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6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按《水經》,沔水自荊城東南流,逕當陽縣之章山東。 山上有故城,太尉陶侃伐杜曾時所築也,即《禹貢》所 謂「內方至于大別」者也。既濱帶沔流,實會《尚書》之文 矣。

按:《方輿勝覽》,湖北路荊門軍荊山,在長林縣,《九域志》 云:「即《禹貢》所謂內方也。」

按《湖廣通志·山川攷》:「章山在德安府城東四十里,古 云內方山。《左傳》:『吳自豫章與楚夾漢』。舊《圖經》云:豫章 即今章山。李白娶安陸白雲許公女,逮流夜郎,寄內 詩云:『南來不得豫章書』。亦言安陸之豫章也。」

又在漢陽府漢川縣西五十里。《禹貢》「導嶓冢,至于荊 山,內方至于大別」,即此。

按《德安府志山川攷》內「方山即章山,古名豫章山,在 府城北四十里。」

按《漢陽府志山川攷》,「內方山在漢川縣治西南五十 里。舊志云:《禹貢》內方即此。」按《漢志》,章山在竟陵東北, 即《禹貢》之內方。蔡沈《註》,「內方在竟陵縣東北。」《荊州志》 又有內方山,在州東南漢水上。亦云即《禹貢》內方,一 名馬僊。而《九域志》名章山,是內方、章山嘗互稱,其實 一山,但諸志所載不同。今詳荊門內方正當古竟陵 境東北,漢川內方在東南,當以荊門為《禹貢》之內方。 按漢川西北皆平湖以堤為垸防水于外而田其中雲夢澤藪也故西北無山而山盡在東南然皆發脈 于仙女云

紫蓋山部彙考

《道書》
第三十三洞天之紫蓋山

紫蓋山,在今湖廣安陸府當陽縣西八十里,即《道書》 所謂「紫元洞照之天。」相傳漢劉綱夫婦升仙於此。

按《洞天福地記》:第三十三洞「紫蓋山,周迴八十里,名 紫元洞照之天。」

按《廣輿記》:「湖廣承天府紫蓋山,在當陽縣,道書第三 十三洞天,林石皆紺色,下出綵水,香甘異常。」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承天府:「紫蓋山,在當陽縣道書 第三十三洞天,有南北二峰,頂上四垂若繖,林石皆 紺色,下出綵水,厥味甘馨。每遇晦日,輒有金牛出食, 光照一山。漢劉綱夫婦上升於此山,有五帝仙祠,並 葛洪煉丹井,又名倒攀井。」安陸府明嘉靖年曾改為承天府 按《湖廣通志山川攷》:「紫蓋山在安陸府當陽縣西八 十里,昔稱第三十三洞天。」

按《安陸府志?山川攷》:「遠安縣之鬼谷洞山,與當陽接 壤,相傳鬼谷子嘗遊此山之陰,沮水逕焉。又南五十 里曰玉泉山,又西南九十里曰紫蓋山,道書稱為第 三十三洞天。《寰宇記》云:紫蓋有南北二山,頂上四垂 若繖狀,林石皆紺色,下出綵水,甘馨異常。上有丹井, 下有古寺。沱水逕其西。」

紫蓋山部藝文

《遊紫蓋記        》明·袁中道

住玉泉。入春數日,走度門商略遊事,首紫蓋度門老 不能從,與僧寶所偕。沿途多峻嶺,回望玉泉,甚尊特。 其後為青溪、茅平諸山,上帶殘雪,日光晃射。寶公云: 「大似晴雲覆山巒。」予曰:「雲色稍陳,不若雪色之鮮霽 照人也。」過聖水寺,相傳葛稚川煉丹於此取水。又數 里為吳王墳,釜隆隆起,吳王不應葬至此,豈「五王」之 訛邪?楚都在沮漳間,宜此地有王家陵墓,所云「昭丘」 者,皆相去不甚遠也。此地望沮、漳,兩岸之樹,分行交 樾,不可紀極。路從山溪以達于寺,蓋自太行、少室、伏 牛、元岳諸山蜿蜒而行,至此地忽立其前,平原千里, 江雨諸山,皆不可指數,若天日晴明,可望見江上風 帆。數月來滿眼峰巒,忽見平曠如掌,亦覺爽豁。往時 有客自玉泉、青溪、紫蓋來者,吾即問三山孰佳?答曰: 「皆佳,不能優劣。」及予親至,然後知品題煙雲,非慧人 不能。大都紫蓋寬博,玉泉尊特,青溪秀媚。紫蓋,門戶 也;玉泉,堂皇也;青溪,園囿也。遊者以漸而入,彌深彌 妍者,歟!紫蓋為青溪,是以亭臺花木之娛,而置之懸 旛列戟之處,亦少蘊藉矣。此三山為三十三洞天,以 南北二山四垂如蓋,林石皆紺,故名紫蓋。予自山後 嶺上來,不見垂蓋之美,而林石亦無紺者,所云「綵水 甘馨」,亦僅存眢井耳。山頂有仙祠,即葛稚川煉丹處, 紫蓋乃葛稚川祖。葛仙公云「字孝先」,非稚川也。孝先 跣行,屈氏二女作履施之,後分餌丹,二女皆仙去。至 云山主為劉綱樊夫人,劉綱為上虞令,亦非是中人, 不應作山主,俱誤甚。又道:「此寺肇基、于遠法師從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