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6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劉紹先衡山人。洪武甲戌貢入胄監,授知休寧縣。丁 丑坐事,耆民數百人赴闕懇留,上嘉之,命復其職。歷 官刑部郎,樂于恬退,歸耕衡山之下,有驛使問其家, 紹先適操耜在田間,親指示之,已乃具衣冠出,揖驛 使嗟嘆而去。

鄺季弘,官副使,臨武人。其先世鄺幼父,得同邑成仙 武丁之傳,修真朱明峰。一日騎牛遊羅浮,訪蘇仙,入 朱明洞曰:「此南嶽前洞也。」復有鄺秋蟾,宦成歸隱,得 祕書於石匣。未幾脫化去。以故弘攜冢子彥譽,尋仙 跡遺蹤,盤桓朱陵五峰之間,與雲朋霞友遊,累官至 廣東副使。商恪庵公誌其墓曰:「冰清玉潔,道氣仙風。」 其人可概矣。譽生九男,以少者寓衡嶽,俾世祀祝融 君,以終厥志。

張治,號「龍湖」,茶陵州人。官大學士時,太常卿夏良勝 謫守茶陵,與龍湖先生為「衡嶽遊」,重建集賢書院,遊 屐所至,俱有吟和。

顧璘,字華玉,別號「東橋」,吳人。官撫楚大中丞,奉祀南 嶽,多題詠。

「湛若水,號甘泉」,《鄒守孟》,號《東廓》。兩先生俱嘗居衡山, 今有書院。

彭簪,別號石屋,江西安福人。嘉靖中令衡山。篤嗜山 水,政暇恣情登眺,遍歷諸峰,所至鐫石,自號「七十二 峰主者。」今水簾洞石壁上有二十四大字,其遺蹟也。 先是衡嶽無專志,專之自彭公始。又著《方廣遊記》,勒 石寺側。寺火後諸名蹟皆燬,而此石巋然獨存。 尹洞山諱臺,永新人,與鄒東廓湛甘泉諸子登嶽雅 集,問朱、張二夫子蹟,愴然久之,為立祠,盡刻詩版,買 山垂祀焉。當時天下無事,講席森立,諸君子雅有人 望。修素期於清泉茂竹間,詢弔往蹟,理絲竹籩豆,愾 然如見古人。自今思之,誠盛事已。

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進士及第,官翰 林贊善。以諫罷歸,寓南嶽觀音巖,與僧楚石為方外 交。嘗聞之長老云:「『郡人有給諫祝公詠者,先生年友 也。一日,祝公閽者方啟門,有方袍布巾操吳音者,呼 祝詠何在』?閽者驚訝,奔告之,給諫曰:『此吾念庵也』。」攝 衣追之,至三十里始及焉。褫馬踏芒屩,入衡山,嘯詠 良久乃歸。衡人士至今以為美談。先生從此登諸峰、 入方廣。所至論道。留詩而去。

趙貞吉,字恆之,號大洲。官翰林,以氣節品望推於隆、 萬間。曾奉使祀南岳,兼遊方廣。有詩。

張居正,號太岳,荊之江陵人。諡文忠,曾遊七十二峰 間,有《記》與詩。

曾朝節,字直齋。官大宗伯,以文望清節著。萬曆中,與 陽和張太史輩為岳遊,時同行者伍大參讓、曾祠部 鳳儀,皆郡人。

管大勳以朱明峰後脈斷,命工續之。有碑記其事云: 「余持節湖南,嘗兩祀嶽廟,見廟後數十步有橋有亭, 其下長溪如泓,實當山麓中流。迤西朱明雖聳特,其 脈如斬,心竊疑之。」嘉靖歲壬午,上以震位尚虛,方遣 官祝釐名山,大司徒劉凝齊貽書曰:「衡嶽廟舊水道 由東北直遶廟前,而西南以會於湘。自元惑於讖文, 乃鑿廟後引水,以斷來脈,建黑神祠以制赤帝。此其 志專欲制壓南方,使不得旺相耳。太祖龍飛,已應朱 明之讖,世宗降生於郢,皆其兆也。茲者皇嗣未廣,心 竊念之。」大勳讀既,乃嘆曰:「有是哉!吾曩者固疑之矣。」 於是上其議於兩臺,出藏金若干兩,命知縣車鳴鑾 經理之,運河土以填後龍,使新澗由《集福碑》右歷萬 壽宮,左跨東街以歸於橋,堤甫成而皇子生。嗚呼,亦 奇矣。始信陰陽形象之說,亦自有理。

張太史,諱元忭,浙江人,以萬曆中奉使謁衡岳,和朱 張二夫子韻。太史善詩,敦交誼,曾脫徐渭於獄。 張博,字無名,粵東莞人,屢上公車不第。讀書嘯臺,掃 落葉,鋤野橡,積石累土,袖卷而往,欣然忘日夕焉。有 祠部岳和聲過之,揖無名起,為置酒,酣呼達旦,大書 「臺」字,留贈詩而去。時衡樞巡觀察鄧雲霄,無名同邑 人也,時餉酒佐吟,為一時盛事。後觀察徙官去,無名 亦歸粵。嘯臺懸蘿二十餘年,寒河譚子乃以「戀響」二 字易之。

楊鶴字修齡,楚武陵人。官晉撫太中丞。以戍粵,過衡 山,芒屨竹杖,登祝融,入方廣。修齡多髯,扳崖如飛,山 僧驚叫,以為神人。徹夕留寺,大書滿地,盈數十幅,歡 呼數日乃去。有《宿凝然方丈》詩。

蔡承植,號槐庭,攸縣人,進士,官冏卿。清介而逃於禪。 遊爛柯巖、毘佛洞諸處,俱有詩。

李騰芳,號湘州,湘潭人。進士,官大宗伯。與蔡槐庭先 生登《祝融》,合建舍利,塔於上封寺後,今燬。

譚元春字友夏,晚號鵠灣,楚竟陵人。丁卯省元,以萬 曆丁巳春同湘潭周聖楷登岳人方廣,盤桓久之,有 《記》一、詩二首。

王永祚,號澄川,崑山人。官督學使者,遷撫治鄖陽大 中丞。嘗按部謁岳,遊蓮花峰,捐貲屬僧凝然重建《方