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高處有刻石,字大如掌,背隱起焉,僅百餘言。

按張野《廬山記》:廬山天將雨,則有白雲或冠峰巖,或 亙中嶺,俗謂之山帶,不出三日必雨。

按《九微志》:「周武王時,方輔先生與李聃跨白驢入山, 煉丹得道仙去,惟廬存,故名廬山。」

按周景式《廬山記》:「廬山匡續,字子孝,本東里子,出武 王時。生而神異,屢逃徵聘,廬于此山。時人敬事之。續 後仙去,空廬尚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如烏號。 世稱廬君,故山取號焉。」

廬山之北,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高聳其狀石 門,因有「石門」之目焉。水道雙石之中,懸流飛澍,近三 百許步,望之連天,若曳飛練於霄漢中矣。

按《豫章古今記》:「輔山即今廬山也。上有泉二,其一常 熱,可燖雞㹠之類,今為湯院。源之西有洪井,洪崖隱 焉。」

按《寰宇記》:匡裕兄弟七人皆有道術,結廬于此山。仙 去,宮廬尚在,故曰廬山。山有三宮,上宮居巖表,人不 能及,有三石梁,長十丈,闊盈尺,其下虛懸。晉術士吳 猛嘗于此巖樹下見一老翁,以玉杯承甘露漿與飲。 次宮隔一谷,有界城,悉是平石,兩邊有小圓峰,呼為 左右帳,立群石如駝馬之形;下宮在彭蠡湖際,其山 有紫芝田四十畝,常有二仙童採芝,人若逐之,但聞 呼曰「猖客。」若覓芝草,寂無所見云。

按《洞天福地記》:「第八洞天廬山,周迴二百六十里,名 洞靈詠真之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治之。」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江南廬山在江州潯陽縣 東三十二里,南康軍城北十五里,本名鄣山。《郡縣志》 云:匡俗廬于此山。漢武帝拜為大明公,俗號廬君,故 名。山周五百餘里,太史公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河。」廬 山東白鹿洞,唐李渤之隱居,南唐創書院。「潯陽今 德化」,匡俗字子孝。

按《方輿勝覽》:江東路南康軍廬山,在城北十五里。唐 白樂天《草堂記》:「康廬奇秀甲天下。」

「五老峰」,在廬山,五峰相連,故名。浮屠、老子之宮,皆在 其下。

「漢陽峰」在廬山上。

獅子峰在五老峰之東。

「蓮花峰」在廬山。

三石梁,《潯陽記》:「廬山有三石梁,長數尺,廣不盈尺,杳 然無底。吳猛與弟子躡石梁而度,見金闕玉房,地皆 五色,見一老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露與猛。」

青牛谷在五老峰下。《九江錄》云:「昔有道士洪志,乘青 牛得道于此。」

錦繡谷,《廬山記》云:「奇花異草,不可殫述。三四月間,紅 紫匝地如錦繡,故名。」

白鹿書堂唐李渤與兄涉俱隱于此山,嘗養一白鹿, 因名之。南唐昇元中,建學館,以李道為洞主,掌其教 授。《長編》云:「太平二年,知江州周述言,廬山白鹿洞學 徒嘗數千百人,乞賜《九經》,使之肄習。」詔國子給本,仍 傳送之。

《五老堂蘇子由詩》:「五老高閑不入城,開軒肯就使君 迎。座中不著閑賓客,物外真成六弟兄。」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廬山,在府城南山之陰也,古名 南鄣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二百五十里,其山九 層,川亦九派,一名匡廬山,亦曰康廬,又為匡山,又曰 匡阜。」《道書》第三十六福地,「天將雨,則有白氣先摶而 纓絡于山嶺下,俗謂之山帶。及至觸石吐雲,則倏忽 而集。或大風振巖,逸響動谷,群籟競奏,其聲駭人。其」 山有上霄峰、雙劍峰、雞公山、圭璧峰、錦繡峰、蓮花峰、 佛手巖、香爐峰、大林峰、擲筆峰、紫霄峰、石門諸勝,而 五老峰為最高。又有蓮花洞、繙經臺、聖燈崖、虎溪、天 池、康王谷、栖賢谷、文殊臺、清源池、金井、玉淵,無不極 其高深幽怪,而瀑布尤甲天下。至如石鴈之翔舞,寶 樹之扶疏,乃其小者矣。伏滔謂為「江陽之名岳,梁元 帝謂為南國之德鎮,湛方生以為神明之區域云。 按《江西通志山川考》。『廬山在南康府治北二十里,脈 接衡陽。由武功來,古南障山也』。」

又在九江府城南二十五里,其脈來自高良白藤,迤 𨓦走東北,三面阻水,其西乃大陸,群山所奔湊也。 按《南康府志山川攷》:「廬山在郡治北,脈接衡陽,由武 功來。去治約二十里,古南鄣山也。亦謂天子都天子 障,又謂靖廬山。」又輔山。又《南康山志》傳「周武王時,方 輔先生與李老聃跨白驢入山,煉丹得道仙去,惟廬 存」,故名廬山。又匡俗一名續,字子孝,屢逃徵聘,廬於 此山。又《謝顥碑》:「周威烈王以安車迓匡續仙去,邦人 以先生姓,呼為匡山。」宋開寶中,避宋太祖諱,更名康 山。今仍稱廬山。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又云七千三 百六十丈,凡有七重,圍基周迴五百里,出風入雨,懷 靈抱異,道書稱為第八洞天,是南方巨鎮也。

五老峰去縣北三十里,為廬山盡處。石山骨立,突兀 凌霄,如五老人駢肩。然懸崖峭壁,人不可登。雲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