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白蛇異蝮,草木混處。其東即靈應峰,五龍宮也。 靈應峰在五龍宮後,松杉接翠,上凌星斗。昔仙人房 長鬚手植是木,親遇元帝。其西即宮門,蔬果園,芡池 蓮沼,分置上下
隱仙峰在龍頂之北,其下即隱仙巖,前曰「竹關」,即宮 中之第二門。山神堂在路之左。
陽鶴峰,在龍頂之西北。連峰疊嶂,修竹茂林,壽杉數 株。昔有瑞鶴巢宿於上,庵宇亦以此名。中有藥圃、蓮 池,隱者居之。嶺畔即上山正路。姚靈官祠即威烈王 也。
健人峰,在金頂之東北,三公山之右。上控雲霄,仰衝 牛斗,堂堂如天丁拱立之狀。下一巖名曰「道者巖」、 太師峰。
太傅峰。
太保峰三峰在金頂之東,又曰「三公山,在紫霄宮之 前,如玉筍分班,黃鶴猿猱,飛攀莫進,巫峽華頂,似難 並肩,極天下峻秀,無以加此。下有一巖,名曰三公巖, 山高雲深,陽光難駐,絕粒之士,始可棲此。」
《始老峰》。
《真老峰》。
皇老峰。
《鉉老峰》。
元老峰五峰在金頂東南,一名五老峰。五峰列居,宛 然筆架。昔元帝上昇,五老奉詔啟途,駐輦於此,地神 踴現,下即昇真巖。白雲澗,其水環崖飛湍由九渡澗 而出。
仙人峰。
「隱士峰」又二峰,在金頂之南,大嶺高山,僅能企仰,下 即隱士巖。本山神仙出沒,人多見之。或檞衣披髮,或 奇形異相,手足爪甲各長五六寸,或坐盤石,或濯澗 濱,真氣逼人,莫可近及。恍惚之間,俱失所在。
大名峰在金頂之西。數峰矗矗,正處陽明,竹木泉石, 森天蔭日。山深路僻,畬原沃壤,學道者多卜居之。中 有一庵,名曰「王母宮。」大松數株,羅列四畔。耆舊相傳: 昔聖母善勝太后尋訪元帝於此,後因名焉。
《中鼻峰》。
聚雲峰。
《手扒峰》。
《竹篠峰》。
牙峰又五峰,在《金頂》之東南。一嶺南飛,五峰分布, 崇岡峻壑,迢遙數里。中有山徑,名曰「主簿坳」,當均、房 往來之道。山蛭為害,莫能駐足。
聚雲峰下有一巖,名曰「集雲」,蛇虎所居,非修煉之所 也。
竈門峰,在金頂東南。「雲嶺橫鋪,怪石鞏豎。嵐煙瘴霧, 清晨如炊。」
九卿峰在金頂之南。峰巒秀麗,蔥蒨奇特。松篁花卉, 分置內外。傳曰「天真校福之所。」下有一巖,亦以是名。 昔有道流遊宿巖畔,夜聞金鐘玉磬之聲。下有深潭, 人莫能至。
伏魔峰在金頂之南,接來龍之脈。山勢威雄,林木挺 特,下即大小鬼谷,澗喧豗噴雪,裂石通流,常見靈龜 巨蛇,遊走上下。傳云元帝收魔,詰問聞奏,俟命之地。 玉筍峰在金頂之南,人呼曰「石人山」,以其峰巒之類 人也。其北名雞冠嶺,群峰裂地而上,有新篁未籜之 象。南澗之外即房州界,有山徑可通。下即碧峰巖,地 僻土肥,亦堪修養。
《拄笏峰》。
大夷峰又二峰,在金頂西,南望天柱、嵩、副之巘。岡嶺 平夷,其橫如帶。一峰回仰,渾如搢笏。一峰坦然,如掌 托天。皆猛獸所棲之域。
把鍼峰,在金頂之西。岑小而高,穎秀可敬。傳云:「元帝 頓悟之後,元君飛鐵杵於此。」
丹竈峰在金頂之西。其山類偃月之體,昏曉之交,間 有青煙紫霧,人謂丹竈凝煙,足跡不可及。 天馬峰在金頂之西百里,一名馬嘶山,一名西望峰, 即武當來山之正脈。按《圖記》,山自乾兌發源,歷關隴 金房之地,盤亙萬里而至于斯,當均房官道。中有龍 井,深不可測,泉清而美,商旅莫不飲爨於此。西澗發 源于西下一巖,名曰天馬巖,行旅多宿於內,俗呼「巖 屋」者是也。
雞鳴峰。
雞籠峰又二峰,在金頂峰之西,天馬峰之北,當均、房 官道,俗呼山曰大雞鳴、小雞鳴。右即金雞澗,會西澗 之水,羊腸灣曲,夏秋水泛,澎湃湍急,懷山襄陵,商旅 經月不可渡。諺曰:「上得馬嘶山,四十九渡不曾乾。」是 此水也。《傳》曰:昔有丹鳳集於山巔,鳴及上下,人莫之 識,指之曰天雞,移棲次峰,因名曰籠。
「眉稜峰」,在五龍頂之西,房陵登山之路,高低昂藏,縈 迂盤曲,三十餘里而至五龍宮。兩澗列乎左右,群山 聳其高低,黑虎嘯風,頑嚚凶狠之人,雖欲進登,悉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