鼓山東境。其麓瞰海處,即為梵音洞,又名「青鼓磊。」 此山本與洛伽大山相隔,自飛沙成嶴,漸相聯絡,無 潮汐之阻矣。

茶山:在白華頂後,自北亙西,其地最廣,中多溪澗。山 上多產山茶,樹高數丈,冬春之交,丹葩被谷,若珊瑚 林。或曰「茗也。」

伏龍山一名龍頭山,在東北境,與茶山相接,蜿蜒如 游龍出海,或云「小洞山」,乃其珠也。登白華頂,望之儼 若攫珠。

「翔鳳峰」,翔舞如鳳也。在朝陽嶺東,峰以山得名。 「圓應峰」,在朝陽嶺北。

天竺山:《在東北茶山》盡處,山之以剎得名者。

象王峰,一名「清涼岡」,在雪浪右。崇岡逶迤,迭起三峰。 東峰高與雪浪埒,面臨東洋。其下為千步沙,背為圓 通嶺,稍伏為煙燉峰,舊設斥堠處也。南折則為觀音 峰,一帶南山矣。

几寶山,在東南境,寺之青龍山也。山石磊落,肖形者 多如珍寶之委積几上,故名。山之椒,即為几寶嶺。俗 訛「飢飽」,勒名石上,陋甚,為辯正之。

煉丹峰,在几寶嶺上。相傳羽客煉丹於此。下有仙人, 并《舊志》稱「子真。」然稍南又有葛洪井,亦未可定屬也。 白衣峰,《舊志》在東天門上。按光熙峰側亦有東天門, 此峰不知何屬。以峰下白衣院推之,則宜在後。而覽 舊圖,又列南山,姑從之,未知孰是?

妙應峰《舊志》云:在白衣峰西,今無考。

觀音峰,在寺後山之左。巨石隆起,高五丈,周百丈。平 巔豐下,狀如覆蓮。西北面更嶔崎可愛。東偏之石,惟 此峰為高。西則「達摩」,隱相望也。

靈鷲峰在寺後正南。寺之主山,三石嵯峨並立。東峰 倍高約二丈,昂頭尖喙,宛似鷲鳥,故以「靈鷲」名焉。按 鷲鳥,梵名耆闍,《西域記》云:耆闍崛山山是青石,頭似 鷲鳥。阿育王使人鑿石,假安兩翼兩腳,琢治其身,遠 望若鷲鳥形,故曰靈鷲山也。

達摩峰,在鷲峰之右,大石矗峙十餘丈,銳首豐背,膚 離中合。遠望之,如人荷物而立,面西將行也。從妙路 望之尤肖。其北面刻曰「瀛洲界石」,元翰林承旨趙孟 頫所書題也。西面刻曰羅漢石,姓名漫滅不可識。 塔子峰在西天門下。

彌陀峰,在塔子峰西。

梅岑峰在達摩峰右南山最高處。相傳漢梅子真隱 修此山。林石幽秀,下有丹井,清波泓然,大旱不竭。 正趣峰在梵山右向,離兀峙于寺為未方。其巔平正 如覆釜盂,而稍長細白石,磷磷然如嵌球璧。寺外之 山,亙西南而瀕海者,皆此峰之支屬也。舊稱玉趣峰。 潮公至,喟曰:「此地為大士說法道場,善財二十八,參 中正趣菩薩從他方來,示現說法,經載甚明,奈何訛 正為玉耶?」遂改今名。山川真面,一朝剖露,人傑地靈, 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