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大漢陽峰者,匡廬之中榦也,高與天接,俗謂漢王登 此,名漢王峰,理或然也。自遠望之,如在青冥之上。陟 其巔,正復坦然無林篁,獨露面目。每風收霽放,仰眺 列星,俯窺萬派,迥然獨闢者矣。《山疏》云:「漢陽峰,登者 聳身縹緲八荒,皆顧廬山之絕頂也。」

其傍有《竹影寺》,明慧燈禪師建。

漢陽峰麓有松隱庵,乃石琳老宿《隱居舊志》謂「漢陽 峰乃廬頂南之大嶺也。南康人謂其上有漢王陵,故 名漢王峰。」然考《豫章古今志》,並無所謂漢王陵者,皆 誕語也。大抵此峰高出眾嶺,東放乎桃林諸水,而西 迄乎康王諸谷,故語廬頂之峻偉必歸焉。

漢陽峰有峭壁曰「禹王崖」,相傳禹王治水時登此,故 名。

漢陽峰北有巨石,呼為天鏡石,其下有袈裟泉。《山疏》 云:「天鏡石大而且圓,平而且光,仰天直照,故名。」又曰: 「即曬穀石,為匡廬絕頂」,明了宗法師建寺,額「匡頂寺。」 板屋崖牆,制頗瑰偉。寺東袈裟泉,師造寺廚,汲甚艱。 夜坐其處,持大悲咒,七夕輒放異光,泉忽湧出,濺濕 袈裟,故名。

《天鏡》西下為烏龍潭,凡數處,諸流匯之。潭旁人家,都 居蓁莽,曲曲溪流,環貫頂背。峻者如蜂房,下者若蚓 舍,中惟青天一片。

白雲庵在烏龍潭上。厥土宜杏,僧以農為業。庵前祀 漢淮陰侯。陶宏中詩云:「霽放森峰洗白雲,孟婆瑟瑟 鬥猿軍。月還山漏支棲鳥,石上星生箇箇文。」

漢陽之支西行長嶺,橫亙如鼇脊,然遊者莫能至。山 勢森森,直接紫霄,其中有黃鶯呰,四圍峰勢羅列,中 開梵剎,脩林茂竹,誠為佳遯之地也。樵人說「此為昔 人避亂之處。」

漢陽之西南徼為香山寺。香山由白樂天得名。相傳 樂天曾居此,事無可攷。或曰:「因近香爐峰而名耳。」寺 為明若己法師建。若己乃憨山大師門人,生平梗概, 德行自居,影不妄出。

寺下有瀑布。《山疏》云:「香山水逕簡寂觀橋出湖, 瀑布西有小瀑布。」又西上為登雲庵,庵為香山僧可 還建。

登雲之西,有「碧虛庵」,僧碧虛建。

漢陽之西南有香爐峰。《山疏》云:「香爐峰有三,此在匡 南,亦峻偉特奇也。」

李青蓮書臺其陽有「日照庵」,庵取太白之詩而名也。 佛林老宿建。

日照庵下為龍泉嶺,嶺下有聽松庵。《山疏》云:「聽松庵 在簡寂觀後,萬松道人之退居也,其徒澄穎住之。庵 後為布雲崖,右有錫杖峰,前有浮耒、石擣、藥臼、雙溪 兩瀑布,亦佳曠地也。道人即五老峰覺一禪師弟子, 愛廬陽之暢,因卜此焉。」

漢陽之南巖為黃巖,其下有嵌石。《廬山疏》云:「黃巖一 洞也,曲徑通幽,周迴而上,層疊者三,皆神工鬼斧,天 然造出。」

若昧明太師塔。山祖漢陽峰,萬疊煙巒,層抱其基。漢 陽峰之北為樓臺峰,又北為黃龍山,黃龍庵在焉。《山 疏》云:「黃龍山有三,其一在弔橋,其二黃龍潭上,其三 在隘口之南為黃龍觀,即文女真跨黃龍昇仙處。 黃龍山鄰上弔橋,其中有般若庵。」

下弔橋有「蓮社居。」

弔橋之上有高尖石。石乃一峰也,尖削峭麗,人呼為 「高尖石。」其傍有庵。

石禪庵:為楚黃洪周祿題額,明慈舟、遍舟二禪師手 闢。

「真如庵」,熊文舉題額。

黃龍山下有石門蓮社。楚劉肇國《序》云:「余自西林與 禪隱繼先遇,追論二公與諸高賢甚悉。越數載,復遊 虎溪,詢而知為石門蓮社主人矣。遂爾策杖匡山,會 晤於其社,與同社十餘友,遊息於青松紫竹之間。蓮 香襲人,清泉生韻,詩歌之餘,寧復向人間問世事乎? 永遠當年,與陶、謝諸賢,風景宛然在目。信乎晉代之」 蓮社可復睹於今日也夫蓮以社傳,社以人傳,其與 石門俱千古不朽云。《詩》云:石門峻極石頭空,一水淵 淵萬壑通,追昔虎溪千古意,猶存香谷白蓮風 緇孝庵。

擲筆峰下有東隱庵。《山疏》云:「東隱庵即若昧法師別 號東隱,因以名庵,今稱東淨室。」南康但直生諱宗皋 者,嘗訪法師於此,遂拜為莫逆友。法師居此三載,徙 黃巖,興復、開先後之揚州。

龍角石,《山疏》云:「石在天池山。」王思任記:「從龍角石取 推車嶺,望大林峰,入大林寺,皆可行也。嶔崎之極,忽 坦率綿亙,置雞犬里巷,絕不知是萬山。」

白蓮峰,在擲筆峰北。

火燄峰,即舊名九奇者。王思任《記》云:「火燄峰亙百餘 丈,向所仰為指矗者,皆石筍也。石怒起如驚雷,籜最 銳,一株踞其頂,望鄱湖白氣中有履數點,又如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