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輪第一峰」是也。

其側為石鏡峰,有溪曰石鏡溪。《列異記》云:「峰有圓石, 懸崖瑩徹,光可以鑑人,然隱見不常。」謝靈運詩云:「攀 崖照石鏡」是也。

石鏡之旁有兜率峰、玉簾泉,泉下如散玉,到潭復卷, 故名。蠡雲老宿建亭於旁,甚麗,往來者多題詠。 金輪峰南為歸宗寺,寺為晉王羲之之宅也。初,羲之 守九江,西域佛馱耶舍來廬山。羲之雅重其德,因捨 宅為寺以居之。《南康志》云:「寺壯麗,為山南諸剎之冠。 嘉祐間,周伯祥修,已而敗廢。至明洪武,僧道溟、懷瓚、 惠清」相繼營之,後又廢。有達觀大師行遊於此,見墮 落不忍,寺前有大松亦枯,因對矢曰:「吾後日若能興 復此寺,松可復生。」師去後,其松漸漸青矣。明年復來, 見松如故,因題為「復生松」,其寺復興焉。是後蠡雲老 宿續而營之。五臺埋菴宜大師有《復生松記》。主席歸 宗者十有四人:曰耶舍,曰智常,曰道銓,曰「義柔,曰《策 真》、曰慧成、曰可宣,曰懷惲,曰弘章、曰慧通,曰《芝菴主》, 曰真淨、曰真牧,曰《曇華》。」

「歸宗寺後有養鵝池」、「洗墨池」,二池皆羲之手蹟。寺後 崖上有《大力庵》。

歸宗寺東北為佘峰,其下有屏風山、屏風寺,《南康志》 云:「屏風寺即佘峰庵,在屏風山北。宋淳熙間,僧太虛 刱,後敗。明成化初,僧廣玉重建。」

「歸宗寺」東南為西古山,山西南為師林嶺,下有石屋 書堂,崖石如屋,可避風雨,宋陳準之別墅也,朱文公 愛之,扁今名。

又西南為象山,其下有宋侍郎吳愈墓。《山疏》云:「愈官 兵部,南渡忽逝,葬此。」

佘峰東北為紫霄峰。《山疏》云:「紫霄峰以譚先生得名, 或云譚子因居此峰頂,故號紫霄也。」亦名上霄峰,在 佘峰東北,二峰並峙,俱有石室。上霄石室兩壁相夾, 中有字如鳥跡,其室不深。紫霄石室外嵌而內向下, 深不可測,亦有字跡,但未見其點畫耳。其巔有巨石, 曰定心石,言遊者攀蘿至頂,坐此石久而心始定也。 峰有翔鸞展翼之勢。登此者其心惶惶焉。

天柱關,在紫霄北崖上。雙石尖削並起,徑由中通,闊 不盈咫,下臨萬仞絕壑,行者攀緣,仄足而進。

譚道士《鬥法石山疏》云:譚初來棲隱洞,其夜有一物 似象非象,張口噬譚,譚結印,其物循崖而去。譚握劍 逐至崖石上,抵抗百回,始不見。《江南野史》云:「嘗有僧 刱亭於溪滸,惡頑石為礙,欲去之,用力甚多而不能 平。譚曰:『此易易耳』。遂結印噀水,命斧擊之,石應手如 粉。」

陶靖節、陸修靜「對酌臺」在紫霄南巖上。相傳陶淵明 乘籃輿登山,每偕修靜同陟紫霄,有弟子攜酒隨之, 遇可憩處即飲。

漢陽之南諸峰森森如排劎戟,走東北,惟紫霄峰乃 漢陽南諸峰之首也。上有石室,禹刻《圖經》云:「紫霄峰 有石室,昔大禹治水,嘗登其巔,以眺六合,望水湍,因 刻石於石室中。」《水經注》云:「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 里數丈尺,今猶得刻石號焉。」紫霄之下有艑底池。《集 仙傳》云:「王敦據武昌,將叛許遜,吳猛、郭璞欲說止之」, 璞先以讜言見殺。敦又欲殺許吳,許吳心知之,欲去 不可,乃擲杯為鶴,迴翔梁間。眾懽咸仰視之,許吳遂 隱去。至江上,問欲東適舟師,無與共持舟者,不得行。 許吳曰:「第具舟,吾為若行之。」乃以二龍夾舟,騰上空 中行之,戒舟人無竊視。遂東至廬阜之上。許吳欲觀 上霄之勝,稍卑之舟,兩舷戛木,戚戚有聲。舟人疑而 窺之,龍怒委舟而去,舟遂墮於上霄之巔,推碎,惟底 存焉。今艑底池,其遺跡也。許吳乃授舟人丹訣,使隱 上霄,後成地仙。

棲隱洞,道士譚紫霄居之。《真仙通鑑》云:「紫霄,泉州人。 遇異人有所得,閩王昶師事之,封正一先生。閩亡,去 隱廬山棲隱洞。南唐後主召至金陵,賜號金門羽客。」 陳貺《隱居山疏》云:「貺,閩人,南唐時與權、阮隱紫霄峰 下,力田自食,逾三十載,為學者師。後徵至金陵,且官 之,固辭不受,賜帛遣歸舊隱。」今不知處。

謝景仙「隱居。」景仙,宋人。

柳宏書堂《南康志》云:「宏,建昌人,舉進士,為江州德化 令,過廬山,愛之。後官至九卿,歸,築書堂於此。今柳公 庵其基也。」

崇善觀,《通鑑》云:女真楊保宗,不知何許人,及笄許聘 矣,忽有悟去為道士,入廬山崇善觀,卻粒煉形。南唐 元宗聞之,詔赴京,引入禁中,見諸嬪御,賜紫衣金帛, 諸嬪御競施服玩珍珠,數逾千萬。詔新其宇,尚書郎 韓熙載撰記,賜額曰「真風觀」,又詔臣下作詩送之。 先天觀,梁大同中鄱陽守李支江建。

黃洞源庵洞源者,桃源洞人也。善道術,劾治鬼神,號 「三洞法師。」

《李道沖庵》道沖,潯陽人,不茹葷酒,講《莊》《老》。忽語門人 曰:「吾欲遠行,不復還矣。」眾未悟其言,競沮,留之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