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6 (1700-1725).djvu/47

此页尚未校对

趙季西書院,在安上峰,有墨池,今池水黑色。

嶽麓書院在嶽麓峰。唐開寶中,郡守朱洞首創,以待 四方學者。至宋祥符八年,詔以「嶽麓書院」名增賜「中 祕書。」於是書院之稱,始與石鼓并甲天下。

明甘泉書院湛若水,號甘泉,廣東增城人,南京兵部 尚書。為學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工夫,「與陽明為友,多 所印證。嘉靖甲辰,先生年八十,因武陵蔣公信之約, 遂自羅浮攜門人駱堯知、周榮朱、黃雲淡來遊衡山」, 築室於紫雲峰之麓,與衡士講學其中,凡數月乃歸。 嘉靖甲寅,先生年九十,復來遊衡山,舟經石鼓,題詩 《講堂壁間》,詩云:「衡雲瀾睡六十日,江南痛飲蒸湘頭。 含情弔古無言說,石鼓無聲江自流。棲遲衡嶽復數 月,龐眉皓首,其顏如童人望之若仙云。」

白沙書院在甘泉書院上。按陳先生,諱獻章,號白沙, 廣東新會人。甘泉蚤承白沙之學,以公嘗寤寐衡嶽, 弗果而卒。於是另構堂於書院之上,以祠白沙。 鄒東廓書院鄒守益,字謙之,東廓其號,江西安福人。 為國子祭酒,從學陽明先生之門,深契「良知」之旨,論 義精博,師說愈明,學者並尊師之。嘉靖中,講學石鼓, 復建書院於南臺寺左,著《教言》二十五篇,以道學自 任,從遊者甚眾。後登嶽,憩方廣巖。

集賢書院在集賢峰下。太常卿夏良勝謫守茶陵,同 編修張治遊衡嶽,與知縣彭簪所議建者,集唐、宋名 賢李鄴侯、韓昌黎,朱、張二夫子合祀之。

文昌書院在縣治南關外,知縣彭簪、鄧國材建 白龍先生別墅楊時榮字仁甫,以戎籍中貴州鄉試, 歸衡山,作別墅於巾紫峰下,名其山曰「止山。」養晦自 高,不輕入公門,事親篤孝,人皆重之。止山有白龍潭, 其水可以灌田,身督畊其中,意曠如也。人稱為「白龍 先生」云。

會靈精舍在嶽廟右,博士康元積為少司馬王宗沐 建。

「寶善山房」在玉版橋。本府知府許倓建。

「《衡麓》精舍」徽州府知府王京建。

景行書院在嶽廟街右,邑人合建。

翠微館在「流杯池。」知縣彭簪建。

《雪霽堂》。

「光嶽堂」俱在嶽廟前,吉水鄧淮建。

《萬玉堂》:

「嘉會堂」在「二賢祠。」

《岣嶁書堂》。

會講堂在石鼓山。

《高齋》。

竹院,在回鴈峰。

《梅雪堂》在花藥山。

望雲亭,在南嶽半道亭畔。松杉桂皆古物,行人可憩。 宋范致能《記》中稱「憩食望雲亭」,即此。

「望日亭」在祝融峰東。

省心亭在半山,人呼為「半山亭。」分守姚弘謨建。近知 府鄧以誥重建。

峻極亭在祝融峰頂,御史唐符建。

「道人亭」在岣嶁峰。

嶽心亭在擲缽峰。

「凝碧亭」在雲居峰。

《風雩亭》在嶽麓峰。

《極高明亭》在嶽麓峰。

「玉虹亭」在雙石峰。

合江亭在石鼓山。同知沈鈇豎石碣於下,題「濯纓濯 足」四字,又名曰「滄浪亭。」

乾坤勝覽亭在祝融峰。舊有亭,上封寺僧鑄鐵佛其 中,提學僉事蔡潮命諸生綦組綬輩舁去之,立石亭 中,刻「乾坤勝覽」四字。

契合亭在祝融峰下。《文選》:「郎中高簡逢僧與語契合 處。」

仰高亭在嶽山後五里,提學蔡潮建。

《駕鶴亭》在紫霄峰。

《半雲亭》:

「望嶽亭」在花藥山。

流杯亭在巾紫峰下,知縣鄭冕修。

一覽亭在巾紫峰上,知縣彭簪建。

瀉洪亭在巾紫峰下。

飛瀑亭在巾紫峰下。泰和劉魁議建。

《繡壁亭》:

超然亭俱在流杯池,知縣彭簪建。

《天聚亭》在嶽山下。

「開雲樓」在嶽廟前。

「仰高樓」在石鼓山。

大觀樓在石鼓山巔。高麗弘敞,登之,盡覽衡郡勝概。 巡按御史史記事、分巡僉事鄭雲霄同建,有記。 穹林閣在祝融峰。

「藏書閣」,在嶽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