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5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玉笥山部紀事

《臨江府志》:「漢梅福字子真,遊玉笥山,作壇於投龍潭 側,忽有神人授以採郁木碧茸法。子真悟,乃賦詩曰: 『雲霞一逕通,遲日瑣溶溶,春色桃花岸,溪頭採綠茸。 一日有青衣童子謂子真曰:『司命奉敕,令子權司郁 木福庭,慎勿稽遲』。詰旦,衣冠別同隱入郁木洞,後不 知所在』。」按:福,九江壽春人,為南昌尉,棄宮歸壽春。王 莽專政,變姓名為吳巿門卒。已而來豫章豐城南岐 里,聞玉笥山奇勝,乃徙寓之,其壇在三會峰投龍潭 側。又「煙雲臺,亦其煉丹處。宋元豐間,封壽春真人。 蕭子雲仕梁為黃門侍郎,棄官修道於郁木庭,道成 遂昇仙去。」《玉笥實錄》亦云,「子雲雲遊至玉笥,師事杜 元君成仙。」

《新淦縣志》《江南野史》載,「唐天祐間,玉笥山道士劉守 真,善調風角。揚州節度使楊行密遣將周本圍吉州, 與刺史彭玕戰於象牙潭。玕敗走,至新淦楓岡,聞守 真名,召至軍中。每逆戰,守真以術厭之,不能破。一夕, 劉死,玕戰不利,棄寨去。」

《臨江府志》:「蕭餉字濟父,新淦人。累試不利,遂卜築巴 丘之高原,望玉笥諸山,名之曰休亭。黃庭堅與為友, 常以『隱君子名之』。」

玉笥山部外編

《臨江府志》:「孔丘明,秦時人。與駱法通等十人相與結 義,避亂玉笥山中,修煉歲久。一日,有素服老人持銅 盂貯小鯉十尾授之曰:『此魚宜善事之』。遂於洞天後 鑿池畜之。其後九真得道,控馭九龍上昇,惟何紫霄 漫游不與上帝,命青衣童子齎紫衣玉冊召之,紫霄 受衣與冊,隱居山洞為地仙。今玉笥山中何君洞即」 由此名。

杜元老,名曇永,有道術。梁天監中,攜門人司門員外 郎錢文詠,乘舟載家南上玉笥山。初駐清虛館,後復 以居得勝地,構清真宮。蕭子雲助錢百萬成之。元老 自為《記》,書之於碑。梁武聞其風,賜號「金闕先生。」後於 大白峰頂白日昇天。

朱孺子,吳末入玉笥山,食菊花,白日乘雲而去。

仰山部彙考

唐鄭谷《讀書之仰山》:

仰山在今袁州府城南八十里,山高聳萬仞,週迴千 里,以其高不可陟,止可仰視,因名「仰山。」

按《方輿勝覽》江西路袁州仰山在州南八十里。為州 之鎮。山週迴一千里。高聳萬仞。不可登陟。只可仰觀。 以此得名。有寺曰太平興國寺及二神廟。舊傳二神 捐地與小釋迦結庵於此。山有水分流。會於正祠。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仰山在宜春縣,縣之鎮山也。上 有雪谷潭,水極冷。雖盛夏不可濯,龍所處也。絕頂為 集雲峰,夏時雲氣覆頂,則雨立至。冬天微陰,雪積,暉 映

按《袁州府志山川攷》:「仰山在府城南八十里,為府之 鎮。山週迴數百里,高聳萬仞,不可登陟,只可仰觀,因 名。絕頂名集雲峰。夏雲氣冒其巔則雨立至,冬微陰 則停雪。山下有寺,曰太平興國禪寺及二神廟。山有 水分流會於正廟。」

小仰山在府城南三十里,與大仰山連麓。晉鄧表修 煉於此,又號「仰表峰。」上有泉壇、石臼、藥竈,又名「水晶 山。」

按《宜春縣志山川攷》:「仰山在縣南八十里。」

《靈應石寶龜》,在城南仰山,正祠。

雪谷潭在仰山上,水極冷,盛夏不可濯。張嗣古詩:「崎 嶇鳥道開煙蘿,長松偃蹇聲蕩摩。白龍怒吼掛絕壁, 蒼兕離立迎清波。枯筇拄破青苔色,雷雨收功神歛 跡。窮源不得空歸來,掬雪摶珠三太息。」

獺逕潭在城南八十里仰山之上,泓渟澄深。《舊志》云: 「仰山,神龍之所宅也。」

叔季泉在仰山院之左傍有龍淵亭,或傳徐璠扣石 橋謁二神之所。

《祠廟考》:仰山古廟,在縣治南六十里仰山獺逕潭之 側。相傳昔有邑人徐璠,舟行至大孤山,有二蕭生云 居宜春仰山,遂同載而歸,至浦東告別,期至石橋相 訪。後徐至其處,見二龍,乃知為仰山神。唐會昌初,建 祠於仰山之陽,宋加王封,元符二年,賜祠額為「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