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一卷目錄

 廬山部藝文二

  白鹿洞賦         宋朱熹

  與曹晉叔書         前人

  與丞相別紙         前人

  與丞相劄子         前人

  申修白鹿洞書院狀      前人

  廬山臥龍庵記        前人

  白蓮社圖記        葉夢得

  遊廬山記         王廷珪

  遊廬山記         元李洞

  匡廬結社圖跋       明宋濂

  自建昌州行廬山下記     王禕

  遊棲賢院觀三峽橋記     前人

  開先寺觀瀑布記       前人

  遊白鹿洞記         彭時

  廬山賦           胡儼

  遊廬山記         李夢陽

  由捨身巖至文殊獅子巖記   前人

  由天池踰含鄱嶺至三峽澗記  前人

  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    前人

  識廬山記後         前人

  谷簾泉賦          前人

  白鹿洞賦          祁順

  廬山讀書臺記        王瑧

山川典第一百四十一卷

廬山部藝文二

白鹿洞賦         宋朱熹

承后皇之嘉惠,宅廬阜之南疆。閔原田之告病,惕農 扈之非良。粵冬孟之既望,夙余駕乎山之塘。徑北原 以東騖,陟李氏之崇岡。揆厥號之所繇,得頹址於榛 荒。曰「昔山人之隱處,至今永久而流芳。」自昇元之有 土,始變塾而為庠。儼衣冠而絃誦,紛濟濟而洋洋。在 叔季而且然,矧休明之景運。皇穆穆以當天,一軌文 「而來混,念敦篤於化原,乃搜剔乎遺遯,分黃卷以置 郵,廣青衿之疑問,樂《菁莪》之長育。拔雋髦而登進,迨 繼照於咸平,又增修而罔倦。旋錫冕以華其歸琛,亦 肯堂而貽孫,悵茂草於熙寧,尚茲今其奚論。天既啟 余以堂壇,友又訂余以冊書,謂此前修之逸跡,復關 我聖之宏模。」亦既震於余衷,乃謀度「而咨諏。尹悉心 以綱紀,吏竭蹶而奔趨。士釋經而敦事,工殫巧而獻 圖。曾日月之幾何,屹廈屋之渠渠。山蔥蘢而遶舍,水 汨㶁而循除。諒昔人之樂此,羌異世而同符。偉章甫 之峨峨,抱遺經而來集。豈顓眺聽之為娛,實覬宮牆 之可入。愧余修之不敏,何子望之能給。矧道體之無 窮,又豈一言之可緝。」請姑誦其昔聞,庶有開於時習。 曰「明誠其兩進,抑敬義其偕立。允莘摯之所懷,謹巷 顏之攸執。彼青紫之勢榮,亦何心於俛拾。」《亂》曰:「澗水 觸石,鏘鳴璆兮。山木苯䔿,枝相樛兮。彼藏以修,息且 遊兮。德崇業茂,聖澤流兮。往者弗及,余心憂兮。來者 有繼兮我將焉求。」

與曹晉叔書         前人

熹此既多病,而郡中窘闕,外縣廢壞,本初不為久計, 不欲深料理。今決不容久安。前月末已上祠,請度更 半月必有報,萬一不遂,不免再請,以必得為期耳。學 中時到,今已漸有能致思者,但恨非久客,不能盡所 以告語之意。廬阜亦唯三峽、《玉淵》為最勝,然暫遊不 款,賓從猥多,不無勞擾,亦不敢數出也。作官,不好相 此可見,山亦不可得遊,而況其他乎?谷簾遠未能至, 但飲其水,信佳。恨遠不能奉寄,以助甘旨之奉耳。趙 丞書托以附的便。渠前日遣人來,有書,今卻附納。直 卿已歸,所與之書,亦回納也。《周子》一冊,二圖已就令 納去。又一本寄伯謨,不及別書,便中承書,甚慰意也。 子澄近到此,相聚甚樂,謾知之。

與丞相別紙         前人

「熹區區愚懇,已具前幅,復不自量,輒有踰涯之請,忘 其罪戾,敢私言之。」熹愚昧之資,少即疏懶,書史之外, 酷好山水。今以某官造化之力,乃得為吏。廬阜之下, 其丘林泉石,號為東南最殊勝處,固已私愜所願,而 去歲勞農山間,又得所謂白鹿洞者,溪山邃密,林樾 茂美,尤有幽絕之致。熹惟是雖遐僻,而實先朝所嘗 「留意,不當廢墜至於如此。乃即其處復立七架小屋 五間,亦已具狀申省矣。因竊妄意,以為朝廷儻欲復 修廢官,以闡祖宗崇儒右文之化,則熹雖不肖,請得 充備洞主之員,將與二三學徒讀書講道於其間,庶 幾上有以副知遇使令之意,下有以遂平生之懷。若 復更蒙矜憐,假之稍廩,略如祠官之」入,則在熹又為 過望,而於州縣亦不甚至有糜耗。顧以事體希闊,言 之若草野而倨侮者,是以不敢輒具公狀申聞。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