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臥崖上,月在松杪。其下即錦繡谷,謂春時谷中花開 猶錦繡也,故云。又謂每風雨聞鐘磬梵唄,寺蓋隱其 中云。是晚,下宿福海寺。明日,到圓通,飲三蘇堂。又明 日,導者失路,遂踰匡王,觀谷簾泉、淵明、栗里抵靈湯, 由是蓋轉而之山南矣。乃從報先寺、杏壇間,遙望白 雲、紫霄諸峰,森猶紫筍矗其巔,耶舍塔冠簪玉如。憩 歸宗寺,觀晉王右軍羲之墨池、鵝池,酌鸞溪一滴泉。 夜宿陸修靜簡寂觀所當軒白雲川中。登石壇,瞻魁 斗,徜徉雙瀑間。早書「所當軒白雲川」而去。至開先寺, 其東馬尾泉,其西飛玉泉、萬竹亭、漱玉亭、青玉峽,峻 宇天闢,兩崖嵐翠欲滴。其地如大甕,泓渟為潭。有巨 石,水從中來,觸石分二道以出,狀若白龍,飛墜潭中, 盤旋數四。循石阪下,其巔委勢,遠益緩,始逡巡歛怒 趨去。登雲錦閣西軒,望瀑布,其旁香爐、雙劎二峰尤 秀麗。上有三石梁,橫絕青冥,杳不見底,苔滑不可度, 度,輒得遇異人。瀑行青壁間,如長虹委蛇,下沉邃淵。 須臾,大風暴起,泉不得行。從旁掣曳,欲斷還續。忽飛 旋重輪,直入空際。迴風一散,萬象冥蒙。或文綃霞綬, 陟降天際。偶隨飆車,奄爾而逝。瞬息萬狀,殆不可窮。 急雨繼之,四山霧晦,銀竹森豎,形神開悟,自以茲遊 冠絕平生。即相與命酒,頹然就醉以臥。明日,越羅漢 閣,東行五老峰下,五老頷頤隆肩欲欬以嗽者,蒼然 負幃薄以立,覬其或與我語。笑顧久之,度松關,入棲 賢,以三峽陸羽泉、玉囦潭之奇,因遂留宿焉。次早,見 硃砂峰於雲屏閣,僧謂棲賢李渤、楞伽李公擇讀書 處。其南有洗馬澗,繇白鶴觀以往,亦李渤讀書處,今 為紫陽朱先生白鹿洞書院。其梁於澗,曰「貫道之憍」; 其澗之隈,曰「勘書之臺」,又曰「風泉雲壑」,曰「聖澤之泉。」 致祀殿庭下,拜先生遺像於祠。隨至尋真觀,女道士 蔡尋真於此仙去,乃攜衾裯,躋山巔,觀所謂「三疊泉」, 方二三里,抵水壑,已無路。稍進皆鳥道,嶄削,訖不得 前。上摩蒼冥,下俯幽壑,仰見一峰,戴巨磐石,直立雲 表。攀緣側足,如是歷九奇峰,謂之九疊雲屏,而泉出 其後山窮絕處也。樵豎見止,謂遊者往往觸風雨雲 霧,類不得見而返。及至天宇澄霽,向之磐石,如出井 底,四圍巒障欲合,泉若瓊簾,從空懸布,為三疊而下。 透映蒼寒,飛淙濺霧,灑面蒙密,蘧然以醒,謂天地窮 而萬物亦窮也。或又云:「方冬泉脈尚微,其行觸坎疊」, 必轂轉,久之始下。狀又若素絲千仞,洞貫三大雪,毬 於空中,微陽抱景,煥爛輝發,蓋谷簾泉、瀑布、三峽橋、 青玉峽為山南北之冠,而「雲屏、三疊泉」,又青玉峽、瀑 布、谷簾之冠也。山至邃,境至清,勢不得留。月中捫蘿, 下宿於尋真。明日,經李騰空昭德觀吳章山寶巖去, 祀周元公墓而歸。是夕大風雨,李洞溉之記。

匡廬結社圖跋       明宋濂

右《匡廬十八賢圖》一卷,上有博古堂印識,不知何人 所作。描法學馬和之,人物布置則彷彿東林石刻,而 韻度過焉。其二人相向立,一人戴黃冠,手持衣袂,而 揚眉欲吐言者,道士陸修靜也;一人斂容而聽之者, 法師慧遠也。其一人冠漉酒巾,披羊裘,策杖徐行,而 蕭散之氣猶可掬者,陶元亮也。其一人躡屩摳衣,笑 指元亮者,畢穎之也;其一人執羽扇宴坐芭蕉林下 者,慧遠之弟慧持也。其一人與持對坐,合爪豎二指 者,僧跋陀也;其一人俯仰其手,操塵尾斜拂坐陀下 者,宗少文也;其一人居持右,抵肩作禮而為貌甚恭 者,僧曇順也。其三人皆披甲,一人持鐵如意,一人展 卷讀;一人美髯而反顧者,則劉程之、雷仲倫、周道祖 也。餘則余忘之矣。又頗記程之《蓮社文》云:「歲在攝提 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慧遠命正信之士豫 章雷次宗等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廬山般若臺精舍, 修西方淨土之學。」今所畫止十八人,取著名於時者 也。人數增減,相傳有不同者,所記異辭也。或疑修靜 與遠公不共時者,蓋晉有兩修靜,此正世稱簡寂先 生者也。當是時,晉室日微,上下相疑,殺戮大臣,如刈 草菅,士大夫往往不仕,托為方外之遊,如元亮、道祖、 少文輩,皆一時豪傑,其沉溺山林而弗返者,豈得已 哉?《傳》有之:「群賢在朝則天下治,君子入山則四海亂。」 三復斯言,撫圖流涕。

自建昌州行廬山下記     王禕

發德安西北行三十里,至廬山下,訪湯泉。湯泉在路 南,距山址不半里,甃石為池者五。南一池極熱,手不 可探。北四池水稍溫,人往往浴其中,然皆作硫黃臭。 予舊聞凡湯泉下必有硫黃,惟驪山者乃是礬也。礬 毒石,《本草》云:「性熱,入水水不冰,蠶食而肥,鼠食而死 也。」又數里,過醉石觀,即陶靖節故居栗里也,地屬星 子縣,而星子在晉為彭澤縣,觀已廢,惟有大石亙澗 中,石上隱然有人臥形,相傳靖節醉即臥此石上也。 按《史》,靖節為彭澤令,不肯束帶見督郵,遂解官歸。是 歲劉裕殺劉仲文,將移晉祚。陶義不事二姓,故托為 之辭以去,若將以微罪行耳,夫豈以一督郵為此悻 悻乎?靖節既歸,益放情於酒。人知其樂於酒,而固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