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99

此页尚未校对

釋梵龍。

宋可仙禪師來廬山,就巖而居三載,始住圓通。蘇東 坡贈仙公詩序云:「圓通禪寺,先君舊遊處也。軾四月 八日晚至,宿焉。明日乃先君忌日,故手寫《寶積獻蓋 頌佛偈》,以贈長老仙公。仙公撫掌笑曰:『昨夜夢寶蓋 飛下,著處輒出火,豈此祥乎』?」仙公住溫泉院,嘗題壁 上詩云:「禪庭誰作石龍頭,龍口溫泉沸不休。直待眾 生總無垢,我方清冷混常流。」蘇子瞻和一絕云:「石龍 有口口無根,自在流泉誰吐吞。若信眾生本無垢,此 泉何處覓寒溫。」

「大覺璉禪師居廬山。巖棲澗飲二十餘載。居訥禪師 薦應仁宗詔。」時宋皇祐間也。時居訥住圓通。

白雲端禪師,少齡得悟心要,結廬白雲峰下。與郭功 甫善,請住圓通。後唱道於江州能仁寺。

智隆禪師初結茅於紫霄峰三年廬忽傾倒。歌云。「茅 屋倒。道人蹤跡不須討。歸去無為自悠悠。但笑清風 明月老。」後住天池寺。

《大慧杲法師年譜》:「師六十八歲離梅陽,遍賞名山。抵 九江,太守朱公請說法於能仁寺,而以廬山圓通,敦 請住持,三辭而不獲。因舉道顏長老補其處。」按舊志 云:「大慧居廬山寶慶寺,與無垢居士張公子韶唱和 泉石,多佳什。」

真淨文禪師住歸宗周濂溪以黃魯直數與往來因 結「青松社。」

巖頭。禪師居廬山凌雲峰下永福院。 《澠水燕談錄》:「廬山寺有蓮花藏,藏有《白集》七十卷,傳 云:居易自寫同遠大師文集,不許出寺。廣明初,高駢 強取去。後四十餘年,有王長史者,遍求善本,校正而 藏之。旋又長史易去,頗多舛謬。真宗詔取至都下,令 侍臣以諸本參校繕寫,付寺僧謹藏之。」

李尚書公擇,少讀書於廬山五老峰白石庵之僧舍, 書幾萬卷。公擇既去,思以遺後之學者,不欲獨有其 書,乃藏於僧舍。其後。山中之人思之,目其居云「李氏 藏書山房」,而子瞻為之記。

《廬山通志》:「元仁宗延祐時,命江西行省進廬山圖。」 《紀遊集》:「元黎崱字景高,交南人。後歸化,授某官,賜土 田,居漢陽官湖之上。著書種樹,環堵蕭然,賓客過從 無虛日,常以遠人自待。惟志山水,餘不屑意。泰定中, 再遊廬阜,紀其所見,并人物、藝文為二卷。龍人夫、揭 徯斯、姜肅敬、許有壬皆有序。」

《南康舊志》:「葉清叟,名蘊真,隆興路儒學學錄。博學能 詩文,善醫,精太素脈。嘗入廬山採藥,遇異人與款言, 夜夢其人授二方以為丸,治人良驗。」

劉開,字立之。遊廬山,遇異人授《太素脈訣》,能預知人 生死,決其期日遠近,無不中者。世祖召赴闕,賜號「復 真先生。」卒,葬西古山。

弘治元年,廬山芝草生,有一本十餘莖者。又十七年 六月,廬山忽有聲隆隆鳴三日,天驟風震雷,晦冥大 雨如注,平地水高丈餘,蛟龍出,無筭。

《廬山疏》:王守仁嘗登廬山,一至天池,累月不出,有句 云:「昨夜月明峰頂宿,雷聲隱隱在山麓。醒來卻問山 下人,風雨三更捲茅屋。」親書四幅留寺後奉命討宸 濠,勒功於開先之石壁云: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寧藩 宸濠以南昌叛,稱兵向闕,破南康、九江,攻安慶,遠近 震動。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 「餘黨悉定。是時天子聞變赫怒,親統六師臨討,遂俘 宸濠以歸。於赫皇威,神武不殺,如霆之震,靡擊而折。 神器有歸,孰敢窺竊?天鑒於宸濠,式昭皇靈,嘉靖我 邦國。」正德庚辰正月晦,提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 「羅洪先字彥庵,吉州人,自幼穎悟,登殿試及第,遂隱 廬山,屢徵不出,家人討尋,杳然絕跡。」相傳入竹林寺, 因建「巢雲庵」於五老峰之東谷而祀之。

《譚元春》,字友夏,竟陵人。幾來廬山,擬結社不得,遂與 吳淑之作。《石廬詩序》云:「匡廬瀑布,縱於鴈宕,奇秀 故甲天下。青蓮九天之句,為面目一寫照,而未悉其 幻狀也。余嘗三躡其巔,每不獲一韻。主人陶潛,而後 匡君想落穆無知己哉。是九月泛章水,槎受風雨,繫 艇泊湖隄三朝夕,肥瀑新來,壑壑皆聲,欲招余遊矣。 乃扳蔓而上,時青蘚與杖履不和,輿力倍困,而遊情 益健。峰頭忽出少年齒,方在終賈,曳履披襟儼瓊瑤」, 人物自處,始知為淑之。其人顧余不禮,不及山以外 事啟口便談詩,不生瞻顧自任一開闢,若勿知前有 登壇客也。隨出《嵌石廬》詩一帙相示,其色雕雕然,其 聲錚錚然,其光杲杲然,爐煙紫篆,細遶香光,少年場 中傑氣橫九州者,必淑之一人也。郄詵謂「山行一」度, 洗盡五年塵土腸胃。淑之廬其側,何一度之足云!譚 子怡神誦之,曰:「山水清音,鐘發幽響。」今而後,不得謂 匡君乏知己也。

吉州蕭士瑋,字伯玉,久嗜佛書。嘗來廬山,與陸航遠 法師論釋氏之毀譽曰:「世有尊佛者幾人?毀佛者幾 人?不尊不毀者幾人?師試論之。」師曰:「不尊不毀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