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自山委蛇而出,直達於江。然則尊勝庵之石門,非水 源矣。院有崇寧間西天僧金總持像,及貝多葉梵書 數十,辟支佛牙,觀畢,回道徹謁隆禪師塔,其旁即定 心石也。道徹,指其前一峰為十八賢臺,未知是否新 羅巖。草深路迷,不能至歸院。日方斜,復度嶺。行二里 許,至主簿塔洞。視空闊,又非第四亭而上可比。東西 二林,歷歷在眼,而江州屋壁已可辨。有九十九峰,櫛 比磬折,如城垛然。王韶觀文葬其下,此登眺最佳處 也。稍前,至佛手巖,雪花滿樹,庵門尚閉,乃知昨日大 雪,今日驟霽。望南山雪氣猶未散,賦小詩云:「十月頑 陰不見山,山中一夜雪封庵。伊予的有尋仙分,日照 北山雲在南。」聞每歲自九月便有雪,至三四月乃消 去。巖石空洞,不止容百人,下有泉水。道徹,云:巖上立 峰如指,故號佛手,近為野火焚裂矣。緣巖後細路數 百步,東望一峰,即舊峰頂院,今廢。或云:其間方是錦 繡谷,達於平田。又下視磐石,相傳遠公講經臺也。自 佛手巖一二里,渡小溪,乃至大林寺,遭野火,僅有基 址。其額為教練者,徙寘墳庵,併令一僧據其田,人無 知者。予按白樂天詩:「心實慕之,物色乃能至。」其旁小 徑,即下山南棲賢路也,地在山頂,而反平行。謝靈運 詩云:「冬夏共霜雪」,其高可知。予作《弔大林》詩云:「上盡 諸峰地轉平,天低雲近日多陰。古來南北通雙徑,此 去東西啟二林。虞世南碑從泯沒,白居易序合推尋。 康廬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陸沉。」黃昏歸至天池, 禮文殊求燈,閃爍合離,或在淮南,或在近嶺,高者天 半,低者掠地。又賦小詩云:「代馬腥膻暗五臺,南方世 界且徘回。傳燈便是真知識,不用奔波學善才。」是日 雲散日出,寒燠適中,甚愜素志。山中薯蕷花,全類蝴 蝶,又有萬年松、羅漢線、菩薩石。戊午早,同道徹望羅 漢巖,即下山。山上微雪,山半乃為雨矣。由石門澗出 官路,稍前即岳家市。自此可上化城,不惟足力有限。 又《山記》止言石盤之美,而樓閣已非昔。遙睇而去,回 視文殊亭,渺在峰頂,主簿塔僅如枮木,佛手巖屋彷 彿可辨,始嘆昨日登涉之不易也。午時至林口寺,過 杳谷慧永禪師塔,入西林寺,即慧永道場也。流水㶁 㶁,循階除,賞玩不能去。寺不經火,但不葺耳。牛僧孺 書寺額,佛像獨被冠纓。訪水閣,院已廢,但存浮圖七 級。次至東林,晉慧遠法帥道場法師鴈門人,於是寺 前方興鴈門市。虎溪在寺門之外。《山記》云:「清溪有亭, 牛僧孺太和四年書。」神運之殿,南,唐元宗題神運水。 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殿後白蓮池、晉輦經藏院、白公 草堂、雙玉澗、明皇銅像、唐壁畫等。上方舍利塔,顏魯 公題名。上方之外,虎跑泉、五彩閣、甘露戒壇。其西石 磴三百級。滴翠亭、殷仲堪聰明泉、佛影臺、晉朝三杉, 是寺最為古剎,而兵火中巋然獨存。入門,樓閣華煥, 宛如仙宮。長老本然,自號混融,師宦族也。共飯畢,同 訪遠公塔,次至照覺、佛海二塔。歸登五百羅漢閣,望 諸峰,閣下即內三門也。出東林二里至廣福院,本大 明公廟,靖國元年封清公真人。《記》云:「真人姓匡名續, 字君孝,出自殷周之際,居此山。或云受道於仙人,共 遊此山,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或云:「匡 俗漢人,漢初封越廬君,故曰廬山。」次至太平興國宮, 街衢門闕,氣象清華。劉越石高三四尺,根植地中,在 宮門之外,仙鄉亭廢矣。宮倚聖治峰,正殿惟設採訪 使者像,其後乃太上本命殿,兩廊繪使者變相儀衛, 次以五百靈官。又其後有雲無心堂,臨流水可愛,道 士皆星居。有劉烈者,號虛谷先生,嘗進《易解》,云知宮, 留宿不果,登新創鐘樓而行。樓名景陽,華麗殊甚。日 落,至清虛道人皇甫坦庵,飯罷館焉。坦被遇太上,結 庵撥雲峰下。自言兗州瑕丘人,久在川陝,嘗遇朱桃 椎,善布氣,時時書字,決人禍福。或云年七十一,山中 道士言其顏貌已不逮二十年前矣。近損足未能步, 而茅山張椿齡亦被遇。太上今年亦得此疾,異哉。庵 側有泉,太上題曰「神泉。」又為閣以藏御書及像設。己 未早,皇甫道人再具飯。飯訖,行數百步,至雲溪庵。自 此遂出官道,則遇妙智院及蛇岡。予欲趨太乙宮,或 謂小路差近,乃過擊牛墩,皆茅峽峻嶺,亦六七里方 至,即董奉上昇之地。大概二十一日已記之。其事出 葛洪《神仙傳》。觀在蓮花峰下,不經兵火,有昇元六年 韓王知證記,是時猶謂之廟。保大十二年記,則為觀 矣。宣和二年,封奉為昇元真人。觀中猶種杏,前殿一 株甚大。其後又有種杏軒,春時不妨宴遊也。先道士 蕭惟憶,年七十餘,未嘗出門,視其貌,蓋有所養者。自 觀五里至禪智院,以其為舊屋,故遊焉。《記》言院後有 綠野亭,忘記詢問。進至雙溪寶嚴禪院,再飯,同長老 世顯步過雲慶庵,《記》言因流泉為池,多蓄魴鯉,今僅 存坳窪耳。假世顯之驢,令庵僧致康前導,過寶積庵, 殊不葺治,但有程公批師孟詩刻。訪白雲亭,已為王 秀才治冢其上,披荊棘,尋所謂磐石鳴泉。久之,訪見 泉石誠佳,而又北望湓江,宜陳舜俞以為山北最佳 之庵。此去江州纔二十餘里,山北之境盡矣。跨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