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引此類,用成章句耳。又按張華《博物志》曹著傳,「其神 自云姓徐,受封廬山。後吳」猛經過,山神迎猛,猛語曰: 「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盡,不宜久居,非據。猛又 贈詩云:『仰矚列仙館,俯察王神宅。曠載暢幽懷,傾蓋 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亦有換轉,理難詳矣。吳猛,隱 山得道者也。《尋陽記》曰:廬山上有三石梁,長數十丈, 廣不盈尺,杳然無底。吳猛將弟子登山過此梁,見一 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甘露漿與猛。又至一處,見數 人為猛設玉膏。猛弟子竊一寶,欲以來示世人,梁即 化如指。猛使送寶還,手牽弟子,令閉眼,相引而過。」其 山川明淨,風澤清曠,氣爽節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 繼響窟巖,龍潛鳳采之賢,往者忘歸矣。秦始皇、漢武 帝及太史公、司馬遷咸升其巖,望九江而眺鍾彭焉。 廬山之北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高竦,其狀若 門,因有石門之目焉。水導雙石之中,懸流飛瀑,近三 百許步,下散漫千數步,上望之連天,若曳飛練於霄 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數十人。冠軍將軍劉敬宣每登 陟焉。其水歷澗逕龍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門釋慧遠 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嶺,即彭蠡澤西天子鄣也。峰 磴險峻,人跡罕及。嶺南有大道,順山而下,有若畫焉, 傳云匡先生所遊。至江道巖,上有宮殿故基者三,以 次而上,最上者極於山峰。山下又有神廟,號曰宮亭 廟,故彭湖亦有宮亭之稱焉。余按《爾雅》云:「大山曰宮。」 宮之為名,蓋起於此,不必一由三宮也。山廟甚神,能 分風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過,必敬祀,而後得去。 故曹毗詠云:「分風為貳,擘流為兩。」山東有石鏡,照水 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淨,照見人影,晨光初曜,則 延曜入石,毫細必察,故名石鏡焉。又有二泉,常懸注, 若白雲帶山。《廬山記》曰:白水在黃龍南,即瀑布也。水 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注處悉 巨井,其深不測,其水下入江淵。廬山之南有上霄石, 高壁緬然,與霄漢連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嘆斯嶽遠, 遂記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誌其丈尺里數, 今猶得刻石之號焉。湖中有落星石,周迴百餘步,高 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 介立大湖中,周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為瓌 異。上生林木,而飛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 詳也。《耆舊》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紀功。」或言秦始 皇所勒,然歲月已久,莫能辨之也。

按釋慧遠《廬山記》:山在江州潯陽南,南濱宮亭,北對 九江。九江之南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餘里,左挾彭 蠡,右傍通川,引三江之流而據其會。《山海經》云:「廬江 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一曰天子障彭澤也。山在其 西。故舊語以所濱為彭蠡,有匡續先生者。一作俗出 自殷周之際,遯世隱時,潛居其下。或云續受道於仙 人,而適遊其巖,遂托室巖岫,即巖成館。故時人感其 所止,為神仙之廬而名焉。其山大嶺,凡有七重圓基, 周迴垂五百里。風雲之所攄,江山之所帶,高巖仄岸, 峭壁萬尋,幽岫窮崖,人獸兩絕。天將雨,則有白氣先 摶而纓絡于山嶺下。及至觸石吐雲,則倏忽而集。「或 大風振巖,逸響動谷,群籟競奏,其聲駭人,此其化不 可測者眾。」嶺中第三嶺極高峻,人所罕經也。太史公 東遊,登其峰而遐觀,南眺五湖,北望九江,東西肆目, 若涉天庭焉。其嶺半里許有重巖,上有懸崖,古仙之 所居也。其下有巖,漢董奉復館于巖下,常為人治病, 法多神驗,絕異俗醫。病愈者,令栽杏五株,數年間蔚 然成林。計奉在人間近三百年,容狀常如三十時,俄 而昇仙,絕跡干杏林。其北嶺西巖之間,常懸流遙霑, 激勢相趨百餘仞,中雲氣映天,望之若山有雲霧焉。 其南嶺臨宮亭,湖下有神廟,即以宮亭為號,其神安 侯也。亭有所謂感化,七嶺,同會于東,共成峰崿。其巖 窮絕,莫有升之者。「昔野夫見人著沙彌服,凌空直上, 既至,則踞其峰,良久乃與雲氣俱滅。」此似得道者,當 時能文之士,咸為之異。又所止多奇,觸象有異。北背 重阜,前帶雙流。所背之山,左有龍形,而右塔基焉。下 有甘泉湧出,冷暖與寒暑相變,盈減經水旱而不異, 尋其源出自於龍首也。南對高岑,上有奇木,獨絕于 林「表數十丈,其下似一層浮圖,白鷗之所翔,元雲之 所入也。東南有香爐山,孤峰獨秀起,游氣籠其上,則 氤氳若香煙;白雲映其外,則炳然與眾峰殊別。將雨, 其下水氣湧出如馬車,蓋此龍井之所吐。其左則翠 林,青雀,白猿之所憩,元鳥之所蟄。西有石門,其前似 雙闕,壁立千餘仞,而瀑布流其中,鳥獸」草木為美。靈 藥萬物之奇。略舉其異而已耳。

按《潯陽記》:「匡俗,周武王時人,屢逃徵聘,結廬此山。後 登仙,空廬尚在,弟子稱為廬山」,又名匡山,蓋稱其姓 也。

廬山頂上有一池,水池中有三石鴈,霜落則飛。山北 有五老峰,於廬山最為峻極,橫隱蒼穹,積石巉巖,迥 壓彭蠡,其形勢如河中虞鄉縣前五老之形,故名之。 「上霄峰」,在廬山東南,秦皇登之,與霄漢相接,因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