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3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掌。岩西北枕翠屏,上有三井,號三絕之一,洩為瀑布,

蔽崖而下,狀似垂蜺數百丈。有濺珠亭,觀前對靈溪, 觀中引瀑布,縈繞廊院,灌注池塘。宋元嘉嘗於此刱 瀑布。寺東一百五十步,有柳泌使君宅,號紫霄山居, 今皆蕪沒。惟《玉清行》刻流水岩,明洪武間大水瀉出, 而字多不辨矣。又有隱真中峰,蓋梁徐則所居之處。 唐咸通中,刺史姚鵠因建老君殿,得玉簡上之,刻曰: 「海水竭,台山闕,皇家寶祚無休歇。」詔付史館。宋大中 祥符四年改今額。天聖五年,遣內侍投金龍。有布衣 孟合附詩以進,重新之。紹興十一年,置九天僕射祠。 按《眾真記》:夷齊死為九天僕射,治天台山之說。三十 年,楊侍郎偰妻趙,以老君殿建三清殿。陳古靈襄皇 祐間來遊瀑布,命名習養,有記。嘉泰二年,邑令丁大 榮立碑,刻「習養之瀑」四字於石崖上。明初併入桐柏 觀。

白雲昌壽觀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內桐柏觀 西。唐大中六年建,舊名「白雲庵。」宋乾道四年,內侍鄺 守寧棄官入道,乞改庵為「觀」,遂賜今額。鄺後於觀側 自刱「白雲庵。」今俱廢。

玉京觀在赤城玉京洞天之右。宋政和八年賜額建 觀,未幾中亡。嘉熙改元,朝廷設醮祈禱,天使詣投龍 簡,籍地行禮,殊虧昭事。時沖靜大師高惟幾闢田度 址,興建觀宇。觀妙演道大師范善遷同盟助就。郡守 張號奏撥公田以助堂廚。御前宣賜沉香斗、真鐘磬 及御書觀額。拱辰殿扁:安鎮觀門。正殿崇奉徽宗本 命聖君,名「清平萬壽殿。」縣令姚德輝敘其事,今廢。 淨元觀在縣東三十里五都天台山麓,今廢。

聖壽院在天台山內,桐柏觀西。舊名「延壽。」周廣順元 年,朱霄外建。宋治平三年改額,今廢。

妙樂院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天台山內,即王 喬仙壇,吳赤烏二年建。殿前有石泉,名醴泉。泉南有 上貞亭,去壇東二十步有八角井,壇東有太子庵,西 有朝斗壇,南去百步有吹簫臺,北去三十步有瀛峰 室。唐僧靈一有云:「王喬觀,傅道士所居。」今無此觀。味 其景意,疑即妙樂也。舊有銅鐘自桐柏移來,上刻唐 「景龍二年所鑄」,今已久廢。

法輪院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內。吳赤烏元年 葛元卓庵於此,感三真人降,授以《貞一勸誡法輪妙 經》,遂建臺曰「降真。」漢乾祐中,錢氏復新之,仍造檀香 像一百軀。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元至順間重修,有翰 林學士虞集記。今廢。

法蓮院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二都天台山下。唐咸 通六年道士葉藏質建。以層巒疊出,狀似蓮花,故號 「蓮峰道院。」宋治平三年改額,今廢。

昭慶院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下。舊名佛窟,唐 大中六年建,蓋僧遺則卓庵之地。唐會昌中廢,後道 士劉處靜刱聖祖殿,越州刺史李褒奏聞,賜號「道元」, 張仁穎為《記》。院中有七星閣,唐咸通中建。

赤城全真道院在縣東二百二十餘步天台山下。今 廢。

鶴峰全真道院在縣東十五里十都天台山麓。元大 德九年,徐光孚建,今廢。

桃源道院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都天台山下。至 元間,道士陳貫道建,今廢。

熙寧道院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內。宋咸淳七 年,道士徐自明建,今廢。

松隱道院在縣西二里二十都天台山內。即曹忠靖 公勛「松隱園」,今廢。

延真庵在縣西七里十二都天台山內。今廢。

臥龍庵在縣西北三十里十二都瓊臺之側。至元間, 道士周正中建,今廢。

赤城塔在縣北七里赤城山巔。七級,高二十丈。梁岳 陽王妃建。

國清塔在縣北十里國清寺前。九級,高五十餘丈。隋 開皇間,智顗建。

「雙塔」,在縣北四里天台山前。各五級,俱高七丈。僧德 韶建。

「白巖塔」,在縣西北三十里天台山內白巖寺後山上。 七級,高十五丈。普耀禪師建。

寶華塔在縣東三十里天台山內寶華寺前。七級,高 二十丈,唐乾符間建。

萬年寺塔,在縣北五十里天台山上,釋白詢建。 「降魔塔」,在華頂峰。相傳僧智顗降魔之處,後人為之 建塔。

寒山塔在天台山內寒山寺石洞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