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跨泉流,其下有水簾巖,舊有龍居之,夾兩山間, 東望遠峰,煙雨杳靄,秀出如畫。自是而入,地勢寬平, 膏腴數百畝。路之東南隅則碧蓮池,《山壇記》所謂「紅 蓮變白,今又碧」之處也。玳瑁石介其左。由池畔坦途 一望間有會仙亭。入觀門,澗水冬夏長流,乃蔡經宅、 麻姑、王方平所會之處。
丹霞洞,在觀西七里,係小有洞天,彌望皆黃茅白葦。 紹興甲寅,郡人避寇登其上,忽見一庵,有道人觀書。 雲門院在麻姑第三谷,乃唐德琳禪師卓庵之地。 仙都觀在麻姑山,今為祠官典領之職。王方平、陰長 生學道得仙之山。
麻姑壇在山上。
按《三才圖會》《麻姑山圖考》:「麻姑山在建昌府城西南 一十里,週迴四百里,即《道書》三十六洞天之一。」 按《圖書編麻姑山攷》,「旴江山水最勝而名天下,惟麻 姑。直城西十里,緣山麓而上百餘步有尋真亭,又數 百步有雲關嶺,極峻,山皆纍然,箘貯益上,斗折數百 步,至山半,勢益高。俯視諸山,如龍首峰,如赤面石,如 從姑」石,皆帖然出履下。山下有澗,囓石南奔十餘里, 其流如平布,石者如織組,其擁而下者如驅潮捲海。 前者未至,後者湧至,暴悍奇怪,莫可名狀。其聲細者 如響環珮如鳴球。其大者震撼林谷如轟雷,直上數 十仞,俄有水垂峽,如懸河。蓋所謂瀑布者,其雄壯瓌 異尢!為麻姑奇觀。
按《江西通志山川攷》:「麻姑山在建昌府城西南一十 里,有五老、萬壽等峰。山麓有桃花洞、尋真亭。山半有 半山亭,其前第二谷水飛流而下,稍上二里許,有瀑 布飛下二百餘尺,旁有雙練、枕流、湧雪、雲關、垂玉諸 亭。山門榜曰丹霞,小有洞天,門內有忘歸亭,亭旁有 水簾巖、碧蓮池、會仙亭。又有仙都觀,觀內有澗長流」, 世傳麻姑於此山得道,故名。
按《建昌府志山川攷》:「麻姑山在南城縣西南十里,其 勝概名天下,郡之鎮也。」
從姑山在縣東五里。魁然圓頂,若人踞而坐。登者緣 石磴而上數百級,有雙石峙如山,名「鐵關。」又上數十 級,為靈峰寺,殿閣皆倚巖瞰空為棧道。左有小巖,名 觀音山,石泉聲淙然,懸巖下為井,清寒襲人,名「玉井。」 又左有石洞,深杳而黑,名「玉洞」,一名伏虎洞。洞中有 竇,名「玉竇」,橫貫石中,石壁立而中裂,一裂痕若齒,名 「天梯」;一山巋然當空,名「天柱。」據天梯仰窺,天小僅如 一線,名「一線天。」岐出稍上數十級,可至絕頂。頂有石 如枰,世傳仙人對弈於上。二江如雙虹,自天蜿蜒而 下,勝概萬狀,真足為麻姑之從也。
按《南城縣志山川攷》:「麻姑山在縣城西南十里, 紀霞山在縣南十里麻姑山丹霞洞後,一名出雲山。 萬壽峰在縣西南十里麻姑山側,上有元和院, 逍遙峰在麻姑山。」
《五老峰》,在麻姑山,昔葛仙翁煉丹於上。
「秦人峰」,在麻姑山,去仙都觀之二里間。秦皇虐政,人 逃難此山。後有樵者入山遇之,面色黧黑,追之,則疾 如飛鳥,不可及。
仙王峰在縣西十五里,麻姑山丹霞洞祥符觀之右。 三峰高聳,其絕頂曰「仙王峰。」王、郭二仙尋浮丘公至 此,其上有三真君洞,即王、郭二仙與浮丘也。
「石羊峰」,在丹霞洞,祥符觀之後三里,有兩洞,穴時出 雲氣,人莫敢入。
華子岡在縣西十五里麻源之西。謝靈運《山居圖》云: 「華子岡在麻源第三谷。」故老相傳,華子期者,九江人, 甪里弟子,隱於潛山,後乃仙去,翔集此頂,故名。 駝鞍嶺,在縣西十里。俗呼麻嶺。麻源三谷,由此而入。 秋澤巖在從姑山。紹聖中,有僧暴身祈雨得應,故名。 下有靈峰寺。
觀音巖在縣西十里,近麻源。臨溪有石,上合下開,其 狀如門,俯身而入,緣石磴數十級,曲折而上。中有祠 宇,嵌石為之,四望群山如黛。溪水遶門,清可鑒髮,亦 奇勝也。
水簾巖在麻姑山金龍潭之側。
三谷俱在縣西十里。第一谷在麻姑南澗深邃,周回 數里。第二谷在麻姑山北,澗,多奇花異卉。第三谷在 麻源極北。
伏虎洞在縣東南五里從姑山上,一名「玉洞。」
桃源洞,在縣西南十里麻姑山神功泉之崖上。洞口 圓小,僅容一人入。
丹霞洞,在縣西南二十里,去仙都觀七里。
「風洞」,在丹霞觀後,風所從出處,草木不生,人跡罕到, 雖盛暑登其上,亦為之寒慄。
「雲門石壁」在縣西十里麻源三谷間。
錦溪在縣西南十里麻姑山上,舊名筠錦溪,「筠」字從 「竹」從「均」,犯宋御諱,故去之。
金龍潭在縣西南十里麻姑山上。唐元宗投金龍於 石池中,感黃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