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馮水在縣南一百五十步。其源發于百丈山,流為潭, 深可載舟。舊《圖經》云:「昔漢徙東馮氏之族于海昏故 里,水因以名也。」東北至新建義興,與靖安、安義之河 合,至塗埠,又與寧州武寧、建昌之河合,至蘆潭入豫 章江。北流出鄱陽而入大江。

馬投潭在縣治西四十里中會村。相傳,唐司馬頭陀 精堪輿,有神術,嘗為百丈大智禪師卜今寺址,囑云: 「俟我出千里外而後架屋,不然將不利于我。」言訖辭 去。翌日師開址,怪變百出,師不為動。神遂跡頭陀,至 中會村,頭陀知不免,乃赴水而沒,從中會村之北山 井中出。後人因名其水為馬投潭,山為頭陀山,井為 「司馬井。」

百丈寺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唐大智禪師初建為鄉 導庵。後唐宣宗敕建大智壽聖禪寺,賜租贍僧。柳公 權、趙孟頫勒碑干寺之靈境亭。

定慧禪院,在新興縣。相傳司馬頭陀為百丈山神追 急,投潭入水,既而從寺後井中出。故今山名「頭陀」,井 名「司馬寺」,創于梁天監二年。

《古蹟攷》:「木人塚在百丈山大智寺之東南。相傳大智 禪師創寺,木人為之開田。師過督之,木人讖云:『百丈 好大坵,十年九不收』。今果然。」

黃犬塚,在百丈寺西六十步。相傳大智禪師說法,黃 犬嘗來座前竊聽,犬死,以僧禮葬之。

百丈山部藝文一

《遊百丈山記        明》·陳芹

予讀《五燈會元》,慕百丈之宗風,又讀《百丈清規》,今諸 叢林所守者,知茲山為昔唐宣宗禪棲之地。歲甲子, 予尹新吳,問山去縣百六十里,大半皆高山廣谷,溪 澗重阻,蓋自昔宦遊好事者終鮮至焉。時三月,予以 公事至,其半途遂進止于蔡吏部之家。時主人在留 都,其弟仲玉子公輻款于山閣甚歡。暮雨甚,從者意 懈。越宿霽,遂奮然偕二子往詣。然至巔皆田瀵,四散, 滿其上畦及于下畦,無慮雨暘。其不可田者,盡樹大 竹,從風靡如流雲。亭午始至。寺在山谷窅無民居。少 憩至塔院,尋柳公權石刻,天下師表,大書僧云:「久失 所在。」迨緣崖而上,有宣宗流觴曲水,鑿石所成,曲折 重旋,形方而巧,上有「巨石刻」二字,石盡泐不可辨。西 有石壁,嶮巇榛莽不可窺。意不止,命痛芟之,亦無所 見。令眾用刀刮莓蘚,報有字跡,盡除之。上刻《漢篆》,大 二尺許,剝蝕過半,下刻「天下清規」四字,大近二尺,真 柳公書也。用楮墨摩之,字殊古健,甚中楷法。再上有 石筍如人立,山有艸花如蓮,名「山蓮。」盡歷諸勝,得書 為奇。將歸刻石,與好書者共評。「古今大書惟米南宮 為最,獨惜其無真書,而柳有大楷不見于世。迨今始 出,喜茲遊之不虛也。」薄暮逢月望,令人吹簫崖阿,吟 嘯至夜分,明日返。

百丈山部紀事

劉敬叔《異苑》:「百丈山上有石房,內有石案,置石書二 卷。」

《奉新縣志》:「僧懷海,福州長樂人,姓王氏,住邑之大雄 山,以居處巖巒峻極,故號百丈師,著有《百丈清規》行 世。」

萬曆四年,寧州賊渠李大鑾、楊青山倡亂。奏設守備 官于大溈山之銅鼓石,置哨于百丈

萬曆二十二年,南昌府奉新縣知縣馮烶申文查復, 去奉新百二十里而遙,有百丈焉。唐時大智禪師所 開山也。相傳唐宣宗避難此山,與大智禪師倡和如 「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常在掌中看」之句。至今誌縣 名曰靈境,御題以備八詠。及宣宗歸京登極,而令禪 師歲獻山茶七觔八兩,以圖嗣見。至今沿為貢額,而 百丈之名遂顯於時。僧徒雲集,著《叢林清規》行于世, 而柳公權題「天下師表」四字于石,今猶存焉。

百丈山部雜錄

宋吳敳《安固橋記》:「新吳豫章郡之屬邑也。有水橫貫 于邑之中,曰馮水。馮水之源,出百丈山,行百有餘里, 及邑之西,其流分為二,經流在北,遶邑治之南而東; 支流在南,徑南市之北,至邑之東而與經流合。二流 各有橋梁以渡。水勢漂悍,橋不能支,屢修屢壞。南橋 之袤踰二百尺,而北橋之袤始七十尋。故其壞尤數」, 其修尤難。宋初,邑大家胡氏架木為梁。太平興國中, 胡之家有國子簿仲堯嗣新之,其弟祕書省校書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